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9|回复: 0

景物描写的方法与技巧:从多角度入手,描绘生动画面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7619
发表于 2024-9-24 20: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写作指导

1.什么是景物描写?

A、深秋的天空晴朗,山脚下的高粱已经成熟。

B、深秋晴朗的天空,好似一片一望无际、平静无波的蔚蓝色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舞动,好似海面上荡漾的涟漪;山脚下的高粱不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子,好似荡漾开来的红水;泛黄的树叶给田野蒙上了一层枯萎的颜色。

2. 写作指南

角度多种,如俯视、仰视、近视、远视;写静态的或者动态的;从宏观角度看或者从微观角度看;写视觉形象或者听觉、嗅觉、触觉等形象;可以描写真实的场景或者想象的场景。

3. 多角度描写风景的技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定点观察

如《答谢中书》中仰视“群峰高耸入云”,俯视“清溪直下”,平视“两边石崖五色辉映”;

《观潮》说,远观“出海门,只似银线”,近看“犹如玉城雪山,天降大雨,巨响如雷,摇晃射击,吞天蔽日,气势磅礴无比”。

这样,观赏的角度各异,景色的形状、色彩、状态各异,把景色的不同特点写出来了。

二、改变场景

比如《村戏》里就写到“我”在征得父母同意后,和朋友坐船“直奔赵庄”,沿途所见的夜景,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都一一展现出来。

写到回程所见的风景,一幕幕场景清晰,各有不同,色彩斑斓,细细读来,会感到无限美好。

第三,运用多种感官

如在《春》的描写中:“红的像火,粉的像云,白的像雪。花儿有甜甜的香味。当我闭上眼睛,树上似乎结满了桃、杏、梨。几百只蜜蜂在花下嗡嗡作响,大大小小的蝴蝶在周围飞来飞去。野花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有名字的或没有名字的,散落在草丛中像眼睛,像星星,甚至一眨一眨的。”

此段文字调动了视觉、听觉、味觉等不同的感官,描绘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春天花朵,盛开得缤纷,给人一种竞相绽放、争奇斗艳的感觉。

四、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段

在描写景色时经常运用修辞手段,使得所描述的景色更加生动,更有感染力。

五、动静并举

如《安塞腰鼓》:“一群精神抖擞的青年男子,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和高粱一样朴实,丝丝的南风吹拂着高粱叶,也吹拂着他们的衣裳,他们的表情平静祥和,贴在他们腰间的腰鼓沉闷无比,仿佛从来没有敲响过。”

文章开头的静态描写很好,为后面的动态描写打下了基础,使文章变得生动活泼。动静结合,画面美轮美奂。

六、正面描述与侧面描述相结合

例如,在《烈日暴雨之下》一文的开头,作者就着重描写了烈日下的酷暑,本来,用正面的描写就已经足够了,但作者接着又描写了柳树“病了”,叶子“卷曲”起来,树枝“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耷拉着”;马路“白得发亮”,干得像火烧一样;狗“趴在地上,吐着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平时靠吆喝招揽生意的小贩们不再“敢吆喝”;柏油马路“被太阳晒得融化了”等等。

闷热的环境从各个方面被进一步凸显,从而凸显了祥子在烈日下拉黄包车的艰难生活。

同步学习指导

写作和学习描述风景

【目标导航】

1、学会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多角度、有层次地描绘风景。

2、将经典散文欣赏与分析练习相结合,培养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3、在观察、欣赏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课程安排】

2 节课。

【课时分配】

建议第一堂课进行作文指导、写作,第二堂课进行批改、点评、修改。

1. 如果你被要求观察校园或家附近的一个场景,想想你可以从哪些角度观察它,以及从不同的角度你会有什么新发现。写下这些观察角度和观察结果。没有字数限制。

2. 找出自己曾经写过的描写文章,按照“多角度描写风景”的要求修改,尽量增加描写角度,丰富文章内容,不少于500字。

3.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描绘过秋天的景象。你家乡的秋天有哪些独特的景象?是硕果累累、诱人的果实,还是金黄的田野?是地平线上的群山,还是高远蔚蓝的天空?或许是一片落叶让你感叹时光的脚步,又或许是一丝凉意让你留恋?细细观察,细细品味,多角度描写《家乡的秋天》。不少于600字。

