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8|回复: 0

深度解析生命意义,探索课文中的深刻哲理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7550
发表于 2024-9-24 00: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幼儿园中班教案《春天在哪里》第六部分

1. 设计理念

生命的真谛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些都是人类思考的永恒主题。这套教材围绕“生命”这个主题,精选的四部中外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感动春天》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热爱生命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多彩世界。

编写这套教材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热爱生活;二是深刻领悟文中深刻词句的含义,发现和引导总结、理解句子的方法,培养理解语言的能力,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学生年龄较小,对生命的意义还缺乏深刻的认识,因此这组文本通过图像、具体的人物、事物来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文本。

2、通过理解、欣赏课文的语言文字,感受到盲童对生活的热爱,启发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

3.理解“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每个人都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多彩世界”的含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是通过阅读、理解、欣赏课文的语言和文字,感受课文的美。

教学难点:帮助盲童感受到对生命的热爱,领悟“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多彩世界”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通过启发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句子,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活动中,联系上下文,结合实际生活理解句子。

5.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我很高兴来到大家的课堂上。同学们,你们高兴吗?你们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康老师的欢迎吗?你们的掌声里有对老师的欢迎和鼓励。为了表达感激之情,老师给你们一首歌,会唱的同学可以小声跟着唱。

(二)进口

1 歌好听吗?老师好开心。可以开始上课了吗?小朋友们都在寻找春天,因为春天是美丽的。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吗?(学生自由发言)(在黑板上写春天)

春天在学生眼中是如此美丽!那么学生如何发现春天的美丽呢?

(学生自由发言)是的,我们可以用明亮的眼睛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用鼻子感受花草的芬芳,但我们第十七课的主人公安静却用她自己独特的方式触摸到了春天。(在黑板上写上“触摸”)

2 一起阅读主题

(二)全面理解、复习课文内容。

1. 文章概述

谁能告诉我这篇课文主要描述了什么?(学生说)

看到安静的举动,作者惊呼道:这真是一个奇迹啊!(在黑板上写奇迹)为什么作者说这是一个奇迹呢?这不是我们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事情吗?(学生说)那么安静创造了什么奇迹呢?

2 继续阅读课文,一边听课文一边思考,圈出你认为与奇迹有关的句子。

(3)认真阅读文章,深入分析。

1.盲女安静创造了哪些奇迹?把你画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

2.点名说出来(把奇迹内容写在黑板上)

3. 大家讨论一下晶晶是如何创造这些奇迹的?你们从这些奇迹中学到了什么?

安静在花丛中穿梭,脚步平稳,没有一丝磕磕绊绊。

1.先读这个句子。

2、安静是怎么做到的?同学们都认为盲人是怎样走路的,而安静是如何做到“平稳”的呢?

3.想想安静为什么来这里旅游?(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安静的幸福。)

4. 带着这样的感觉读第二段(对春天的热爱,安静的幸福)

她在一朵玫瑰花前静静地停下,缓缓伸出双手,循着花香的指引,精准无比地触及了一朵沾满露珠的玫瑰。

她是怎么做到的?她要做什么?同学们,请注意安静是如何在花香的指引下,如此准确地知道玫瑰花的位置的。她是如何伸出双手的?你从这个细微的动作中感受到了什么?带着这种奇妙的感觉读第三段。逐一读出它的名字。安静爱花,爱春天,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我们一起读第三段,从字里行间感受她对春天的爱。

静静的手指悄悄收拢,竟然抓住了蝴蝶。真是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盲女的魔法精神抓住了。

你认为安静是如何吸引蝴蝶的?你认为作者有什么感受?(她肯定整天在花丛中飞舞,浑身充满香气,蝴蝶以为她是一朵花。)“神奇的灵性”从何而来?安静有什么感受?(她太爱花和春天了,她伸出双手。)

假设你现在是安静(老师伴着音乐朗读),安静的心里在想什么?作者“我”看到这一幕时,心里有什么感受?请同学们读第五段,作者看到了安静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你看到了吗?她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学生说)

春意盎然,安静细细感受着春光,安静又如何对待手中的蝴蝶呢?

很久,多久,是什么意思?安静放开蝴蝶,抬起头来环顾四周。环顾是什么意思?安静在看什么?(安静在用心环顾四周。)

3.安静放开蝴蝶的时候,她抬头,好像看见了,她想。(对光明的渴望,对飞翔的渴望)

4 带着这样的愿望,我们来读第六段,并逐一朗读。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独特感受,深深地感动了作者,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课件: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多彩世界。

这句话中的“谁”指什么?我们来结合课文和实际生活说一说吧(。你必须热爱生活。)老师这里还有一个例子。

文字链接:海伦·凯勒从19个月大起就又聋又瞎,但她仍然快乐地创造着自己多彩的世界。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你能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描述一下海伦·凯勒给你留下的印象吗?我们来看看课本链接,体会一下海伦·凯勒的感受。生活是美好的,只要你热爱,它就会给你机会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多彩世界。但不是每个人都有享受生活的权利。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去年的今天,四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夺走了无数宝贵的生命。一位幸存者曾说:“当我早上醒来,再次看到朝阳,心里很开心。”说到这里,相信你一定对生命有了更深的体会,那就拿起笔,写下你的感受吧!

