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0|回复: 0

光明乳业送奶工转型配送生鲜,乳企跨界生鲜配送业务订单增长迅速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9288
发表于 2024-11-3 08: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安徽老家回到上海后,光明乳业的送奶员邵慧又多了一份工作,就是为四个社区的居民送新鲜蔬菜和肉类。这是疫情期间光明送奶上门业务的转型。

疫情之下,“宅经济”异军突起,不少消费者纷纷转向生鲜电商平台解决购买杂货等生活必需品的问题。拥有海量订阅用户和供应链能力的“送奶到家”,恰好具备了生鲜配送的基础。目前,上海光明、北京三元、四川新希望等乳制品企业都有跨境生鲜配送业务,订单数量快速增长,也带动了乳制品销售的复苏。

业内人士认为,乳制品企业从事生鲜配送,不仅需要具备上下游供应链基础,还需要与主营业务相互促进,形成跨界的必然。

送奶工“变身”送生鲜

邵辉在上海北郊二区光明西新当了三年半的送奶工。 2月10日,当她结束14天的居家隔离准备重返工作岗位时,突然被公司告知她需要“转型”。简单来说,就是除了送牛奶之外,还送蔬菜、肉类。

此前,邵辉每天凌晨2点30分起床,然后骑车前往沪太路奶站报到,确保早上7点左右,200多份鲜奶送到4个社区150多户居民手中。 7时30分,她将周转箱和回收瓶子归还奶站,一天的工作结束。

现在,邵辉的工作时间将延长2至3个小时。送完鲜奶后,她还要把猪肉、叶菜等农副产品装进货箱,至少还要再跑一趟社区。

由于配送范围内有不少老公家没有电梯,疫情期间,这些用户形成了上门配送服务的旺盛需求,约占邵辉总配送量的60%。随着配送的品种增多、出行次数增多,邵辉的收入也随之增加。目前,光明喜新订购蔬菜和肉类均采用按单付费结算模式。 “我不在乎我的工作时间比以前长了,我只是希望公司转型能够成功,这样我就能接到更多的送货订单。” ”邵辉说道。

据光明乳业介绍,为解决疫情期间市民少出门、买菜的困境,穗新在原有送奶的基础上,于2月11日全面推出蔬菜、肉类配送服务。其中,蔬菜供应来自青浦朱家角生态农场,推出四大系列蔬菜套餐;这四种肉类产品均来自控股股东光明食品集团旗下的上海农场。

光明乳业要求奶站每天对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并报告健康状况。奶站、奶车、冷库、办公场所每天定期清洁消毒。送奶员工全程佩戴口罩,并提供无接触配送,确保安全。

新业务推动乳制品销售复苏

除光明乳业外,北京三元、四川新希望等乳制品企业也在疫情期间新增了送餐上门服务。从乳企反馈来看,这项新业务不仅适应了居家防疫期间市民消费模式的变化,而且扩大了送奶到户的业务范围,带动了原奶销量的增长。乳制品。

截至目前,光明乳业通过西新已收到3000余份生鲜配送订单。受疫情影响下降的生鲜奶发货量近期也有所回升。 “比如我们奶站,2月1日,平均每人配送鲜奶不到200份,这几天稳定在每天210份以上。”邵辉说道。

北京三元方面,2月11日起,三元吉地、裕农公司也推出了送餐上门服务。据三元食品相关负责人介绍,三元解都是三元牛奶的上门送奶部门。在开展外卖业务之前,其配送范围已从乳制品扩展到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 “目前,外卖业务每周可以达到数千份订单,订单数量翻了一番。”



在四川成都,新希望乳业一方面与生鲜电商平台“鲜小厨”深度合作,为社区提供乳制品、蔬菜上门服务;另一方面,它也进入了全国各地的本地生鲜平台,例如上海的叮咚。买菜方面,合肥一品生鲜、云南绿鲜达等。此外,新希望乳业还与盒马、永辉、沃尔玛等零售客户联手,共同拓展线上业务。

“外卖业务是公司新的增长模式,也带动了主奶业务,客户订单量已经超过自提奶订单量的两倍。”新希望乳业销售总监冯崇军告诉新京报记者,产量对生鲜产品的强劲需求可以与乳制品消费的高频率和用户粘性相结合,相互促进。 “这对我们的团队运作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是趋势,也是转型的必然。”

