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0|回复: 0

浙系房企四小龙:中梁、祥生、德信与佳源的市场地位与销售表现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7622
发表于 2024-9-26 11: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淘动宏观(ID:)

【文本】

本文重点关注被称为浙江房企“四小龙”的四家主要公司,即中梁、祥盛、德信、佳源。

1. 中梁、祥盛、德信、佳源四家浙江房企基本情况讨论

(一)跻身房地产行业20强(中梁)、35强(祥盛)、70强、80强

从市场地位来看,浙江四家房企均位列房企百强之列。

1、以今年1-10月的权益销售数据为例,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中梁控股(房地产行业排名第22位)、祥盛集团(房地产行业排名第35位)、德信地产(房地产行业排名第69位)、佳源国际(房地产行业排名第78位)。

2、以今年1-10月销售面积为例,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中梁控股(房地产行业排名第22位)、祥盛集团(房地产行业排名第29位)、德信地产(房地产行业排名第77位)、佳源国际(房地产行业排名第68位)。

可以看出,在权益销售金额和销售面积的排名上还是稍有差别的,例如德信地产与佳源国际的排名正好相反。

(二)均为港股上市的房地产公司,其中地产公司2家上市,2家待上市

1、这4家浙江房企均已在港股上市,最早的是佳源国际控股,2016年3月8日上市,其次是德信中国(2019年2月26日上市)、中梁控股(2019年7月16日上市)、祥盛控股集团(2020年11月18日上市)。

2、浙江四大房企对应的物业公司中,已有两家上市,分别为佳源服务(2020年12月9日上市)和德信服务集团(2021年7月15日上市),另两家已分别于今年4月、5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分别为中粮百悦智家服务、香生活服务)。

3、浙江四大房企市值从高到低依次为佳源国际控股(148亿港元)、中梁控股(129亿港元)、德信中国(69亿港元)、祥盛控股集团(46亿港元),对应股价分别为3.01港元/股、3.61港元/股、2.54港元/股、1.5港元/股。另外,两家上市房企市值分别为31亿港元(德信服务集团)和24亿港元(佳源服务)。

3、土地储备区域分布

从土地储备分布来看,这四家公司在上海拿地占比都不高,在其他方面也各有特色,如德信相对集中,中梁以二三线城市为主,祥盛以浙江、安徽为主,佳源则相对分散。

1、中梁集团土地储备主要分布在二线、三线城市(占比分别为50.30%、41.80%),四线城市占比为17.90%,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基本没有土地储备。

2、祥盛集团土地储备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两地,占总土地储备的65.30%,其他土地储备分布在山东、江苏、内蒙古、湖北等地。

3、德信土地储备最为集中,浙江占比高达60%,江苏占比超过12%,成都占比7.60%。

4、佳源的土地储备也比较分散,江苏占1/3,安徽占20%左右,粤港澳大湾区占15%左右。不过佳源的土地储备也分布在乌鲁木齐(占10.10%)、青岛(占8.50%)、贵州(占3.90%)、郑州(占2.50%)。此外,佳源在柬埔寨也有7%的土地储备。

(四)近期重大进展简述

以下为四家浙江房企的一些最新动态,值得关注。

1.中梁集团:旗下物业公司第二次递交招股说明书

2021年11月24日,中梁百悦智家服务提交了更新后的招股说明书。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中梁百悦智家服务在管项目291个,总建筑面积约3320万平方米(2020年底仅为2010万平方米),签约在管项目数508个,总签约建筑面积约7120万平方米。

2021年上半年,中梁百悦智家服务实现营收6.63亿元(同比增长207.36%),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306.41%)。

2、祥盛集团、德信集团:评级双双被下调,祥盛控股股价近期大幅下跌。

(1)2021年11月18日,祥生控股股价暴跌,全天跌幅达53.91%。同日,其美元债也大幅跳水,引发市场高度关注。11月18日晚间,祥生还就股价及成交量异常波动发布自愿性公告,称并无异常情况。其中,11月12日至11月23日,祥生控股股价从4.90港元/股跌至1.53港元/股。

问及暴跌原因,应是受到评级机构大幅下调评级等因素影响。10月18日,穆迪将祥生控股的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11月2日,标普将祥生控股的发行人信用评级由“B”下调至“B-”。