【新课介绍】

为了使景物的描写更加生动,写作时可以采用多种角度,如俯视、仰视、近看、远看;可以写静态,也可以写动态;可以注重宏观,也可以注重微观;可以写视觉形象,也可以写听觉、嗅觉、触觉等形象;可以写真实的场景,也可以写想象的场景。通过多角度描写景物,可以更加充分生动地呈现景物的特点,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从多个角度描写景物。

【写作要求】

1、从不同角度观察风景,充分了解风景的主要特征。

2、增加一些叙述角度,力求具体、生动。



3、写秋天的景色,立体地感受景色之美,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技巧提示】

1、立足一处,多角度观察。这意味着选择一个合适的固定位置,变换各种视角,观察景物,然后加以详尽的描写。例如《答谢钟书》中仰望“高山直插云霄”,俯视“清溪见底”,“两岸石崖五彩缤纷”;《观潮》中“远出海门,恰似银线”,近看“玉城雪山天上来,声声如雷,惊心动魄”;这样,观赏景物的角度变化,景物的形状、色彩、状态都不同,表现出景物的不同特点。

2、用镜头变换景物。就是走来走去,变换距离、高度、视角,观察同一景物的不同侧面、不同部分,以及不同景物的各个方面,然后一一描写出来。》写的是,在征得父母同意后,和朋友坐船“直飞赵庄”,展现沿途的夜景,有自然景观,也有人文景观。有清晰的景物,有虚幻的景物,有远处的景物,有近处的景物……作者描写的这些景物,各有千秋,色彩斑斓,细细读来,会感到无限美好。

3、调动感官,全面描写如果能从多角度、多方面描写景物,文章就会生动很多。调动多种感官去欣赏,让景物呈现出丰富壮丽的声音、色彩、情趣,注意动与静的和谐,实景与虚景的互补;注意手法的多样性,兼顾正面与侧面,多角度描写景物。如《春》中:“‘柳风吹在你的脸上,不觉寒意’,没错,就像母亲的手在轻抚你。风里带着刚翻过的泥土的气息,夹杂着青草的气息,还有各种花香。鸟儿在花丛和嫩叶间筑巢,欢快无比。它们呼朋唤友,炫耀着清澈的喉咙,唱着悠扬的歌声,与微风和流水交相呼应。牛背上的牧童笛声也终日高亢响起。”作者写春风的温柔,先从触觉的角度,写春风的温暖和柔和,再从嗅觉的角度,写春风味道传递的特点,再从听觉的角度,写春风的温柔。作者从多个角度描写了春风,使这个本来不容易表达的东西变得活灵活现。

4、把情感融入景物,情景交融。“一枝一叶皆情”,强调的是情感引领景物,“一切景物皆有情”。描写景物,不仅是作者肉眼所见的自然景物,更是作者内心深处的感受。只有情感流淌的文章,才有感染力。如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处处表达了对济南冬季景色的喜爱和赞美:“济南真是一块宝地。”“这一圈小山,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真精致啊!”不能为了写景物而写景物,写景物是为了抒发情感、抒发思想。

5、把握特点,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景物。把握特点,巧妙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景物的特点。景物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形状、颜色、质地、声音、气味等方面。例如朱自清的《春秋》:“雨是最常见的事,一连下三两天。别不高兴,看,它像牛毛,像花针,像丝绸,密密麻麻地斜织着,薄薄一层烟雾笼罩着房屋的屋顶。树叶绿得发亮,小草绿得刺眼。傍晚,灯火通明,一点黄光衬托着静谧祥和的夜色。在乡村,小路上,石桥上,河边,有人撑着伞缓缓行走;也有农民在田里干活,穿着草苫,头戴草帽。他们的茅草屋稀稀落落,静静地躺在雨中。春雨的特点——连续性,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勾勒出一幅江南春雨的画卷,意境清新、自然、秀丽。

范文指南

风雨

贾平凹

森林就像一块面团,四面鼓鼓囊囊的。鼓鼓囊囊的,就凹下去,凹下去的,又鼓鼓囊囊的。然后它向一边倒下去,在地上移动。然后它又升起来,飘摇不定,无法静止。然后它突然扑向另一边。它继续向前,无法被拉开,一会儿大,一会儿小,一会儿聚,一会儿散;它失去了所有的方向。然后一切都旋转起来,树木挤在一起,绿色好像被拉长了,向上扭动,向上的落叶形成一个巨大的蘑菇,在空中生长。随着沙沙的响声,天空中布满了黑点,绿色完全被压平了,里面的房子和墙壁都看得清清楚楚。