对于疫情后的生鲜配送前景,冯崇军认为,订单可能会小幅下滑,生鲜平台也将面临新一轮洗牌。然而,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将经历结构性变化。基于送货上门的便利性,相信还会留下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光明乳业相关负责人认为,疫情过后,乳制品的即期需求将逐步恢复。即使生鲜订单减少,但与之前的单奶配送相比,业务量有所增加,仍然会有叠加效应。

供应链能力成为关键

艾瑞数据显示,我国生鲜电商市场发展迅速。 2018年交易规模突破2000亿元,预计未来三年将保持年均35%的增速,近两年迎来新一轮洗盘。卡片。供应链能力是生鲜企业突围致胜的关键。

冯崇军表示,乳制品企业开展生鲜配送业务需要满足几个条件:消费者对品牌有信任,拥有优质的全流程、信息化供应链,拥有配送团队、流量入口。以及上下游资源,除了创新、敏感和质量意识。

光明乳业相关负责人也认为,乳制品企业要想做好生鲜业务,需要解决上下游基础、净菜成本、冷链安全等问题。 “如果没有冷链配送,乳制品企业就没有必要与生鲜电商竞争业务;如果原有乳制品业务没有起色,就没有必要开展生鲜配送。 ”

从数据来看,送奶上门订餐已经拥有了广泛的用户基础。目前,光明喜新在全国拥有7000名送奶人员,日均送奶量140万份;三元、外送在北京拥有500家奶站,1300余名送奶人员,70万订户;新希望乳业在成都拥有20万订阅用户和50万会员,线上生鲜配送业务可以节省传统生鲜电商的早期获客成本。

在供应链方面,将牛奶送到千家万户的乳制品企业拥有冷链、仓储等先天优势。例如,光明乳业旗下陵鲜物流是全国首家通过高级别认证的冷链物流企业。据冯崇军介绍,新希望乳业在成都拥有35个大型前置仓和95个生鲜连锁小型前置仓。拥有100多家奶站和门店,深入社区。它还拥有自己的冷链物流和配送。团队。在与“鲜厨”合作的过程中,新希望乳业帮助后者解决了前置仓和运力不足的问题。

此外,上述三家开展生鲜配送的乳制品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背靠集团这棵“大树”,从而获得上下游供应链的全力支持。

资料显示,光明食品集团是一家集现代农业、食品加工配送、完整食品产业链于一体的综合性食品产业集团。旗下拥有光明乳业、金丰酒业、美林3家食品上市公司;裕农公司与三元同属首农食品集团。长期为肯德基、麦当劳、华唐、永旺、便利丰、罗森等连锁企业供应生鲜果蔬,年供应量3万吨以上;新希望乳业此次强强联手“生鲜厨房”,本质上是新希望集团旗下投资平台草根智本于今年1月推出的社区生鲜零售新项目,新希望集团同时也是大型饲料生产企业和农产品生产企业。和畜牧企业。

[问答]

新京报:乳制品企业跨境生鲜配送面临哪些困难?



新希望乳业销售总监冯崇军:核心问题是供应链,如何以最高效率将产品运输到平台,生鲜平台如何包装并放置到前置仓库。此外还有低温物流配送、信息系统集成、消费者体验,包括送奶员培训、统一售后、服务反馈等。

新京报:疫情过后,您的行业将迎来哪些新机遇?

冯崇军:我们一直在探索和推动2C业务,探索家居业务的拓展,也做了一些尝试。疫情发生后,我们注意到,由于出行不便,消费者对线上生鲜的购买需求有所增加。像“新鲜厨房”这样的平台,受到前端能力不足的限制,给了双方携手的机会。

新京报记者/郭铁

编辑/李艳 张明轩

图片来源/图片由公司提供

疫情下的茶饮店:加盟无限期推迟,线上销售多元化

随着家庭消费的增加,调味品行业是否会加大线上布局?

惊蛰为什么吃梨?怎么让梨子看起来有点高级呢?

莲花健康重组方案已实施 重组进程已结束

猪肉股强势,生猪养殖企业或将进入利润爆发期

2月谣言榜|喝茶可以预防 COVID-19 吗?蔬菜需要用酒精消毒吗?

疫情将如何影响奶粉供应链?乳制品行业老板们在“微信群”里聊天

本文为绿松鼠(ID:)原创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5 17:26 , Processed in 0.10141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