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1|回复: 0

季羡林散文精选:神奇的丝瓜,贫瘠土壤中的生命奇迹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027
发表于 2024-11-15 19: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季羡林散文选

你读过季羡林的文章吗?你还记得吗?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季羡林散文选:神奇的丝瓜络

今年春天,孩子们在屋前的空地上割草、挖土。

开辟出了一个一尺见方的小花园。

用竹竿围起来,搬了一棵玉兰树,种了几朵玫瑰花,竹篱下随意种了几颗扁豆和两根丝瓜。

土壤并不肥沃,虽然有一层河泥,但估计作用也不大。每个人都只是玩得开心。

过了一段时间,丝瓜竟然长出来了,而且一天比一天强健、更大。

这无疑增加了我们的兴趣。

但我们也没有抱太大期望。

我自己每天早上工作累了,就经常到家旁边的小山上散步,站一会儿,看看墙外马路上车水马龙的车流和亚运会期间展示的彩旗。 。我只是接受它并享受它。只是一个丝瓜络。

丝瓜是一种普通的植物,没想到它有什么神奇的作用。

但突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藤从栅栏里爬出来,爬到了大楼的墙上。

从此,我每天看着丝瓜络,就比前一天爬了很多楼;最后我从一楼爬到二楼,再从二楼爬到三楼。

毫不夸张地说,它每天长半尺。

丝瓜苗只有绳子那么粗。如果不留心,连它的根源都找不到。

这么细小的苗子,一夜之间就能输送那么多的水分和养料,供给到前面,让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的墙上,一片墨绿色给土墙增添了色彩。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这当然让我感到惊讶,我的兴趣也大增。

每天早上看丝瓜就成了我的主要任务,爬山就成了次要的了。

我常常凝视着那细细的瓜藤和墨绿的瓜叶,陷入沉思,想得很远。

几天后,丝瓜就开出了黄色的花朵。

过几天,一些黄色的花就会变成绿色的小瓜。

瓜越长越大,重量当然也增加了。刚开始长出来的小瓜,瓜藤一点点落下,笔直地挂在空中,在风中摇曳。

我真的很担心它,生怕它承受不了重量,从楼上掉下来,掉到地上。

然而,很快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原本长出来的瓜不再生长了,就好像被命令停止生长一样。

楼上,三楼一位102岁老人的室外窗台上,长着两个瓜。

两个瓜从后面赶来,疯狂地长大。很快,它们就和孩子的手臂一样粗了。

两个瓜加起来大概有五六公斤重。那棵瘦弱的树苗怎么受得了?我又开始担心了。

几天之内,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两个瓜不知何时突然弯了起来,把身体放在了老太太的窗台上。从下面看,它们就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角。

也不知道是哪一天开始的,我突然发现,在两个大瓜的下面,二楼和三楼之间,一株细小的苗顶上,又长出了一个瓜,垂直地挂在那里。

我又担心了:这个瓜的顶部够不到窗台,底部是空的。有一天,它会越长越大,把上面的两个大瓜掉下来,一起落到地上,落叶归根。连同它的根。

但今天早上,我看到了奇迹。

和以前一样,我习惯抬头看瓜。下面最小的一颗已经停止生长,孤零零地悬在空中,仿佛根本没有重量。上面老太太窗台上的两个大的,似乎又变大了。 ,威风凛凛地压在窗台上;中间的那个不见了。

我向地上看去,并没有看到掉落的瓜。

当我退后几步,再次抬头时,我看到我以为不见的瓜,平躺在抗震加固时靠墙搭建的平台上。

这真的让我大吃一惊。

这么一个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突然就平躺了呢?这个突出的平台无法从上面或下面爬上去。没有人会把丝瓜络弄平。

我疑惑不解,在丝瓜络下徘徊,面壁如达摩般冥想。

我似乎感觉这丝瓜有头脑,它可以思考问题,也可以行动。可以阻止不能承受重量的瓜类的生长;它可以在有利的地形上为大瓜找到一个承受重量的地方,并对瓜进行特殊处理,使其疯狂生长。它使悬挂的瓜平躺。

如果不是这样,就无法解释我上面提到的现象。

不过,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丝瓜是用什么来思考的?丝瓜依靠什么来指导其行动?几千年来,万里万里,从来没有人说过丝瓜有思想。

我左思右想;我越想越糊涂。

我无法和Luffa说话,这是一个无声的奇迹。



瓜藤仿佛变成了一根神秘的绳子,绿叶依然浓密翠绿。

我站在丝瓜络下,陷入了梦乡。

丝瓜似乎很了解这一点,默默地看着。平静而从容,仿佛微笑着面对秋日的阳光。

季羡林散文选:思念西府海棠

暮春三月,风和日丽。

我偶尔会从办公楼前走过。

盘龙石阶两侧,矗立着一棵翠绿的柏树,绿意盎然,冲入眉间。仿佛两道青色力量从大地深处涌出,喷薄而出,向前跃动,其顶端刺破了碧蓝的天空。虽然它的气势比不上杜甫在孔明寺前看到的那些古柏:高四十米,颜色黝黑,高达两千尺。然而,当我看到他们的时候,我仿佛被感染了,心潮澎湃。获得了力量。

