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9|回复: 0

朱颖:首位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的女唢呐演奏家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1100
发表于 2024-11-17 10: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表演者:朱莹

1.关于朱莹

朱莹出生于音乐世家。她自幼随父亲朱巨昌读书。后来,她得到了唢呐大师任同祥先生的悉心指导。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到大学,她师从著名唢呐演奏家刘英教授,并师从梅雷森、吴强。教授研究柳琴、中阮。 1999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民族乐团。现任中国唢呐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师范大学客座副教授。

她是我国第一位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上担任独奏的女唢呐演奏家。曾录制《卧虎藏龙》、《金舞》、《家》、《赵氏孤儿》等多部影视作品和音乐剧,足迹遍及亚洲、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洋洲、美洲和非洲。他曾在美国林肯中心、德国爱乐厅、慕尼黑音乐厅、汉堡市音乐厅、奥地利爱乐厅、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等地进行独奏演出。

2003年,中国第一个唢呐网站成立。编录并录制了中国第一张流行唢呐专辑及CD伴奏带和乐谱。 2014年出版《现代唢呐练习曲选》。同年在东方论坛举办“艺术三十周年——唢呐大喜大悲讲座”。还在上海何绿亭音乐厅、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办个人唢呐独奏音乐会。

在国家级专业书籍和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曾登上国家核心刊物《乐器》封面。 《名人》、《艺坛名人》、《中国音乐圈》、《敦煌国风》等电视谈话节目对她进行了专题采访。

2、继承与发展



1、作为一名演奏家,朱瑛非常重视对唢呐流派的研究。学生时期,除师从唢呐大师任通先生和弟子刘英教授外,还师从山东刘秉臣先生、安徽吴安民先生。特别是2000年,为了更好地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百鸟朝凤》,我跟任同祥先生学习了几个月,得到了任先生的认可。

2、深入民间,学习民间风格。她曾多次随上海文联组织的上海艺术家前往内蒙古、甘肃、新疆、湘西、江阴、安徽等地进行征集活动。通过不断收集风格、吸收民间养分,我们对我国各流派的唢呐演奏风格进行了一定的理论研究。

3、2006年,唢呐艺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整个民族音乐面临着哈姆雷特式的命题:

to be or not to be——活着还是不存在

唢呐也面临这个问题,而且更为严重。因为传统唢呐的风格与现代都市生活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把生活变成艺术,让艺术融入生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它需要高雅的音乐品味和通俗语言的结合。高品味不仅仅是春天和雪,而是雅俗共赏,让现代都市人尤其是年轻人更愿意接受。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生存的基础。一个失去了民族文化根基的民族,永远无法向世界展示由民族文化孕育出来的优秀民族文明。未来世界的最终竞争只能是民族文化精髓的竞争。

近年来,朱莹在唢呐曲目上不断进行各种尝试,寻找新的风格。 2007年7月和2004年12月举办了两场个人音乐会。尤其是2004年的音乐会,是国内首次举办女性唢呐独奏音乐会。两场音乐会的曲目均以新作品首演为主。例如首演委托创作的现代作品《江木》,全曲采用传统A调唢呐演奏,以每分钟145转的速度演奏复杂的节奏和无调性的连续变化。古老藏戏与爵士节奏的融合,打破了传统唢呐无法快速演奏无调性音乐的惯例。演奏新委约作品《爱落平川》,大胆采用特殊乐器的MIDI伴奏,在音色上寻求新的特点,音乐个性鲜明,旋律优美,耐听性强。新作品《TEMIP 160》完全脱离了传统的管乐和打击乐模式,采用爵士鼓和两支唢呐进行复调进行,在节奏和旋律上都具有当代感。第二场音乐会对爵士经典歌曲《TAKE FIVE》进行了移植改编,唢呐的全新演绎带来了带有东方色彩的强烈冲击。她还改编了《黄土高坡》,改变了唢呐喧闹的特点,将新的意境融入到音乐中,积极探索唢呐曲目的新风格。两场音乐会期间,朱瑛还演奏了柳琴和中阮。独奏。



3、教书育人

在专业演奏之外,朱瑛坚持民族音乐的普及教育、编写唢呐教材、传播民族艺术。 2003年,他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唢呐网站,为国内外唢呐爱好者提供免费帮助。

朱瑛一直在努力创作新颖、好听、易学的音乐。毕竟音乐是为大众服务的,过于枯燥、单一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 2004年出版《流行雨——唢呐流行小品》。该系列发售后曾一度售空。唢呐作为一种小型乐器,能如此畅销的情况实属罕见。

2013年,朱莹与上海音乐出版社签约,出版她历时数年创作的《现代唢呐练习曲选》。她在近年来的演唱会上挑选了深受年轻乐迷喜爱的新作品,如将爵士乐《TAKE FIVE》改编移植为屈折练习、将流行京剧元素的《北京一夜》改编为综合节奏练习等。 ,并将腾五纳入综合节奏练习中。改编自格尔歌曲《天》等的呼吸控制练习,还有从未纳入教材的优秀传统作品,如以京剧风格练习的京剧对唱《流云流水》、《深渊》等。为了提高学生的合奏水平,她创作了多部合奏作品,如黄梅戏同调唢呐《对花》、《二月来》等。大大小小的唢呐,还首次将管乐、打击乐作为教材的一部分,如《腊卦》、《莲花令》等。考虑到现在的学生民谣乐队日益壮大,越来越接近专业水平,很多唢呐爱好者无从入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她将现代乐队的精彩唢呐选段、《抒情变奏曲》、《》等许多常用的中外音乐纳入练习范围,并标注了简化乐谱以供对比。她由浅入深地教爱好者们如何使用各种调式唢呐来演奏五线谱的乐曲。

2014年在上海音乐学院东方论坛上讲授朱瑛三十年艺术家生涯中的《大悲大喜中的唢呐——浅谈唢呐艺术》。

为上海最好的市级学生乐队提供唢呐、柳琴等学生。 1999年以来,为上海青年民族乐团、上海学生艺术团以及第三女子中学、延安中学、市北中学、格致中学等民间乐队培养了数十名唢呐、柳琴名家学院、复旦大学、财经大学。我们为一些贫困家庭的有艺术天赋的孩子和千里之外追求艺术的学生提供免费课程。部分优秀学生多次赴香港、台湾、新加坡、法国等地演出,并在国外音乐节上多次荣获金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8 05:34 , Processed in 0.06733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