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4|回复: 0

新能源行业市场规模、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前景趋势分析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762
发表于 2024-11-12 10: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行业内主要上市公司:隆基绿能();晶澳太阳能科技 ();金风科技();三峡能源();晶科科技();长江电力();中车()等

本文核心数据:新能源行业市场规模;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新能源产业竞争格局;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

行业概况

1. 定义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泛指基于新技术可系统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传统能源以外的各种形式的能源。一般来说,常规能源是指技术相对成熟、已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发的能源。新能源主要包括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新能源产业划分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中的电力生产(D441)(国家统计局代码D44),纳入的统计4级代码为D4413(水力发电)、D4415(风力发电)、D4416(太阳能发电)、 D4417(生物质发电)、D4418(其他电力生产)。

2、产业链分析

新能源产业的上游产业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制造商,以及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零部件制造商、光伏、水能、风能。 。其中:新能源发电设备制造主要包括太阳能发电设备、风力发电机、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等。目前该领域领先的上市公司有特变电工()、迈威()、中车()等。 ;组件及零部件制造主要包括电力及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芯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源、光伏设备及组件制造等。目前该领域领先的上市公司包括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等。 )和通威科技()。

新能源产业中游作为整个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氢能、光伏发电、风电、水电等能源供应商;目前该领域代表性上市公司有隆基绿能()、金风科技()、三峡能源()、长江电力()等;

新能源产业下游产业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加氢站、充电桩、输变电等公共和个人应用领域。目前,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有比亚迪()、上汽集团()、广汽集团()、东风汽车()和北汽蓝谷()等;加氢站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有蓝科高科()、上海电气()、美锦能源()等;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有特瑞德()、国电南瑞()、万马股份()等;输变电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有长仓科技()、金杯电工()、平高电气()等。

我国新能源产业具体产业链布局如下: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新能源产业对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我国“十五”至“十四五”规划,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政策经历了从“加快技术进步和机制创新”到“加快技术进步和机制创新”的转变。创新”。从“因地制宜、多元发展”到“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新的发展方向”。

“十一五”(2001-2005年)期间,国家层面提出加快技术进步和机制创新,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从“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开始,规划提出,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发展”的原则,在继续加快小水电和农村地区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风电、生物质能、太阳能等适合乡村、城镇、农民的可再生能源。 “十二五”(2011-2015)期间,国家层面提出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利用为重点,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合理把握新能源发展节奏,着力消化现有存量,优化发展增量,新建大型基地或项目,确保市场空间提前; “十四五”期间;根据《新时代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国家正在发展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加快建设适应日益增长的电力比重的新型电力体系。完善新能源项目建设管理,保障新能源发展用地、用海需求,用财政、金融手段支持新能源发展。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全面指导。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支持清洁智能发展

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相继出台支持和规范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涵盖计算基础设施、发电项目管理、发电价格政策、光伏发电等站等,2021-2023年我国新能源产业重点政策及政策解读总结如下:

行业发展现状

1、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逐年增长。

2017年至2023年,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5.16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51.9%,占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的近40%容量。其中,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4.22亿千瓦,同比增长1.8%;风电总装机容量4.41亿千瓦,同比增长20.7%;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6.09亿千瓦,同比增长55.2%。

核电方面,截至2023年12月末,核电装机容量达到5691万千瓦,同比增长2.4%。



注:以上数据包括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和核能装机容量。

2、新能源发电平稳增长

2017年至2022年,我国新能源发电量稳步增长。 2022年,全国新能源发电量将达到3.12万亿千瓦时,占社会发电量的35.89%。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7万亿千瓦时,核能发电量达到0.42万亿千瓦时。

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07万亿千瓦时,核能发电量达到3227.92亿千瓦时,国新能源总发电量达到2.39万千瓦时。

注:以上数据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和核能发电量。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我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逐年上升。2022年,基于我国新能源发电量和全国发电量,新能源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重达到35.9%。 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能源发电占比提升至36.1%。

注:以上数据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和核能发电量。

3、新能源消费分析

2023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54.1亿吨标准煤,其中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6.1%,增幅0.4 个百分点。根据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和新能源占比,2023年我国新能源消费量将达到15.10亿吨标准煤。