我乐在其中,舍不得离开。

然而,我的眼睛突然一亮,就在这两棵柏树所在的地方,出现了两棵西府海棠树,开满了花。

已开的花是粉红色的,未开的花蕾是鲜红色的。粉色和鲜红色相互交织,犹如半天粉云。

成群的蜜蜂在花丛中飞翔,嗡嗡作响,像一首春天的摇篮曲。

我立即被色彩的声音所吸引,沉迷其中。

眼前一闪,柏树和海棠同时站在了同一个地方。他们的影子重叠在一起,绿色和鲜红色交织在一起。

这是怎么回事?

我一时有些茫然和困惑;但没过半秒,我就立刻意识到,眼前的柏树和海棠都是现实。柏树是眼前的现实,海棠是过去的现实。他们确实去过那里。这个地方曾经矗立着,现在这两个现实再次重叠,但过去的现实早已化为灰烬,随风飘散。

这发生在十年浩劫期间。

突然有人说,养花就是修正主义,最低的罪过就是玩物丧志。

于是,四人帮就在国内著名园林燕园横行,争夺私利,批评修缮。他们先批评人,再批评花草树木。几十年上百年的丁香树都被砍伐了。清代笔记中经常见到几株紫丁香古树。杂草也被砍掉了,几栋建筑物外墙上覆盖的常春藤也被连根拔起。办公楼前的两株枝繁叶茂、绿叶翠绿的海棠也注定了。

总之,一切美丽的花草树木,都像一些人一样,被打倒在地,千尺万丈,再也站不起来了。

这两种西府海棠在老北京颇有名气。

据说有位学者在他的笔记中专门提到过。

熟悉北京轶事的人,如邓拓同志,生前每年春天都会来此游园。

我不敢说我​​对北京轶事有多熟悉。然而,每当西海棠花开时,我常常故作优雅,流连在树下,欣赏花的美丽,听蜜蜂的鸣叫。我突然觉得这个世界终究是很可爱的。是的,生活毕竟很美好。我胸口的能量骤然涌动。我的身体仿佛变成了一块电池。当我看到西府海棠时,仿佛充满了电,我可以精力充沛地从事我正在做的工作。地面充满了能量。

中国古代诗人中,喜爱海棠的也不乏其人。

人人都欣赏海棠的美丽,却遗憾它没有香味。

在古代文人的笔记和诗词中,多处讨论这个问题,可见文人墨客对海棠的关注。

上一代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有几首《花行归家》诗,其中一首谈海棠:

我对名花爱得要死,

只担心风吹日晒会损伤红芳。

夜里通明堂奏绿章,

乞借春荫护海棠。

陆游对海棠的喜爱是多么的疯狂啊!稍有理智的人都应该知道,海棠没有与人争吵,对世事没有不满,也绝不会伤害任何人;它只能为世界增添美丽,让人们团结在一起。到来的喜悦可以让人热爱自然、热爱祖国。

然而,即便是如此无辜的海棠,也难逃四人帮的毒手。

燕园里的两棵西府海棠树已经消失到不知名的地方了。这也算是一种冤死吧。

这里矗立着两棵柏树。

库帕也是我的最爱。它能给人们带来审美享受。我无意贬低库帕。

不过,以燕园之大,根本没有海棠立足的空间。必须铲除秋海棠,植柏树。这一平方尺的土地,必须要争取。柏树知道如何占据海棠的位置。我心疼海棠!

四人帮想要篡党夺权。有些事情很容易理解;但砍伐花木,铲除海棠,仿佛这些花木真的能抓住他们的魔手,令人费解。

宋代苏洵在《辨奸》中说:凡是非人的事,很少是奸人。

砍西府海棠的不人性,一目了然。

喜欢美好的事物是人类的天性。每个人都有权利喜欢美丽的事物,包括花草树木。

然而,四大帮却执意违背人性,想要消灭一切美好事物,然后迅速消灭。

毫无疑问,他们这群人就是大汉奸。

已经过去近二十年了。今天我眼前怎么突然出现了西府海棠的影子?难道那名花有灵,今天就到我这里来了?难道它是在向我抱怨吗?什么?可惜我既不是包文正,也不是海青天,更没有如来佛起死回生的神通。我最多只能流下同情的泪水。我还能说什么?