柳树全都乱七八糟,但抛到半空时,却出奇的清晰,然后僵硬了片刻,随即落下,凌乱得像一团糯米团。叶子背面是灰白色的,另一面则是深绿色。芦苇已经完全落下,一根断掉的茎斜插在泥土里,发出劈啪作响的声音。

一只绳子断了的羊从篱笆里跑出来,四肢着地,突然撞到一棵树上,然后四肢着地滑了下去,最后倒在粪堆旁,失去了白皙的肤色。一个穿红衣服的女孩从门里冲出来牵着羊,马上想回去,但已经不可能了。她在院子里转来转去,尖声叫着,但离楼梯只有两步之遥,半天也上不去。

槐树上的葡萄藤再也粘不住,松开了卷曲的手臂和腿,顿时像死蛇一样掉落下来,蜷缩成一团。屋檐下的电线上聚集了无数的苍蝇,它们不再飞舞,不再嗡嗡作响,而是一团团黑色的。电线越来越粗,呈弯曲的弧线落下。

一座鸟巢从高高的树上落下,在地上滚了几圈,便碎裂开来。几只鸟儿尖叫着飞过来守护,却怎么也飞不下来。它们向右飘,向左倾斜,翅膀一下子飞散开来。一阵颤动,羽毛化作一片狼藉,旋转着,突然停在空中。一瞬间,它们如同石头般落到地上,连声响都没有。

窄巷中,一张张废纸先是贴在东墙上,又贴在西墙上,突然冲出墙外,立刻不见了踪影,一只湿漉漉的猫拼命跑过来,跳起身来,竟然跳到了屋檐上,也被吓了一跳;几块瓦片落下来,像树叶一样斜飘着,却突然垂直落下,碎成了一堆。

池塘里的浮萍厚得像被子一样,一鼓一鼓地鼓起来,突然掀起一角,露出一片;水一下子聚集起来,久久凝固成一个锥体,啪的一声落下来,落下来,砸出一个洞来。浮萍四面八方涌上池塘的岸边,岸边的草窝里,几条鱼儿跳跃着。

最北边的小屋里,木架吱嘎作响,门紧闭,窗紧闭,油灯也点不着,土炕的席子上,老头子使劲捶着腰腿,孩子们却都趴在门缝里,惊慌失措地折着纸船,一张张地放出来……

点评:贾平凹的《风雨》主要描写自然景色、动物、人物等。有远景,有近景,有上景,有下景……有宏观的描写,如对树林的描写;有微观的描写,如柳枝“缠结成团,犹如汤圆”,“杨树叶千变万化”。作者观察得很细致,如“槐树上的葡萄藤再也缠不住……就沙沙地掉下来了”。“葡萄藤倒下来,软成一堆”这样的细节描写,不仅让读者看得见葡萄藤的状态,还能听见声音。

窗外

今年二三月,父亲在我房间窗外的小菜园里栽种了一些牵牛花。

前几天的一个早晨,我早早起床,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中,我闻到了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朦胧的灯光下,几朵粉色的小花飞到我的面前——哦,原来是爸爸亲手栽种的牵牛花,开出了几朵小花!

我才发现,自从爸爸种下牵牛花之后,我一直忙得忘了,在我房间的窗外,在我的小菜园里,还有一些小生命在努力地发芽、生长!今天它们竟然开出了绚烂的花朵!我不禁探出窗外,细细地观察着这些花朵。这些花朵,每一朵都像一支号角,向天空喊着自己豪迈的话语;又像一只精致的高脚杯,盛满了美酒,等待着凯旋的将士们痛快地饮下。

它们虽然小得可怜,但却从不自卑、自卑,而是乐观积极,不然,细小可爱的牵牛花茎怎么会偶尔伸出一朵细长的花苞呢?,像一双柔软却富有弹性的小手臂,紧紧抓住旁边的花架,勇敢而坚决地向花架最高处攀爬!

我可以想象它们从小小的种子,成长为充满生机,最终在我窗外的小菜园里长得郁郁葱葱,绿意盎然。我也可以想象它们爬上花架顶端时,在我窗外的小菜园里生长的样子。当它们发出轰鸣声时——无数的小喇叭会齐声高呼“努力吧,微小的生命也能结出硕果”,这是生命最有力、最震撼的声音!

于是,在我房间窗外的小菜园里,当我观察到牵牛花的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父亲为什么在春天种植牵牛花的秘密。

感谢窗外的牵牛花!感谢爸爸!

