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2|回复: 0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国 3D 动画电影新标杆,国产动画片的分水岭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7562
发表于 2024-9-27 09: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动画电影绝对是重资产项目

其制作成本几乎相当于一部科幻电影

在中国,动画电影的大片时代

刚刚开始

2015年7月10日,国产动画电影《西游之大圣归来》(以下简称《大圣归来》)在全国院线上映。上映仅三天,就录得约13%的排片进度。票房突破亿元大关。此前,该片已两度在戛纳电影节展映,并在60个国家和地区预售版权,创下中国动画电影海外销量最高纪录。

《西游记大圣归来》剧照。

上映时,青青树动画CEO吴汉青也购买了电影票,既是支持也是为了观看。当她走出剧院的时候,她的心情非常激动。她拿出手机,在微信上发了条消息:“《孙悟空归来》为中国3D动画电影树立了新标杆,是国产动画电影的分水岭,成功实现了完美破冰”。市场。”这一刻,她一定想起了四年前他亲身经历的“滑铁卢之战”。

2011年,吴汉卿与导演王川合作推出动画电影《魁拔之十万急》,制作成本1350万元,发行预算2000万元。在这个历时六年构思、两年写作的项目中,他们倾注了远大的抱负,希望用极其宏大的结构,创造出一个跨越千余年、多民族共生的奇幻世界。在他们的计划中,整个故事将由五部电影组成,以每年一部电影的速度连续上映。然而现实却如一盆冷水,浇灭了他们燎原之势的火花:上映首日,全国仅有387家影院定档了《魁拔之千钧一发》的上映。 ”,而当周累计票房仅为265万。青青树公司的人都冲到戏院门口发传单,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游说每一个路过的人。但事已至此,票房最终定格在305万。

《魁拔万急》

此后三年,《魁拔》第二部、第三部相继上映,但都迷失在电影市场汹涌的票房浪潮中。原计划的第四部、第五部也被搁置。 2017年5月,吴汉清因癌症去世,最终没能见到梦中完整的“鸳鸯境”。

“《魁拔》是一个里程碑,可惜来得太早了,中国动画电影的消费市场还没有那么成熟。” 《大圣归来》的制片人卢伟在谈起《魁拔》时依然感叹。但在更多同行眼中,真正开启国产动画新篇章的却是《大圣归来》。 《哪吒之魔童降世》导演饺子曾表示:“如果没有‘大圣’,就没有‘哪吒’。” 《姜子牙》导演程腾也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大圣归来》票房近10亿,让更多人认识中国动画,更多资金愿意流入中国动画,(所以)很多项目可以获批,很多创作者有机会表达自己。”

面对各种赞美和对其意义的认可,陆伟只是微笑着推掉了。他觉得一切都只是现在的情况决定的。 “你不需要赞扬任何事或任何人。《大圣》技术上并不比别人好,故事也很平庸。当时才出来,确实是缘分和运气比较好。”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以《大圣归来》为界

陆伟接手《大圣归来》的时候,已经是2014年上半年了。此前,导演田晓鹏苦苦支撑这个项目七年,把天使投资的钱都烧光了,花光了自己攒下的几百万。从事 OEM 工作和举办培训课程。最困难的时候,他只能向父母和岳父岳母借钱,维持工作室的运转。

“当时不仅仅是《孙悟空归来》,任何一个动画团队都很难找到钱。”卢伟说。当时的国产动画自1995年以来还没有走出低谷,除了《喜羊羊系列》和《熊系列》之外,连亿元票房的门槛都还遥不可及。在资本眼中,动画依然只是孩子们的“开心餐”,收入才是锦上添花,投资自然不需要太大。

但事实并非如此。 “动画电影成本下降的空间比较有限,如果没有一定的投入,项目就只能流产。”动画资深制片人王爽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动画是一种重资产的电影类型。任何一部作品背后的人力和设备都相当于真人电影的大片级别:“严格来说,动画的重工业程度堪比真人电影金字塔顶端的科幻电影。”



鲁伟是中国动画电影和3D特效行业最早的投资人之一。早在2002年,他就投资了国内首部纯CG动画电影《莫比乌斯环》。 《大圣归来》的故事激起了他对动画的热情,但在商业层面上,他却犹豫不决。为了分担风险,陆伟又拉拢了10家公司联合生产该产品,还动员朋友的资源发起众筹,最终89位投资者总共筹集了780万。

这并不是动画项目第一次尝试众筹。一年前,《十万个冷笑话》和《大鱼海棠》就用这种方式分别筹集了137万和158万。事实上,与高昂的预算成本相比,众筹筹集的资金只不过是九牛一毛。但正如王川所说:“对于国产动画电影来说,众筹并不是一种创造电影投资回报的商业模式,更多的是一种扩大影响力和宣传的营销方式。”参与众筹的人并没有把这当成一种投资,在《孙悟空归来》的结尾,89位投资人的签名上都出现了他们孩子的名字,而这些投资人大多成为了第一批众筹的人。电影上映后的投资人。 “自来水”带动了网络空间的口碑发酵。

