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3|回复: 0

生物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引擎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9276
发表于 2024-11-4 04: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象】在山东济宁,玉米种植使用生物复合肥,不仅比使用传统化肥增产7.31%,而且改善了土壤质量,展现了生物农业的优势。国家发改委印发的《生物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顺应“解决温饱”、转向“营养多元化”的新趋势,发展面向农业现代化的生物农业,满足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人们对更高水平食品消费的新需求。预计。生物农业作为生物经济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对于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满足居民消费升级、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点评]世界、农业和社会的粮食安全。粮食安全对于我们这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尤为重要。 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八连丰”,连续多年站上1.3万亿公斤。

还应该看到,我国粮食供需紧平衡的局面没有改变。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治理白色污染、畜禽粪便、秸秆资源化利用等,保持农产品数量、品种、质量的任务日益重要。还需要不断推广,这对农业生产绿色安全、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生物农业是指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改造和提高农作物品种和农产品性能,保持农业系统良好生产力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包括生物育种、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农药等。生物技术将有助于提高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和质量,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我国种质资源丰富,在作物抗逆性和养分高效利用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努力提高良种选育、生产、加工和推广应用能力,积极推广优质玉米、大豆等高抗性粮食作物,开展优质生猪科研和科学选育,白羽肉鸡、奶牛等家禽和水产品,推广绿色智慧养殖。农业转型升级,可以更好保障粮、肉、蛋、奶、油籽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

发展生物农业有利于全方位、多渠道扩大食物来源,更好地落实“大粮食理念”。一方面,发展合成生物技术,探索开发“合成淀粉”、“人造蛋白”等新食品,实现食品产业迭代升级,可以减轻传统养殖业给环境资源带来的压力,更好地满足人口结构日益多元化。 、健康、个性化的食品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我国拥有大量盐碱、酸化、干旱等边际土地资源,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推动多学科联合研究,开展土壤肥力恢复与改良,筛选与改良土壤肥力。培育适合的农作物新品种,有助于真正落实“地里收粮、科技储粮”的理念,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保证品质和多样性。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产业门类齐全、体系齐全,具备加快发展生物农业的有利条件。深入开发利用生物资源,注重生物农业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加快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体系,不断推动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必将推动生物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作者为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人民日报记者常勤编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5 17:08 , Processed in 0.15888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