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下雨了教案含反思,培养幼儿积极思考与表达习惯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下雨了》包含反思,适合大班语言主题教学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散文的语言,理解比较“蘑菇、草叶”的表达手法给散文打“伞”,培养孩子养成积极思考、大胆言语的习惯,感受下雨的乐趣,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快来反思一下幼儿园语言活动《下雨了》课程计划。幼儿园语文活动教案《下雨了》附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积极思考、大胆言论的习惯。
2、引导孩子理解散文语言,理解散文中“蘑菇、草叶”对“雨伞”的比喻。
3、感受下雨的乐趣,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能够安静地倾听别人的演讲,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喜欢读书,感受读书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观察过雨天,对雨景有一定的了解。
2、散文人物对应的手偶,散文《下雨了》课件。
活动流程:
1.观看课件中的“下雨了”场景并介绍活动。
①发生什么事了?
你害怕下雨吗? (将孩子分成两组:积极组和消极组)
https://gs.people.com.cn/mediafile/201107/22/F201107220756060026604431.jpg
你为什么害怕下雨?为什么不怕下雨呢?
②还有谁和你一样怕下雨?
如果害怕下雨怎么办?如果你不怕下雨,为什么? (引导两组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2.欣赏《下雨了》课件画面。
3、理解散文图画的内容。
下雨天你看到了什么?什么不怕下雨?他们在做什么?
4、欣赏散文《下雨了》。
你在散文中听到了什么?
5.阅读课件学习散文。
6.用手偶表演散文。
孩子们被分成两组:害怕下雨的和不怕下雨的。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上课积极性很高,对故事情节更加感兴趣。以下是我对这堂课的感想: 1、活动的目的是让大家感受到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孩子们可以通过表演来感受和理解,但语言表达上存在一些不足,我在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中也没有强调这一点。相反,我最初认为教学的难点在于:表演故事中的情节。这个困难很好地克服了,孩子们对表演很感兴趣。整个表演秩序井然,热闹非凡。
小百科:雨是一种自然降水现象,由大气环流扰动产生。它是地球水循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几乎所有远离河流的陆地植物补充淡水的必经之路。雨滴从天而降,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快,有的慢。地球表面的水冷却后蒸发并上升形成雨。雨水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资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