《大鱼海棠》

即便如此,卢伟仍然没有做出任何乐观的预期:“很多时候我们努力了,也把这些事情做得很好、很完美,但市场没有给我们机会,很麻烦。”他算了一下,6000多投资一万元,只要票房能卖到一亿元收回成本我就满足了。庆幸的是,这一次市场没有让鲁伟失望。

“我认为我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整个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回顾《大圣归来》留下的辉煌遗产,鲁伟觉得一切都是时代红利。王霜也认为《大圣归来》无非是一次意外,但也恰逢其时:“当年大爆的不仅是《大圣归来》,还有”确实,《孙悟空归来》所创造的奇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水涨船高”。毕竟,从2010年开始,中国电影市场就进入了百亿时代。这部电影长期以来的目标是十亿美元的票房。在这个过程中,90后悄然成为新一代的消费主体。伴随着动画片长大的他们,对于国产二次元电影显然有着更多的期待和等待。

笼罩在中国动画上空的乌云终于被撕开,阳光开始照耀这片被遗弃已久的土地。 《大圣归来》之后,《大鱼海棠》、《大护法》、《风语》、《白蛇:缘起》等多部动画作品相继上映。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以50.35亿的成绩再次打破票房纪录。国产动画市场份额首次超越进口动画,达到65.9%。甚至一些此前寻求其他生存之道的企业和从业者也纷纷回归。比如杭州崇卓动漫从游戏行业回归动画。

在大有希望的情况下,无限期推迟的《魁拔》也在2017年11月宣布决定重启。此时,距离吴汉卿离开仅仅过去了半年时间。

两种模式

为《魁拔》重启注入一针强心剂的是光线传媒旗下的菜条屋。匡光进军中国动画领域曾有过一些犹豫。他们本来就参与了《大圣归来》,却选择中途撤资。不过,作为中国“五巨头”电影公司之一,光线的商业嗅觉不会一直迟钝。眼看《大圣归来》一鸣惊人,他们迅速转身,投资2000万入田晓鹏工作室十月文化。三个月后,彩条屋成立。仅两年左右的时间,就投资了创作《大鱼海棠》的变天文化、创作《大护法》的浩川文化、可可豆动画、中川禾涛等十三家公司。

《伟大的保护者》

王爽表示,这些公司都是早期IP孵化地。在目前行业发展条件下,中后期制作通常由专门的制作公司承担,“(因为)大多数公司无法养活这么多人”。 。在这方面,彩条屋也有着庞大的布局。红鲤文化、大千阳光、玄机科技、通耀科技等多家动漫制作公司均在其掌控之中。

从文化创意到技术落地,彩条屋通过不断的“买买买”占据了中国动漫产业的半壁江山,再通过光广原创的电影推广发行体系构建了完整的生态链。正是凭借这样的生态链,他们打造了继《大圣归来》之后的又一爆款《哪吒之魔童降世》,并继续开发《姜子牙》,开启又一个“中国神话系列” 。

《哪吒之魔童降世》

王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近两年,融创动画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聚集了包括《罗小黑战记》导演穆穆在内的一批年轻动画新锐人才。 “我不排除未来会出现像菜条屋这样的几家公司,然后业务业态就会有很大不同。”

Color Strip House并不是唯一的模型。 2013年成立的追光动画,走出了中国动画的另一条道路。追光联合创始人兼总裁于周称这是一条“艰难但正确的路”:“如果你只是想拍电影,(其实)很偶然,但并不意味着不可能。”做出一部好的作品,但是对于动画电影来说,它的一个优点就是可以不断的积累,所以你需要建立一个体系,让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不断地尝试,这就是它的运营模式。美国的皮克斯、迪士尼,这也是柴光一开始就确立的发展道路。”

追光模式有其优点。自2016年推出第一部作品《小门神》以来,他们一直以每年一部的频率保持着稳定的生产力(只有原定于2020年暑期上映的《新神榜:哪吒重生》) ,因疫情影响推迟至2021年春节)。 “我们是市场上唯一一家每年可以发行一部电影的公司,而其他公司每隔几年就发行一部电影。”说到这里,余州的语气里带着明显的骄傲。

“我们从一开始就有3个项目在不同阶段同时推进,只有一个项目很难维持一个长期的团队。”优点的另一面,必然也有缺点,那就是培养团队初期投入相对较大。大的。于是从《新神榜:哪吒重生》和《白蛇2:青蛇崛起》开始,随着制作量的不断增加,追光也开始少量进行外包合作。 “一部动画电影大概需要三年时间,需要四五百人,《追光》目前有280多人,有的工作可能只需要一两个月,这部分是不可能招到人的。”不过,余周辉小心翼翼地将外包内容控制在总制作量的10%左右:“外包的管控沟通(可能)效率较低,制作质量也不好控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旦项目完成,耽误了,成本反而会上升。”



《白蛇传》剧照

王霜也觉得,如果中国有十个像追光这样的公司,行业立刻就不一样了。 “说白了,基于大规模外包堆积起来的项目还太未工业化,还会有很多惊喜。”

