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1|回复: 0

疫情之下乳企的挑战与机遇:物流不畅产业链梗阻,宅经济催生送菜业务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9282
发表于 2024-11-3 09: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疫情期间,物流不畅、终端消费受阻,乳制品产业链承受巨大压力。

危机孕育活力。疫情之下,“宅经济”异军突起。许多消费者转向生鲜电商平台来解决购买食品杂货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问题。拥有大量用户和供应链能力的乳制品公司完全有能力做好生鲜食品。分配的基础。

北京三元食品、上海光明乳业、四川新希望乳业等乳制品企业在疫情期间增加了送餐服务,增加了“送货上门”服务。从乳企反馈来看,这项新业务不仅适应了居家防疫期间市民消费模式的变化,而且扩大了送奶到户的业务范围,带动了原奶销量的增长。乳制品。

挑战:物流不畅、产业链“受阻”

“交通不畅、物流恢复不足、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产品库存过多、消费需求下降等因素打破了原有的生产秩序,对畜牧业的饲料生产、原料供应、养殖等产生了负面影响。 ”国家乳品工业技术体系对20个综合实验站和国内大型奶牛养殖场、乳品企业的调查显示。

国家乳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荷乳业发展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表示,由于流通不畅,湖北原奶相对过剩。在大部分省市,2020年1月后原奶收购价格有所下降,造成这种影响的部分原因是物流不畅、销售不畅。

终端消费受阻,压力传导至全产业链。由于疫情影响,我国大部分社区实行了严格的封闭管理。原本人流密集的农贸市场、购物中心也纷纷关闭,导致消费需求下降。以中小学为例,曾经每天的学生奶销量高达420吨,但现在由于长期缺课,基本停滞。

据中国奶业协会统计,截至2月10日,一二线城市主要超市乳制品销量同比大多下降50%以上。中国乳业20强企业销售额同比下降约53.3%,环比下降约67.8%。 。

“疫情防控期间,物流配送成了大难题,光明乳业能安全、快速地将乳制品第一时间送到市民手中,这一切都得益于光明乳业生鲜物流团队的一群人在奋力拼搏。”与时间赛跑。”光明乳业快递相关负责人。疫情防控期间,光明乳业生鲜物流在全国拥有物流车辆1600余辆,近1200名员工坚守岗位。每辆物流车辆每天必须至少行驶2次及以上。为满足运输需求,物流车凌晨1点开始工作,下午2点左右结束,每天需要走访30-50个配送点。除了增加配送数量外,陵县物流还将新增8吨中转车辆,用于牛奶的中转运输。

事实上,为了应对危机,各国和企业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中国奶业协会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部分相关政策文件》显示,1月30日至3月6日,各部门共出台相关政策文件48份,涉及交通保障、奶牛场安全生产、金融等领域。支持、复工复产等诸多方面。例如,2月4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下发紧急文件,要求各地不得拦截畜产品运输车辆,推动原奶、畜禽等运输车辆纳入国家标准。重要物资供应绿色通道; 2月13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下发通知,将饲料、种畜禽、兽药、畜产品包装材料等生产企业列入重点企业名单。复工复产,加快复工复产。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国家复工复产政策进一步落实,除湖北外,全国牧场生产和原奶收购开始逐步恢复。截至3月8日,乳制品销量已恢复至84%左右,乳制品行业整体有序恢复。



应对:跨境抓住“宅经济”趋势

疫情期间,“云生活”、“宅经济”迅速流行。消费者线上一键下单,足不出户享受米面粮油菜菜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的无接触配送。这给了拥有大量用户、供应链管理优秀的知名乳企试水生鲜配送领域的机会。目前,上海光明、北京三元、四川新希望等乳制品企业都有跨境生鲜配送业务。

据光明乳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满足市民居家需求,从2月11日起,光明乳业全面推出蔬菜肉类配送服务,将新鲜蔬菜、新鲜肉类送到消费者手中。上线以来,深受消费者欢迎,订单量稳步增长,每天蔬菜、肉类订单超过400份。

2月17日,三元、地维商城推出蔬菜配送服务,为市民配送新鲜蔬菜。据三元食品相关负责人介绍,三元解都是三元牛奶的上门送奶部门。在开展外卖业务之前,其配送范围已从乳制品扩展到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 “送奶工送餐,这是三元吉地与首农食品集团旗下裕农公司联合推出的一项新服务。”