(2)2021年11月4日,标普将德信中国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调整为“B”,并将展望由“稳定”下调为“负面”,确认其高级无抵押债券长期发行评级为“B”。并表示,德信2021年7-10月销售额同比下降11%,2022年销售额可能继续下降。德信去杠杆进程可能在未来12个月遭遇困难。

3. 佳源集团:评级被下调,180亿元收购中天城投

2021年10月18日,穆迪确认佳源国际控股公司家族评级为“B2”,发行债券高级无抵押评级为“B3”,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正面”。此外,以180亿元对价收购中天城投集团也备受关注。

2021年8月30日,中天金融集团(.SZ)董事会通过《关于公司筹划重大资产出售暨签署股权转让框架协议的议案》,拟以180亿元对价向佳源创盛转让中天城投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随后,2021年9月15日、9月29日、10月20日、11月3日、11月17日披露《筹划重大资产出售进展公告》,暂无最新进展。但180亿元的对价,还是引发了一定的疑虑。钱从哪里来?以佳源的规模能承担得起吗?在贵州是否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这些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

2. 浙江四大房企发展简史

(一)中梁集团:发源于温州,由杨建家族控制,以五大实体为运营核心



1、中梁集团实际控制人为杨建家族(包括1972年出生的杨建、杨建配偶许小群、杨建堂兄杨建清),1993年在温州创业,2016年将总部从温州迁至上海。

2、中梁集团旗下有中梁控股集团(港股上市)、中梁百悦智家服务(物业公司)、上海中梁地产集团(中梁境内经营实体)、苏州华城、浙江天健(2018年6月以14.12亿元转让给杨建清)5家经营实体。

3、目前,上海中梁地产集团已投资105家境外企业,苏州华城已投资9家境外企业,浙江天健已投资31家境外企业。

(二)祥生集团:成立于绍兴,由陈国祥家族控制,以四大实体为运营核心

1、祥生集团实际控制人为陈国祥家族,包括陈国祥(1951年出生)、其子陈红妮(1983年出生)、其女陈学懿(1991年出生)、其兄弟陈国庆、陈国农等。

2、祥盛集团源于1995年成立的祥盛地产集团和祥盛实业集团,起步于浙江绍兴诸暨市,后拓展至整个浙江省及泛长三角地区,2014年总部迁至杭州。

3、纵观整个祥盛体系,运营主体包括祥盛控股集团(港股上市)、祥盛生活服务(港股待上市)、祥盛地产、祥盛实业集团。其中祥盛地产投资了316家公司,祥盛实业集团投资了24家公司。这两家是整个祥盛体系的核心。

(三)德信集团:发源于湖州,由胡一平家族控制,以四大实体为运营核心

1、德信集团实际控制人为胡一平,1967年出生。1995年9月,胡一平牵头成立德信地产,随后逐渐发展成为德信系。2002年,德信地产开发业务拓展至江苏,2005年总部迁至杭州,同年房地产开发业务拓展至合肥。

2、德信集团有两位核心人物,分别是胡一平和胡世浩(担任德信中国非执行董事)。1995年出生的胡世浩是胡一平之子。目前,胡一平担任德信中国、德信服务集团、德信地产集团、德信控股集团等四家机构的董事长。

3、德信集团主体包括德信中国(香港上市公司)、德信服务集团(香港上市公司)、德信地产集团、德信控股集团四部分,其中德信地产集团投资企业567家,德信控股集团投资企业81家。

(四)佳源集团:佳星创立,实际控制人为沈天庆家族,以三家实体为经营核心

1、嘉源集团实际控制人为沈天庆(又名沈毓兴),1959年1月出生,曾任浙江省祖嘉制鞋实业公司董事、桐乡市青石乡党委书记、嘉兴市乡镇企业局副局长、嘉兴市驻深圳办事处主任等职务。

2、佳源集团主要由佳源国际控股、佳源服务、佳源创盛控股集团三个集团组成,前两者为港股上市公司,第三者为境内运营实体。同时佳源集团旗下还拥有浙江佳源地产集团、浙江佳源申城地产集团、江苏五星电器、浙江佳源杭州地产集团、浙江佳源旅游集团