不过,无论“色室模式”还是“追光模式”,目前的中国动漫产业仍然更注重纯粹的作品。对于与漫画、人物、游戏等链接或衍生的内容,在意识和行动上仍然落后。直到前年,菜条屋才推出了一款名为“一漫画”的应用程序,这才算是迈出了第一步。于周也坦言,虽然柴光自《新神榜:哪吒重生》以来就与潮流玩具品牌泡泡玛特合作,推出了一些手办,但这只是电影营销的辅助手段:“追光我确实投入不多我在这个领域没有太多的精力,而且我并没有抱有很高的期望(而且)我没有太多计划在短期内做这些事情。”

在王霜看来,目前国内在这方面只有奥飞和腾讯比较成熟:“奥飞是做玩具起家的,而腾讯有互联网基因,所以他们往往会考虑更多电影以外的事情。”作为IP的重要辐射,衍生内容不仅具有商业增值效应,也是文化输出的有效手段。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一流动漫产业也不例外。从长远来看,中国动画想要真正发展壮大、走向世界,这无疑是必须面对、需要填补的空白。

拥挤的电路和独立的边界

经历了今年3月以来疫情带来的第二次危机后,中国电影或许即将在今年夏天慢慢复苏。目前预定的作品中,有两部以二郎神杨戬为主题的动画将同时上映。据传,除了这两部影片外,今年还将有三部《杨戬》电影准备搬上银幕。

这是现在的另一个现实。无论是出于集体无意识,还是机会主义追随,传统神话正在成为中国动画的一条拥挤赛道。 2015年至2020年的电影登记中,此类动画有119部,其中仅《孙悟空》就有24部,《哪吒》有11部。从民国时期万氏兄弟的《铁扇公主》,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经典《大闹天宫》、《哪吒浩海》,绵绵百年的中国动画似乎依然在无法逃脱祖先的圈子。故事围攻。

《姜子牙》导演程腾认为,目前的产业和市场成熟度决定了大部分中国动画电影一定是商业项目,而商业项目的本质规律就是必须被大众所熟知。 “100%纯原创,公众认知可能不太好。迪士尼这么久以来一直都是安徒生童话,直到其动画产业更加成熟之后,才开始开发一些像《头脑特工队》、《灵魂深处》这样的电影。 ” 我不认为这对于《气之旅》这样原创度极高的作品来说是缺乏创意。事实上,每个创作者都希望是纯粹的原创。当行业和市场更加成熟,大家都能生存下来的时候,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这样做。”由此,他觉得各个品牌拼凑出来的各种系列其实只是一群动画师取暖的过程,距离真正的“动画宇宙”还很远:“宇宙通常来自不同的创作。 ,而且它有规则贯穿其中。只有一个制作人才能协调无数顶级创作者共同打造一个目标,只有在中国才能真正掌控它。成熟且成功的宇宙。”

《姜子牙》海报

这与王霜的观点不谋而合:“问题的根源还是商业。我们现在的电影行业还是太商业化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有一种方法能够快速吸引大家,那一定是神话。”更安全的方法,也是事半功倍的方法,原创作品太难成功了,即使成功了,拍续集或者系列就更难了。

余舟对此深有体会。 《追光》前三部都是纯原创作品,但市场反响并不理想。直到《白蛇缘起》,公司才终于扭转了亏损局面。很多时候他认为再多一两部作品之后,追光品牌就能建立起号召力,那么他们原有的空间就会更大。

事情可能正在发生变化。接下来,柴光准备推出“新文化系列”。 《长安三万里》开篇将以史诗般的方式展现大唐风光。王霜也在创作一部基于中国科幻IP的动画作品。更大尺度上,田晓鹏打磨数年的《深海》将展现神秘的海底世界,融创动画将改编《狼图腾》,北京精彩的“中华青春宇宙”将在《雄狮》之后延续”。脱胎于中国著名漫画的《侍卫》将演绎一段隋朝武侠故事……

或许在一个不太受关注的圈子——独立动画中,能找到更多的期待。千禧年前后,第一批“闪电侠”在中国诞生。这些业余爱好者利用简单易操作的Flash软件,将头脑中天马行空的想法、心中模糊的感觉化作一个又一个。一部略显粗糙但充满活力的动画。如今走在商业动画最前沿的田小鹏、饺子、梁轩、卜思凡,都曾经是中国万千“闪光人”中默默无闻的一员。而他们曾经的旅人皮三依然坚守在​​独立动画的自由前沿。 2011年发起中国首个非营利、民间动画电影艺术项目“中国独立动画电影论坛”,不断发掘和激励中国动画生猛而新鲜的潜在力量。

“独立动画正在完成商业电影未能做到的事情,它让动画师在主流环境之外有更多的表达空间,让大家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中国动画。”王霜向《中国新闻周刊》解释道。

发表于2022年7月11日《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第1051期

杂志名称:中国动画电影:大圣归来,陪伴哪吒重生

记者:徐鹏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3 08:02 , Processed in 0.06422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