乳制品行业专家宋亮认为,现在乳制品企业的线上配送更加专业化、系统化。原本在奶粉领域比较常见的“送货上门业务”,因疫情被更多乳企采用,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分销问题也是乳企在新零售领域的一次探索。

从数据来看,送奶上门订餐已经拥有了广泛的用户基础。目前,光明喜新在全国拥有7000名送奶人员,日均送奶量140万份;三元、外送在北京拥有500家奶站,1300余名送奶人员,70万订户;新希望乳业在成都拥有20万订阅用户和50万会员,线上生鲜配送业务可以节省传统生鲜电商的早期获客成本。

在供应链方面,将牛奶送到千家万户的乳制品企业拥有冷链、仓储等先天优势。据新希望乳业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希望乳业在成都拥有生鲜连锁大型前置仓35个,小型前置仓95个。奶站、奶店数量超过100家,深入社区。它还拥有自己的冷链物流。与交付团队。在与“鲜厨”合作的过程中,新希望乳业帮助后者解决了前置仓和运力不足的问题。

“生鲜配送的核心是供应链问题,如何以最高效率将产品运输到平台,生鲜平台如何将其包装并放置在前置仓。此外,还有低温物流和配送、信息系统的整合、消费者体验,包括配送奶工培训、统一售后服务、服务反馈等。”宋庆辉说道。

对于疫情后的生鲜配送前景,业内人士认为,订单或将小幅下滑,生鲜平台也将面临新一轮洗牌。然而,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将经历结构性变化。基于送货上门的便利性,相信还会留下相当一部分消费者。

流行趋势:“菜篮子”撑起“奶瓶”



外卖业务不仅为各大乳企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还扩大了送奶上门的业务范围,带动了原有乳制品销量的增长。

“新推出的送餐上门服务不仅解决了顾客外出进货的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乳制品业务的发展。”三元食品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外卖业务每周最高可达10万元。已下达数千订单,订单数量翻倍。

在四川成都,新希望乳业一方面与生鲜电商平台“鲜小厨”深度合作,为社区提供乳制品、蔬菜上门服务;另一方面,它也进入了全国各地的本地生鲜平台,例如上海的叮咚。买菜方面,合肥一品生鲜、云南绿鲜达等。此外,新希望乳业还与盒马、永辉、沃尔玛等零售客户联手,共同拓展线上业务。

“外卖业务是新希望乳业新的增长模式,也带动了牛奶主业,客户订单量已超过自提奶量的两倍。”新希望乳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生鲜产品需求迫切。可以与乳制品消费的高频率和用户粘性相结合,相互促进。这是趋势,也是转型的必然。

“截至目前,光明乳业喜新已收到生鲜配送订单7.8万份,受疫情影响下降的生鲜奶配送量近期也有所回升。例如,在光明乳业奶站,2月1日,平均人均配送量不到200份,这几天鲜奶稳定在220份以上。”光明乳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外卖业务不仅撑起了公司的“奶瓶”,还增加了牛奶配送员的收入。光明乳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前,不少送奶工人在早上完成送奶工作后,都会做第二份工作,以增加收入。疫情期间,很多行业停摆,送奶工人没有第二份工作。这次“转型”也给了送奶工人增加收入的宝贵机会。光明穗新在上海拥有3000多名员工。抓住疫情期间的机遇,成功“转型”,这对公司和员工来说都是好事。

对于“到家生意”的发展前景,三元食品负责人表示,未来,三元食品将以家庭消费需求为出发点,结合自身分销网络优势和首农的产业链优势食品集团,不断发展“家”业务。打造以乳制品为基础,围绕消费者餐桌需求提供多元化产品和配送的服务品牌。

“未来,光明穗新将继续加大‘宅配’业务,不断升级服务内容,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更完善的服务。”光明乳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光明穗新的“送奶到户服务”覆盖全国20多个城市,为超过100个城市提供送奶上门服务。每天有120万个家庭。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送货上门”业务是品牌乳制品企业下沉渠道的关键手段和工具,可以让整体品牌更深入地走进​​每一位消费者。可以促进企业品牌影响力的扩大,增强消费者粘性。但“宅配”业务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建设和培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5 17:17 , Processed in 0.06186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