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01|回复: 0

杨振宁的母亲罗孟华:在乱世中独自教育长子的坚强女性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9617
发表于 2024-11-9 07: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23年秋,杨振宁的父亲杨五之离开合肥,告别妻子和不足十个月大的杨振宁,乘坐海轮经上海前往美国旧金山留学。 。

对于杨振宁的母亲罗梦华来说,丈夫的离开不仅让她心有不舍,也让她内心感到惆怅、苦涩。

在那个军阀混战、混乱的年代,动不动就得“逃走”,去郊区外国人开办的医院,以避免军匪流氓的麻烦。

这对于一个弱女子和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是多么困难啊!

然而丈夫离开后,罗梦华只能依靠年轻的杨振宁,在希望和期待中度过接下来的五年。

罗梦华虽然学历不高,但她是一个识事、识大局、有远见、性格坚强的女性。

丈夫出国留学期间,罗梦华担负起了教育大儿子的重任。

除了让儿子明白做人必须有“三原则”外,她还从杨振宁4岁时就开始教他读书。她花了一年的时间教杨振宁3000多个单词。

罗孟华很早就从辍学的痛苦经历中感受到了对儿子严格要求的重要性。

无论是杨振宁练习书法的时候,还是生活中的小事上,她都会对儿子特别严格。



然而,真正让罗梦华感到不安和不舒服的,是合肥老家各路亲友的流言蜚语。

他们告诉罗孟华,很多现在的留学生回国后都会抛弃旧式的妻子,娶新式的女学生。

这让罗梦华感到困惑和纠结。他和丈夫杨武之是包办婚姻,而他没有受过教育。

虽然她的丈夫出国前就已经爱上了她,但谁能保证五年后他见识了外面的世界,还会惦记着自己的妻子呢?

经历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担心,罗梦华终于下定决心,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如果回国后杨无知真的抛弃了她,她就会带着振宁去刚刚开业的天主教堂,独自抚养儿子。

1928年,经过五年的分离,杨五之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回到中国。

返回上海前,杨武之给妻子发了一封电报,请她带儿子来上海接儿子,与家人团聚。这着实让罗梦华欣喜若狂,泪流满面。

对于罗梦华来说,五年的噩梦已经结束。光明幸福的生活正在向她招手,这怎能不让她喜极而泣呢?

不久之后,杨五之被聘为厦门大学教授,于是一家三口来到了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



下课后,杨五之会带着妻子和儿子去海边散步,一家三口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

然而,偶尔也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有一次,学校看门人来通知杨无知要开会,但通知只是口头通知,没有任何文字。

当时杨五之不在家。罗梦华等丈夫回来后,只记得见面地点,却忘记了时间。

杨无知忍不住抱怨妻子学历太低。可没想到的是,他无心的话,竟然让妻子用牙咬破了手臂,流血了。

几天后,当杨五之发现妻子手臂上的伤,询问原因时,他大吃一惊,心里十分愧疚。

杨五之自问,妻子虽然文化程度低,但性格坚强,有毅力,能吃苦,能吃苦耐劳。所有这些优势都是他无法企及的。

这一次之后,杨无之再也没有说过类似的话让妻子伤心的话。夫妻俩虽然是包办婚姻,文化程度相差悬殊,但他们互相敬如宾,生活幸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6 04:12 , Processed in 0.06357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