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4|回复: 0

走进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探寻近代吉林工业先驱的历史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7634
发表于 2024-9-25 09: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打开的这扇门,可能是清朝吴大诚打开的,可能是沙俄侵略者打开的,可能是民国张作相打开的,可能是日本侵略者打开的,它见证了历史,今天,我们又打开了一扇新的门,走进历史之门,回顾历史……

吉林机器制造局又称吉林机器局,是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为装备东北边防军而开办的军火工厂,也是近代吉林工业的先驱。其旧址位于吉林市松江东路东局子街11号,现为吉林市艺术中心所在地,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大真



1881年6月26日,吴大桢(时任宁古塔三星珲春总管)等上书清廷,请求批准开设吉林机器局。吉林机器局局址位于吉林省省会以东的松花江北岸,即八花里,后称东局子。1882年4月动工兴建,1883年6月主体厂房竣工,同年9月设备安装完毕,10月2日正式投产。工程花费吴大桢专程从宁古塔赶赴吉林视察,并邀请曾在天津机器局当“督办”的宋春澳出任吉林机器局总经理。据吉林省档案馆史料记载,“共建大小房227间,建烟囱3座。” “建厂之法,皆以洋式新料,非惯用之法可比。”此后,经光绪二十一年(1886年)、光绪二十一年(1890年)、光绪二十一年(1894年)、光绪二十一年(1896年)数次扩建,厂区面积达十九万七千余平方米,扩建东方机器厂,机器局属下火药厂建设完成,设立旨在为机器局培养科技人才的附设学校——标正学堂,设立营口转运局等机构,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机构设置。

吉林机器局设备先进,品种齐全。机械设备有车床、钻床、刨床、蒸汽锤、铸铁炉等机器八十余种,一百多台(件)。机器局设备由盛洋公司、天津机器局购置,也有部分由清朝驻德使节购置。由于机器局经费主要由政府拨款,发展很快,到1889年,机器局已发展为总局。现有管理人员40人,工匠、工人782人。机器局各工种、各工序分为制弹、制枪、制炮三个部分,其中以制弹为重点。所生产的火药种类繁多,有供霍奇开斯、步枪、毛瑟、自发洋枪、台枪、霰弹枪等使用的子弹,规格有2磅、4磅、6磅、12磅等,也有供炮弹、加特林机枪、铜枪、车枪、钢枪、马米步枪、开斯毛瑟步枪等枪支和洋火药等。这些枪炮“机械极为精密,射击准确,足以监视战斗和冲突。”同时,机器局还负责东北三省枪械的修理和船舶的制造,光绪二十年(1894年)制造康吉轮船一艘,舢板、炮艇数艘。由于采用机器生产,产量较高。

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天津的同时,沙俄帝国悍然调集十万大军侵入东北,同年9月23日占领吉林省省会,次日将机器局的职员、簿记员、工匠、警卫全部带走,将枪炮弹药全部驱走,并将枪炮弹药全部销毁。第二天(25日)将兵工厂内枪炮弹药全部扔进江中,傍晚将江中两座兵工厂炸毁。此后,“机器局”改名为“制造局”,专门铸造、生产银元。

铸币是吉林机器局历史上第二大成就,其铸造的“昌平”系列银元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页。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吉林机器局作为清朝设立、官僚控制的军工厂,无疑起到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但作为东北地区第一家采用西方先进技术的企业,近代工业在历史上也发挥过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政治上,在抵御外敌侵略、保卫边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军事上,为东北边防军的近代化提供了物质基础。由于旧式武器落后,不足以抵御外敌,吴大成积极提倡边防军使用新式武器。19世纪80年代初,吉林边防军几乎全部改用“洋枪洋炮”。吉林机器局成立后的近20年间,其生产的武器弹药源源不断地供应边防军,使吉林、黑龙江边防部队的作战能力不断提高。

经济上,引进新的生产方式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吉林机器局采用大规模机器生产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创了东北地区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的先河。改变了资本主义的雇佣方式和货币工资补偿方式,体现了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关系,比封建生产关系有了很大的进步。创办书院,培养科技人才,也起到了启蒙民众的积极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3 10:24 , Processed in 0.05978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