4、新能源行业消费形势分析

根据国家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的2023年全国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风电利用率达到100%的省市包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重庆、四川、西藏、广西、云南;光伏利用率100%的省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南、重庆、四川、广西。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西藏、云南新能源产业竞争梯队第一

根据国家能源局2023年9月发布的《2022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估报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占全部电力消费比重社会用电量超过80%以上2例,40%至80%之间7例,20%至40%之间19例,40%以上3例10%和20%。

2、企业竞争格局

(一)光伏产业竞争格局

光伏是我国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分支,也是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2022年企业光伏业务营收来看,领先光伏企业大致可分为三个竞争梯队。其中,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包括通威股份、隆基绿能等。其中,通威股份以光伏业务收入1424.23亿元位居第一;光伏业务收入在50-1000亿元之间的企业包括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太阳能、中环股份;光伏业务收入低于500亿元的包括保利协鑫、国晶太阳能、爱康科技等。

(2)风电行业竞争格局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增风电吊装容量77.1GW,创历史新高,较2022年增长58%。其中,2023年新增吊装容量方面,金风科技和远景能源位居第一。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二,远景能源正在不断缩小与第一的差距。韵达股份超越明阳智能,再次回到第三位,明阳智能和三一重能源分列第四和第五位。

此外,与2022年相比,东方电气上升3位至第六位;东方电气风电和中船船舶装备排名不变,仍为第七和第八;中国中车下降3位至第九位;联合动力第10名。



(三)水电行业竞争格局

我国水电行业以国有垄断为主,但中国三峡集团公司长江电力是五大集团之外的企业,也是单体水电装机容量最大的企业。按照水电装机占比,我国水电行业竞争梯队大致可分为两个梯队,五大集团和长江电力占据第一梯队。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十四五”期间,保障新能源发展陆海需求,运用财政金融手段支持新能源发展。

近年来,我国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一,发电比重稳步提升,成本快速下降。基本进入平价无补贴发展新阶段。同时,新能源开发利用仍面临电力系统对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和消纳的适应性不足、土地资源约束明显等制约因素。 2022年5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新时代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将用于新能源开发利用。从模式上综合指导,加快适应新能源比重逐步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完善新能源项目建设管理,保障新能源发展用陆用海需求,财政金融手段支持新能源发展:

《实施方案》坚持统筹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坚持分布式和集中式并举,突出模式和制度创新,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新能源开发利用措施,推动全民参与和共同发展:

传统电力系统是基于化石能源来制定规划设计理念和调度运行规则。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必须加快新型电力体系建设,适应新能源比重不断提高的要求,在规划理念创新、硬件设施配置、变革等方面作出系统部署。经营方式、体制机制创新:

针对新能源项目场地范围广、个体规模小、建设周期短等问题,《实施方案》立足新能源项目建设规模化、市场化发展需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重点简化管理程序。 、提高服务水平: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形成较为完整、具有一定优势的新能源产业链体系。新形势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必须强化创新驱动,协调发展与安全,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此,《实施方案》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高国际化水平等方面支持和引导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与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能量密度更低、面积更大。随着新能源规模快速扩张,土地资源成为影响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因素。 《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新能源发展用地用海保护,通过明确用地管理政策、规范税收征管、规范税收征管等措施,推动解决制约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用地约束。提高空间资源利用率,推进生态修复新能源工程。困境:

“十四五”期间,风能、太阳能等主要新能源均实现了平价、无补贴上网。财政政策支持方向和模式要与时俱进,加大金融支持政策力度,进一步发挥财政金融政策作用。 《实施方案》提出三项政策措施:

2、“十四五”期间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显着提升,迈向世界一流水平

新能源作为绿色低碳能源,是我国多轮驱动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发展。

“十四五”期间,新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将成为我国发电新增装机增量的主要部分;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体系正在加速形成,新能源存储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新能源作为绿色低碳能源,是我国多轮驱动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发展。结合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发展趋势,预计2029年将达到38亿千瓦。

有关该行业更详细的研究分析,请参阅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地图、智慧招商系统、产业地位证书、IPO咨询/投资可行性研究、专业咨询等服务。新的小巨人应用程序。等待解决方案。招股说明书、公司年报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文内容均需获得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式授权。

更深入的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家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人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信息、企业发展都可以在【七查猫APP】找到,性价比最高的综合企业查询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7 18:19 , Processed in 0.09234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