3、佳源集团的核心人物是沈天庆(佳源国际控股董事长)和沈宏杰(佳源创盛控股集团、佳源国际控股总裁)。

4、从历史变迁看,佳源集团起步于1995年4月成立的嘉兴市足家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996年、2001年通过妹夫赵建忠、其配偶王新梅控制嘉兴市足家房地产开发,直到2001年才在嘉兴市足家房地产开发股东中出现沈毓兴的名字。2015年1月,嘉兴市足家房地产开发正式更名为佳源创盛控股集团。

三、总体财务和债务状况

(一)中梁集团:有息负债546亿元,非银贷款占比高,融资成本较高

1、截至今年6月底,中梁控股总资产达2935.37亿元,上半年实现营收329.23亿元、净利润13.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37%、14.61%。

2、但从经营活动现金流来看,中梁并不乐观,2019年净流出203.29亿元,2020年以来累计净流入27.22亿元,现金流对融资依赖较大。

3、从三条红线来看,今年6月底,中梁净负债率、扣除非预付款后资产负债率、现金短债率分别为56.10%、79.30%、1.20,扣除非预付款后资产负债率已经越过红线。尤其是中梁今年6月底账面资产负债率高达88.43%,2018年更是高达96%左右。

4. 数据显示,中梁的债务压力较大。具体来说,

(1)有息负债546亿元,流动负债232.15亿元,占比45%;

(2)非银行借款较高。438.39亿元的银行及其他借款中,只有173.54亿元来自银行,非银行借款高达265亿元,占全部有息债务的48.51%。

(3)融资成本较高,今年6月末融资成本达8.30%,虽然较2018-2019年继续下降,但依然处于高位。

(二)祥盛集团:有息负债462亿元,非银借款占比高,融资成本较高

1、截至今年6月底,祥生控股总资产达1726.56亿元,上半年实现营收159.01亿元、净利润5.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57%、48.67%。

2、不过从经营活动现金流来看,祥生同样不容乐观,2020年净流出160.89亿元,今年上半年仅流入0.76亿元,现金流对融资依赖性强,2020年祥生控股实现融资224.1亿元(IPO募资额),融资对其贡献较大。

3、从三条红线来看,今年6月底的净负债率、扣除预付款后的资产负债率、现金短债率分别为96.60%、79.36%、1.20,扣除预付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也越过了红线。尤其是祥盛今年6月底的账面资产负债率高达88.67%,2019年更是高达95.43%。目前祥盛地产集团有未偿付的债券(即20祥盛01)余额5亿元,票面利率7.70%,但到期日为2023年3月2日。

4. 数据显示,中梁的债务压力较大。具体来说,



(1)有息负债462.12亿元,流动负债174.86亿元,占比38%;

(2)非银行借款较高。410.38亿元的银行及其他借款中,只有176.26亿元来自银行,非银行借款高达234亿元,占全部有息债务的51%。

(3)融资成本较高,今年6月末融资成本达8.60%,虽然近年来有所下降,但依然处于高位。

(三)德信集团:有息债务324亿元,突破三条红线,融资成本高

1、截至今年6月底,德信中国总资产达1139.19亿元,上半年实现营收131.01亿元、净利润6.3亿元,同比增长68.67%、下降9.98%。

2、从经营活动现金流来看,德信似乎比中粮、祥盛要好,且近几年有一定改善,融资活动也比较稳定。

3、从三条红线来看,今年6月末净负债率为72.40%,扣除预付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3.60%,现金短债比为1.37,也越过了三条红线中的一条。同时,从其账面资产负债率和融资成本来看,其债务压力其实并不轻。

(四)佳源集团:有息负债230亿,未突破三条红线,融资成本高

1、截至今年6月底,佳源国际总资产达897.51亿元,上半年实现营收93.75亿元、净利润19.80亿元,同比增长0.12%、22.28%。

2、从经营活动现金流来看,佳源国际情况不容乐观,近几年呈现一定的下滑趋势,如2019-2020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分别为80.01亿元、19.96亿元,今年上半年净流出3.75亿元,因此佳源的现金流对融资活动的依赖程度较高。

