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4|回复: 0

智创引擎AIGC数字艺术共域:塑造未来世界的无限可能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955
发表于 2024-11-27 15: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 李娇艳 通讯员 贾玉秀 谢千帆

目前,AIGC作为未来世界创造引擎,正在塑造各种可能世界的形态和面貌。未来物质、未来生命、数字化身、无限数据、虚拟世界等等都将是未来世界的无限内容。

展览海报,主办方提供

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委会共同主办的“智能引擎——AIGC数字艺术共域站”是第十八届杭州文化创意节核心分会场工博会,将于2024年10月17日在杭州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B馆正式开幕。中国美术学院以“创意杭州 连接世界”为主题,以“创新力量”为口号,在杭州白马湖国际会展主会场打造“智引擎”AIGC数字艺术社区中心。打造“数字创新·新场景”,希望将中国AIGC多元化的数字艺术文化内容,通过内容交流、技术展示、互动艺术、沉浸式体验等形式与更多上下游结构对话与交流,为未来创新与发展,提升杭州尖端科技产业的数字科技能力和艺术审美,真正体验“AIGC”的无限可能和数字创新。

“智创引擎——AIGC数字艺术共域站”分为“万道彩虹:AI电影联合项目创作单位”、“数据艺术与智能生成”、“数字生活与虚拟化身”、“AI电影放映”以及“AI数字文化旅游”和“AIGC商业应用”六个版块,入选作品汇集了国内外艺术家、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协作成果,从多个维度呈现AIGC如何通过人工智能为未来做出贡献。跨学科合作、资源共享、智能生成,给艺术创作、教育、科技、商业应用带来深刻变革。

智能共域塑造未来想象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作为创作的核心驱动力,推动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重新定义未来世界的艺术表达和互动形式。在“智创引擎——AIGC数字艺术共域直播”展览中,“共域”不仅展现了跨学科的合作,还探讨了技术、艺术和文化之间的复杂联系。展览汇集了数据艺术、智能生成、虚拟生活、AI电影、数字文旅、商业应用等多个前沿领域的作品,以多维度的视角呈现AIGC在当代的广泛应用和深刻影响。艺术实践。每个版块不仅展示了AIGC技术对艺术创作语言和形式的拓展,还深入探讨了智能技术如何重塑社会文化的结构和内涵。

展会现场,主办方提供

在AI电影放映单元,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电影中的时间、空间和情感都得到了全新的诠释。吴子扬创作的《链接者之歌》以“链接者”的视角,融合媒介考古学、历史文献、田野调查和科幻想象,探索事物(包括植物/动物/人类/人工智能)之间的联系方式,并这种联系如何在当代社会中被重新定义和解释。颜向宁、魏浩、周志远、黄浩文、杨润田联合制作的《颅之花园》采用三维扫描、人工智能生成图像和点云技术,描绘了人脑重建记忆的场景。该作品凭借复杂的AI视觉算法和视觉表达,获得2024年北京国际电影节AIGC单元最佳视觉效果奖。 AIGC技术的非线性动态叙事方式打破了传统电影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将图像的语言带入前所未有的深度。



展会现场,主办方提供

邓必文与二元组共同创作的《AI利玛窦的记忆宫殿》,在数据艺术和智能生成板块探索如何通过算法解码世界的潜在秩序。作品以多元文化的澳门为主题,以举世闻名的“利玛窦”为原型。通过互联网收集了大量有关澳门和“利玛窦”的网络数据(文字、图片、视频),历时3个月。过去一个月,人工智能软件被广泛使用,在数据世界中重现澳门的视觉景观。

展会现场,主办方提供

智能时代最受年轻人关注的数字生活和虚拟化身也成为展厅亮点:于震、袁一言、胡万泽的《诗意人性》利用人工智能模型和算法生成虚拟具有诗意表达的人物,进一步挑战身份与存在的界限;彭志勇、赵雷、邹雅涵的《参与者:哥本哈根》将戏剧《哥本哈根》与人工智能语言代理(AI Agent)技术相结合,围绕1941年哥本哈根会议事件探索历史、科技和技术之间的交集及其对现代科技伦理的影响;潘志斌的《数据猜想生物——水母》根据参与者的性格测试结果,利用AIGC实时生成个人海洋生物。这些化身既是艺术创作的对象,也是个体表达的延伸,探索着虚拟与现实交汇的前沿。

智能创新引擎驱动世界变革

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改变了艺术创作方式,也推动了全球文化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于臻、吉利创新中心、浙江格林智能科技创新有限公司联合打造开发的“未来旅行舱”,是杭州湾沉浸式互动体验空间解决方案,将物理与虚拟空间的复杂交互转化为沉浸式交互体验空间解决方案。混合现实场景。基于创新的数字感知交互模式、多维度的感知空间叙事、多元化的媒体交互逻辑,让旅行不再仅仅是运动,为AI数字文旅创造新的可能。

展会现场,主办方提供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文旅中的人工智能作品或产品也包含着对经典元素的再创作。在陈哲ZZAI的“亿像素非遗云肩系列”中,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云肩”为创作灵感,通过AIGC(AI生成内容)技术,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融为一体; 31 Mach 作品《意识超越极限》利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拓展视觉故事板,结合SUNO创作音乐,在建筑上描绘数字生活的艺术起点;周火火的《科技之心·十二生肖》,展现了传统遇上科技时未来与过去的完美交融。作品中身体的分解,齿轮与管道的交织,就像是透明解剖下的X 射线。

展会现场,主办方提供

青色的作品《太空奥运会》呼应了当下的巴黎奥运会,想象了未来人类移民到宇宙后的奥运会场景。作品综合运用了多种AIGC技术和可视化编程软件,通过快慢来创造出动态的视觉图像。采用对比手法表现太空运动中的轻盈之美,以满足未来人类太空移民时代的幻想。

从未来物质的重构到虚拟生命的生成,从AI驱动的电影叙事到数据驱动的艺术空间,技术跨越了学科界限,推动了感知、视觉和认知的创新。艺术作品还通过数据、算法和智能产生的复杂交互,打破艺术与技术之间的现有界限,构建新的可能世界,为未来的艺术和社会变革赋予新的叙事维度和形式框架。

通过本次展览,我们也看到中国美术学院的师生探索AIGC技术在艺术、文化和商业中的应用,揭示了数字艺术与科技融合下的巨大变革潜力。展览中的各类作品展现了智能时代塑造世界的多重路径,也标志着艺术在推动技术创新和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

据悉,展会将邀请专家同时举办行业研讨会和工作坊,分享AIGC在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应用,共同探讨如何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新生产力AIGC行业快速扩张的技术浪潮下。产业机遇和创新发展。

展览将持续至10月21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12 06:37 , Processed in 0.06340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