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 8月16日,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会进行第六轮投票,产生5部获奖作品。按得票数排序,分别是梁晓生的《世界》(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年11月)、徐怀忠的《风》(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12月)、徐则臣的《北京》第一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8年12月),陈岩《主角》(作家出版社书屋,2018年1月),李耳《应物哥哥》(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12月)。
本届茅盾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由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宁担任主席,李敬泽、严敬明担任副主任。马步胜、王本超、王彬彬、魏建伟、史才福、叶丽文、丛志晨、包思勤、吉米平杰、刘华、刘琼、刘大贤、刘福生、刘小林、孙甘露、李一鸣、李延庆, 李国平, 李业平, 李超全, 杨阳, 杨庆, 杨绍恒, 杨庆祥, 吴军, 邱华东, 何平, 何洪、何向阳、王政、张莉、张立军、张庆华、张欣欣、陈晓明、陈福民、邵力、欧阳友全、欧阳干森、季宇、岳文、金仁顺、孟凡华、胡平、洪志刚、何忠明、徐兆寿、徐桂香、郭文斌、黄桂园、黄德海、曹其文、梁红英、董立波、韩春艳、卢敏、卢顺民、谢友顺、潘岭等59位批评家、学者担任评委。根据《茅盾文学奖颁奖条例》,评奖委员会主任主持评奖,不参与投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