范文指南

01

最美的风景

生活就像一本奇妙的画册,记录着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我用奇妙的画笔,描绘出心中最美的风景。

我爸爸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很旧了,我多次要求他把自行车扔掉,他就是不愿意,因为这辆自行车,父子俩闹过很多矛盾。

一天放学,我和同学一起走出校门,同学的爸爸开着车来接他,我和他挥手告别,看到别的同学都回家了,爸爸却还没来,心里有些不开心。这时,天空下起了毛毛细雨,我的心也被这冰冷的雨水冷却了。等了好久,爸爸终于来接我了,骑的还是那辆破旧的永久牌自行车。浑身湿透了。但他还是对我说:“今天忙,忘了接你了,儿子,辛苦你了。”我二话不说,把书包扔给他,头也不回的向前跑去,心里一边不停的向爸爸抱怨,抱怨的不只是他迟到了,还抱怨他骑的那辆破自行车。我听见爸爸在后面叫我:“儿子,快回来,别乱跑……”

雨停了,我先到家,我没有钥匙,只好坐在门外。父亲回家,打开门,大家进来了,屋里很安静,我和父亲都没有说话,大概是因为……最后,父亲告诉我这辆自行车的来历,那是很多年前,父亲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努力打工,用自己攒下的钱买了一辆永远牌自行车。在那个年代,自行车还是一件稀罕物,爷爷每天都会带父亲出去溜达。两年前,爷爷病重住院的时候,父亲也是骑着这辆永远牌自行车往返于医院和家之间。最后,爷爷去世了,留着这辆永远牌自行车,也是一份心意。

爸爸,我再也不会吵着要把这辆自行车扔掉了。我对爸爸说:“我们去外面骑这辆自行车吧。”爸爸高兴地答应了。

温柔的风吹在脸上,我仿佛看到了爷爷和爸爸多年前的身影。还是那辆自行车,还是那条老路。我想对车轮说,虽然我记不住你的踪迹,但我心里却能记起一路上的风景。当然,一路上的风景也包括我和爸爸,坐在那辆永远牌的自行车上。

02

见面

在家乡的乡村散步时,我无意中又遇到了这面玫瑰墙。

它很古老。在这面开裂的旧墙上。这面墙是废弃院子里的一面墙。白色已经发黄,有许多时间的痕迹。它大概被过去遗忘了,孤独。站在这里。



玫瑰花从墙后探出头来,孤独地躺在墙头,显然它们曾经是那么粉嫩,仿佛就要滴落,如今,它们的粉嫩已经老去,变黄,蒙上了一层时间的尘埃。

它们太美了,美得让人心酸,美得让人心酸。我竭尽全力用语言描述它们,却没有一个词能恰当地描述它们。我不愿开口,生怕破坏了它们。这寂静、悲伤、美丽的氛围,我只是看着,无言,无语。

我开始慢慢回忆那些温暖而略带伤感的记忆,它们就像那些年老的玫瑰,美丽而孤独地躺在我的心里,记忆的时光暗淡,它微微照亮了我的心,是否唤醒了那些不愿醒来的记忆,一切都沉默而充满神秘。

一阵微风悄悄拂过鼻尖,一股朦胧的香气充斥肺腑。我在这忧伤的香气中捕捉到一丝熟悉——那是年轻玫瑰浓郁的香气,这是被光影笼罩的老玫瑰的香气。香气似乎有些内敛,但我还是不会再往前去收藏更多的味道,因为这份优雅朦胧才是醉人之处。多一点就会明亮,少一点就会淡淡。我也不想再往前了,如果细细地看,轻轻地触碰,如果时间过去了很多,这份无法丝毫破坏的美好气息,便会如梦似幻的月色,终究只是泡沫般的影子。

但这朵花最终会怎样呢?它会散落成带着一丝往日粉色的黄色花瓣,孤独地落在老墙脚下,还是就这么躺在墙头,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变黄?我显然不知道,但我也真的不想知道——不到一定程度,我实在不忍心看到结局,免得得到虚假的喜悦,最终落得悲伤和孤独。

