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2|回复: 0

中电投融和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能源金融巨头的崛起与发展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906
发表于 2024-12-2 15: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涛这哥们可不是一般人。他是中国电投融和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这家公司名字听起来很别扭,但实际上是从事能源金融的。

【活动历程】

说起这家融和租赁公司,是有来历的。 2014年3月,国企大牌国家电投集团在上海自贸区推出了这样的项目,一时成为上海自贸区第一家国企开办的租赁公司。即使是一家租赁公司,注册资本也超过15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超过100亿元!

该公司在选址上也很注重。它位于上海青浦,距离地铁17号线诸光路站仅一步之遥。每天早上高峰时段,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从地铁口吐出来,一一爬进对面的新楼。 。我的朋友张涛也称赞这里“交通非常便利”。你认为他的意思是去市中心方便吗?错误的!人们说上高速公路、赶飞机都很方便。这才是真正的商业头脑!

近十年来,融和租赁并没有闲着。目前管理资产超过1300亿元。你说是租赁公司,但它租什么?别小看,他们主要是做清洁能源的。其管理的资产中,能源电力行业占比超过75%,风电、光伏占比近一半。风电、光伏装机累计投融资更是可怕,超过7100万千瓦!这不是租赁,这根本就是玩能源!

张涛还蛮有趣的。他表示,公司主要管理人员均来自能源行业。因此,他们做事的时候,总是有一种“涉足”的感觉。用他的话说,“来自实业,到实业去”。这些人思考的不仅仅是如何赚钱,更多的是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如何推动科技创新。

说到创新,融和租赁确实做了很多新的事情。他们孵化的一家公司叫做“启源芯动力”。今年1月刚刚完成B轮融资,一下子成为上海2024年首家独角兽公司。2月份,交通运输部还给公司下达了一个大任务,要求其牵头试点交通强国。

这个启源核心动力不只是一个幌子,它是从事重型卡车的电池更换。您知道一辆重型卡车排放的污染物相当于 300 辆普通汽车的污染物排放量吗?所以发展电动重卡是一件大事。 2018年,该公司推出了全球首款可更换电池的重型卡车。现在全国31个省市设有充换电站,总数超过800个,其电池可用于全国600多辆重型卡车,市场占有率高达70% 。规划了90多条干线,总里程超过2.2万公里。公司大屏幕上,3万多辆可更换电池的重卡正在全国各地行驶,充电设备的使用情况一目了然。

融和租赁还建立了产业创新中心,从事跨行业、跨领域的项目。例如,他们正在研究农村绿色电力解决方案,研究如何在充换电站实施V2G(车到电网)技术,以及建设储能和动力电池研发中心。

张涛等人也开始了股权投资。在资本市场不太繁荣的时候,他们却反其道而行之,为启源芯动力获得了大量融资。他们还在开发新材料项目,如钠电池正极和电池、硅碳负极、固态电池等。



十年来,聚变租赁不断深挖新能源坑,帮助能源行业进行绿色低碳转型。累计实现利税超百亿元,连续七年荣获浦东新区“金融业/经济突出贡献奖”。

张涛等人还计划在上海青浦建造一座新的办公楼。他表示,上海金融资源丰富,发展绿色金融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23年底,上海金融租赁公司绿色租赁资产超3500亿元,占全行业半壁江山。融和租赁依托能源行业的背景优势,扎根上海沃土,进而将金融水引向全国能源行业,特别是支持中西部地区的能源发展。累计为绿色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支持接近3000亿元。

作为央企一员,融和租赁也必须重视党的建设。张涛表示,紧紧抓住“党姓央企”的根本属性,发挥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领导和政治作用。他们的口号是“以事业兴党建,以党建兴业”。这意味着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必须结合起来,不能成为“两张皮”。

张涛还强调,他们公司的经营理念坚持三点:一是要有所为、有所不有所为,即要围绕“3060”双碳目标,服务新质量生产力发展,坚决不弄虚作假;二是培养有理想、有抱负的新时代人才,公司员工平均年龄仅32岁,一半以上是既懂工业又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三是要实行市场化机制,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选拔有能力的人来管理公司,确保干部能晋升、员工能来能走、收入能高能低。

多年来,融和租赁不仅在电力、光伏业务上蒸蒸日上,还通过融资租赁、产业孵化等方式,打造和培育了一批技术领先、模式创新的新能源科技独角兽企业。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构建新能源产业生态系统,促进金融、产业和技术的融合,为行业提供全面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助力能源产业发展。

张涛表示,公司聚焦“多合一”协同,实施创新投资、融资租赁、绿色电力运输、储能运营、资产开发一体化营销战略,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新格局。优势互补、相互赋能、融合发展。 ,加快将生态系统的研发优势、市场优势、产能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

看来,这家融合租赁并不是一家普通的租赁公司,它更像是一个在新能源领域掀起波澜的大玩家。从融资到技术创新,从产业孵化到生态建设,它正在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能源金融的未来。

说到这里,我们就来说说融和租赁如何玩转绿色金融。张涛他们并不是光靠嘴上说的,而是投入了真金白银。绿色租赁业务占比超过90%,在行业中名列前茅。不仅如此,他们还是国内首家获得中诚信Ge-1绿色企业评级的金融租赁公司,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认证。

融和租赁也将触角伸向海外市场。他们参与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能源项目,如越南光伏电站、巴基斯坦风电项目。这不仅为国内设备制造商打开了海外市场,也有利于这些国家发展清洁能源。可谓一箭双雕,既赚钱又做好事。

张涛等人也特别注重人才培养。公司每年举办“融和杯”创新创意大赛,鼓励员工发挥创造力,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他们还成立了自己的培训学院,定期邀请行业专家给员工上课,让大家在工作之余可以继续充电。



归根结底,融和租赁成功的秘诀在于始终坚持“产融结合”的理念。他们并不是简单地放钱收租,而是深入产业链,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制金融解决方案。这种做法不仅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也给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效益。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们来看看网友们是怎么说的:

老王买下了棺材,还了珍珠,说道:“哇,这家公司真是太棒了!是搞新能源、搞金融的,看来以后要买电动车,还得去他们!”

经济学专业的小张分析道:“融资租赁模式其实很适合新能源行业,设备投资大,投资回收周期长。租赁可以减轻企业初期成本压力。但风险控制很关键。”

环保人士肖鲁兴奋地说:“支持!大力发展新能源,特别是重卡电动化,对改善空气质量会有很大好处!”

刘企业家若有所思地说:“嗯,这个模式值得学习。产业与金融结合,深耕产业,孵化创新,看来经营企业还是需要一些技巧的。”

退休老干部评价道:“是啊是啊,央企就应该这样,既要创新发展,又要服务国家战略,希望他们再接再厉,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融合租赁的整体发展模式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它告诉我们,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真正了解行业需求,创新解决实际问题。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国家绿色发展做出贡献。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未来,融融租赁仍需面临市场竞争、风险控制、技术创新等诸多挑战。但我相信,只要继续保持初心,坚持创新,这家公司一定能够在新能源与金融的交叉领域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

读者们,你们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百家快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7 23:23 , Processed in 0.12454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