3、从三条红线来看,今年6月末净负债率为40.71%,扣除预付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62.11%,现金短债比为1.29,同样没有越过三条红线。当然,从账面资产负债率和融资成本来看,它的负债压力其实也不轻。比如佳源国际的银行贷款利率为1.55-11.70%,信托贷款及其他贷款利率为7.10-14.00%。

4、除美元债外,佳源集团还有8只存续境内高融资成本债券(合计规模43.315亿元)值得关注,平均融资成本约8%。其中,4只存续境内债券将于2022年到期(合计规模19.315亿元),4只存续境内债券将于2023年到期(合计规模24亿元)。

(五)浙江四房存量美元债:融资成本普遍较高

由于房企在境内融资难度较大,大部分房企除了向金融机构借款外,还选择在境外融资,具有公开市场特征的境外债券也因此受到更多关注。这里我们对四家浙江房企的美元债券进行梳理分析。

1、中梁:5只美元债,总规模10.55亿美元,平均融资成本9.70%

中梁控股集团目前尚有5只未到期美元债券,总规模10.55亿美元,其中4只债券将于2022年到期(规模8.55亿美元),1只债券将于2023年到期(规模2亿美元),融资成本方面,平均为9.70%。

2、祥盛:2笔美元债,总规模4亿美元,平均融资成本11.25%

祥生控股集团目前有两笔未偿还美元债券,总规模为4亿美元,一笔将于2022年到期,一笔将于2023年到期(规模均为2亿美元),融资成本分别为12%和10.50%。

3、德信:2笔美元债,总规模5.5亿美元,平均融资成本10.91%

德信中国目前有两笔未偿还美元债券,总规模为5.5亿美元,该两笔美元债券均将于2022年到期,融资成本分别为9.95%和11.875%,平均为10.91%。

4、佳源:7只美元债,总规模13.36亿美元,平均融资成本11.79%

佳源国际控股目前尚存7只美元债券,总规模13.36亿美元,平均融资成本11.79%。其中,2只债券将于2022年到期(总规模3.31亿美元),3只债券将于2023年到期(总规模7.76亿美元),1只债券将于2024年到期(规模1.3亿美元),1只债券将于2025年到期(规模1亿美元)。

(六)银行信息

浙江四家房企在财报中均披露了主要银行,可以看出,国有大型银行和一些股份制银行提供了不少支持,天津银行、徽商银行等城商行也有参与,说明这四家公司融资依赖传统银行渠道较多。

4. 总结

(一)浙江四大房企起步于浙江四大区域,并逐步将业务范围拓展至浙江以外地区,近年来规模迅速扩大,市场排名大幅上升,相应的负债压力其实也较大,尤其是账面资产负债率和融资成本明显偏高,因此其持续稳健经营对去库存政策的依赖性较大。

(二)浙江四家房企的个体特征也较为突出,尤其在土地储备区域分布方面(如中梁土地储备主要分布在二三四线城市,佳源土地储备相对分散等),在公开市场活跃程度上也存在明显差异。整体来看,中梁、佳源在公开市场更为活跃,其债券发行更为积极、频繁,会受到更多关注,自然带来的舆论压力也更为突出。至于佳源集团,目前旗下还拥有包括房地产分拆后在港股上市的深圳美丽生态(.SZ)、佳源国际(2768.HK)及物业公司佳源服务(1153.HK)、在新三板上市的西谷数码()、在澳交所上市的博源控股及联合锡矿等六家上市公司。

(3)浙江四家房企虽然被称为浙江四小龙,但均位列房企百强,且市场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20强(中梁)、35强(祥盛)、70强(德信)、80强(佳源),市场地位和影响力较大。

(四)浙江四大房企相对依赖银行这一传统融资渠道,因此其债务压力的缓解一方面取决于去库存政策,另一方面取决于能否维持与合作银行的稳定持续关系,这不仅是关键,也是当下最为关键的。当然,中梁、祥盛等房企非银贷款占比过高也值得关注。

(五)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四家房企的经营性现金流其实都不容乐观,销售情况不足以支撑债务压力的缓解,如果融资环境和去库存政策得不到改善,债务压力恶化在所难免。另外,从少数股东权益占比来看,德信和中梁也值得关注,一方面其合作开发模式占比较高,另一方面或许意味着其隐性债务压力较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3 10:02 , Processed in 0.06078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