那么,就让它们随着时间老去,化作梦中的精灵,让我能在梦中再次遇见那面古老的玫瑰墙。

01

窗外

窗外那棵随风轻轻摇曳的枇杷树深深地吸引了我。

这棵枇杷树是我出生时爷爷亲手种下的,他希望我能像这棵枇杷树一样沉稳、踏实,我想这棵枇杷树现在应该和我一样大了。

这棵枇杷树长势很快,短短十几年间就已经长得比其他枇杷树高大很多了。它的枝条也比其他枇杷树粗壮很多。记得曾经有人开玩笑说,“这棵枇杷树要是没有了叶子,树干还能遮荫呢!”枝条末端的细小尖端还在向外延伸,仿佛在努力生长得更加茂盛。

不知道是不是气候的原因,枇杷树一年四季常青,给萧瑟死寂的秋冬季增添了一抹浓郁的色彩。每当寒风吹来,窗外望去,一株株植物无一例外地都变绿了,几片枯黄的叶子纷纷落下。但这棵枇杷树很顽强,冬天看它的树冠,满眼都是令人赏心悦目的绿色,即便是寒风吹来,它也只是轻轻摇晃,一片叶子都没有落下。

深春时节,百花齐放,枇杷树也不例外,它小心翼翼地露出洁白的花瓣,像一个害羞的孩子。

夏天,这棵树就成了人们唯一可以乘凉聊天的地方。枇杷树前有一张石桌石椅。与其说是石桌石椅,倒不如说是两块凹凸不平的石头支撑着一根长长的石条。那根长长的石条是我爷爷放在那里的,应该比枇杷树还要古老。炎热无聊的夏日午后,听着光着膀子的成年人坐在石条上聊天,也是一件有趣的事。

爷爷是个爱花爱草的人,可他从来没照顾过这棵枇杷树。树皮摸上去粗糙带刺,有的凹陷,有的凸起,看上去很不美观。人们喜欢它。一年四季郁郁葱葱的绿植,让平原的景色变得生机盎然。

又一阵凉风吹过,我望向窗外,那棵绿树依然静静地矗立在那里……

04

留在心里的风景

记忆慢慢的积累成茧,突然间,我想起了那个场景,那个一直留在我心里的场景。

每年端午节,奶奶都会自己包粽子,我和表哥会摆弄粽叶,认真模仿奶奶包粽子的样子。结果奶奶包了好几个粽子,我们一个都没包好。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无奈放弃了。但我们又不甘心就此结束,就用碎粽叶练习起来。为了多包几片粽叶,表哥还拿了几片好粽叶来包。粽叶都包坏了,我被奶奶骂了一顿。

粽子通常有腊肉粽子和蜜枣粽子。原来还有豆粽子,但是我不喜欢吃豆子所以奶奶就没包了。包粽子首先要取两三片粽叶,卷成圆锥形,接下来就可以往里面塞馅料了,放完馅料之后,就到了最考验技巧、最关键的一步——包粽子了。奶奶包粽子的经验是慢慢积累的,她看到我们包粽子的时候,就会看着我说:“等你长大了包粽子的技术会越来越好。”可此时此刻,看着自己包出来的粽子,我的脑海里却浮现出四个字“难吃”。

这时,我和表哥只能帮奶奶递剪刀,整理粽叶,看着奶奶日益增多的粽子数量,我们十分羡慕,奶奶还特意给我们包了一些小粽子,是时候尝试一下了。因为煮粽子要花很长时间,而我和表哥又是真正的小馋虫。不一会儿,奶奶终于把粽子包好了,该煮了,奶奶把粽子倒进大锅里,锅里放了很多水,然后把粽子放进去,我和表哥缠着奶奶放了几个我们包的奇形怪状的粽子,我觉得它们不能叫粽子,最多只是用粽叶包着的一团团粽子而已。

我们一直等着粽子煮熟,但耐心很快就耗尽了。我们开始一遍又一遍地问奶奶粽子煮熟了吗,但奶奶的回答是没有。晚上,奶奶告诉我们可以吃粽子了。大人们回来了,我们开始一起吃粽子。

那温馨、美好的景象,是我永远留存在心里的风景。

课堂作文

1. 在课堂上写一篇作文。

2.推荐论文并给予点评。

(1)同伴评价。 (2)教师点评。

1. 作业:坐在一起的学生交换、修改各自的论文。

2、将推荐的作品打印出来,张贴在班级作文展上,供大家分享。

在学习这一课程之后,我们从多个角度学习了风景,我们还可以从固定点进行,而且还可以动员多种感官,以便我们的生活不错。观察,从不同角度描述风景。

结尾

上一期建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3 09:58 , Processed in 0.06266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