我从来不相信神话,但现在我很想相信有一个天国。

但我知道须弥山已经被印度垄断了,他们在那里安放了自己的天堂。



昆仑山被中国人垄断了,太后就安置在那里。

现在只能希望,浩瀚的宇宙之中,还能有那么一片净土,可以容纳一座阆源福地。

有四季不凋花、八季常青的花。地上的切花和草的灵魂永远住在那里。随时随地,鲜花簇拥,色彩缤纷。

我们燕园无故砍伐的西府海棠之魂也被邀请参观。

我相信它永远不会忘记它停留多年的美丽的燕园。每当春天百花盛开的时候,它一定会来到人间,拜访建元,在风前月下,去祭奠。

指环戴天,月下归魂。

当明妃魂归时,也有铃声响起。当西府海棠魂归来时,会出现什么征兆?我不知道。我只能时不时地来到办公楼,在翠绿的柏树荫下,等待美丽的灵魂。 。

我多么想召唤出海棠之魂啊!恐怕结果只会是可怜的蓝天和黄泉,两地都会消失在茫茫的远方。

奈何奈何!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三月天,我站在这里,想着棚子,看着晴朗的天空,眼里含着泪水。

季羡林散文选:洛阳牡丹

洛阳牡丹甲天下。这句话在中国流传了数百年。我相信并且承认。

然而,我之前却没有意识到,我并没有完全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牡丹,我见过很多次了。

我在家乡见过;我在北京很多地方也看到过,特别是法源寺和颐和园。

牡丹花的大小、美丽和品种着实让我惊叹不已。我想,唐代有关牡丹的名句,大致可以用牡丹名言来概括:“江山朝酒朝,天香夜染衣”。

牡丹当之无愧地被誉为花中之王。

但什么是国美呢?什么是天香?我的理解介于光明与黑暗之间。

四月中旬的今天下午,应洛阳北大校友会的邀请,我第一次来到了牡丹之城洛阳。

此时正是洛阳牡丹花会举办的时间。

由于今天下午天气寒冷,我们到达的第一天,就连主路旁最早开业的洛阳红也没有完全开放。

我们几乎不知道上帝的表现很美好,第二天天空晴朗,阳光明媚。

仿佛大名鼎鼎的金轮圣帝武则天突然再次降临人间,下朝牡丹必定一夜绽放。不仅洛阳花开红了,就连公园里那些比较名贵的品种也从梦中醒来。总的说来,振作起来,面对初升的朝阳,一一敞开心扉。

我们当然不能不欣喜若狂。感谢上帝,忙完白马寺、少林寺、中岳庙、龙门石窟,我们早上挤出时间,来到牡丹最集中的王城公园,欣赏人间美景。洛阳牡丹。

没看到你不知道,看到了你一定会震惊。

洛阳牡丹是这样的!只要看看花的名字就知道了。品种有几十上百种,个个精彩绝伦,充满诗情画意。我什至不记得他们了。

花朵的形状和颜色也各不相同。

我对这些颜色感到眼花缭乱和困惑。

我想起了神话里的白花仙子,想起了《聊斋志异》里化身为美女的牡丹花神。我一时无语,不知道该说什么。

昨天晚上,我就想着今天要去见庄丹。我想了很久,翻遍了脑海里几十年积累的文字宝库,苦苦寻找。今天我想在洛阳牡丹展前一展文采,把牡丹摆好。描述-风扇。

我真希望我的笔能开出花朵,产生奇迹,写出一篇震惊世界的名篇。

然而此时此刻,面对风中盛开的牡丹,我却无话可说。

我的天赋已经耗尽,无法再榨取了。

我想,坐在这样的牡丹面前,对于一个画家来说,名花的心情是无法画出来的;对于摄影师来说,是拍不出来的;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它是写不出来的。

我没有家人,更加无助。

《世说新语·任丹》第23章有一段话:

每当桓子夜听到庆的歌时,他总会喊奈何!谢公听说后,说道:“子野一向多情。”

我真的很喜欢牡丹。

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最好的办法就是喊几声:奈何!奈何!

洛阳人民有福,中国人民有福。

世界上无数的民族中,造物主——如果有的话——唯独眷顾我们中华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创造了牡丹这一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名花。洛阳人民和全世界中国人难道不应该感到自豪和高兴吗?王城公园围观牡丹的千万民众中,有中国人,也有洛阳人,也有外国人,个个脸上都露出兴奋和幸福的表情。从他的表情来看,似乎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民族的,也是全人类的。

牡丹也是如此。

在洛阳,在中国洛阳,坐在风中盛开的牡丹前,我不应该只是说:洛阳人民有福了。中国人民有福了,更应该说世界人民有福了。

我感觉我刚刚才明白了“洛阳牡丹甲天下”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12 09:25 , Processed in 0.07264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