还告诉我们……

我们能做到吗?课后我们行动起来,做一张关于“爱生活”的墙报。同学们,我们应该去哪里找这些信息呢?

好的,老师等你的好消息,谢谢配合,再见!

幼儿园中班教案《春天在哪里》第七部分

【学习目标】

1. 学习“羞”、“遮”、“遮”、“躲”、“探”、“探”、“嫩”、“符”、“碰”、“鹊”9个新字;会写“脱”、“凝”、“野”、“躲”、“解”等9个新汉字。

2.正确、流利、富有情感地朗读文本。

3.了解弹簧的特性。

【准备】

1.音乐作品《春天狂想曲》及各类春天的景色。

2. 学生画出春天的各种花、草、树芽等。

3. 学生收集与春天有关的图片、诗歌、散文等材料。

【教学流程】

1. 直观图像介绍

1、同学们,冬天已经过去,春天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老师播放部分课件)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春天给我们带来了嫩绿的小草,盛开的鲜花,还有什么其他美丽的景象?现在,我们一起去课文“寻找春天”。(把题目写在黑板上)

2. 初读经文

1.春天在哪里?(老师伴着音乐朗读)

2. 同学们发现的春天真美啊!请大家自己大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可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确保发音正确。

3. 指出并读出(给4名学生)你最喜欢的段落,让其他学生评论。(教师引导学生做出积极评价。)

4.学生一起读课文,老师进行点评。

3. 欣赏经文

1.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一句话让你知道春天真的来了?请读给你的同桌听。(提名)

你知道“探出头来”是什么意思吗?能给我们演示一下吗?“探出头来的小草”是什么样子的?请看大屏幕。(老师演示课件。)

师:好可爱的小草呀!谁愿意再读一遍?(请2-3名同学读一遍,老师要用疑问的语气。)

师:课文里还有其他类似的句子吗?找出来,分组读,每组一句,看谁读得最好,可以边读边做动作,加上自己的表达方式。

2. (投射4至7段。)

(1)选择一个小组进行朗读,其他同学给予积极评价,提出建议。

(2)教师演示课件,并表演阅读内容。

(3)模仿句型练习说话:那是春天,对吧?

(4)全体学生进行朗读。

3.从哪些句子里你能看出春天来了?(姓名)阅读相关句子,说出你的理由。

4、老师:是的,美丽的春天来了!(老师播放课件,和学生一起总结过渡。)

我们看到了它(学生回答);我们听到了它(学生回答);我们闻到了它(学生回答);我们触摸到了它(学生回答)。

老师:春天无处不在!我们还可以在课文的什么地方看到这个现象?(指出相关句子)

4. 学生发展交流

1、大自然里的春天美丽至极,音乐里的春天充满幻想。

将收集到的有关春天的信息呈现给大家,请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向其他同学介绍春天的美丽。

2.请一位同学上台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实物投影。)

4. 看看小组中谁收集的信息最多。(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人,大家鼓掌。)

5.拓展思维

春天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景色。现在请每位同学画一幅春天的图画,看看谁画得更好。

幼儿园中班教案《春天在哪里》第八部分

【教学目标】

1.能认识“脱、褂”等14个新字,能书写“冲、寻”等9个新字。

2.正确、流利、富有情感地朗读文本,注意语气和重音。

3、能描述出文中孩子们发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生自主学习单词,带着情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

2、能描述出文中孩子们发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授课时间】

2 节课。

第一课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黑板上写“春天”)今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黑板上写上主题:寻找春天,大家一起读主题)

2. 初次阅读课文,学会独立阅读单词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词、标记段落,正确发音,流利朗读句子。

2. 展示生词卡片。(坐在火车上阅读,重点练习“遮、触、嫩”的发音)

3、分组出示单词,让学生按约定时间大声朗读,由小老师带头朗读。

杜鹃花棉袄的音符融化

触摸、伸出、隐藏、隐藏

重点指导:第一组单词代表事物名称,可用图片联系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第二组为动词,可通过动作示范理解。

4、师读,学生思考:文中小朋友发现了什么样的泉水?

(学生只需说出在文中找到的相关句子即可,不会给出评论)

3. 学习经文,感受快乐

1、朗读课文第一、二段,思考:小朋友去寻找春天时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

2. 展示第一段: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思考:春天来了,我们可以做什么?你喜欢春天吗?(学生讨论)

让学生大声朗读。(读出孩子们春天到来时的喜悦)

3. 请某人读第二段。

(1)孩子们在寻找春天时做了哪些准备?(展示第二段,其中的动词用红色标出)

(2)谁能做出这些动作?谁能说出表示兴奋和不耐烦的词语?(引导学生重读表示动作的词语)

4. 写作指导

1、课件展示生字“荡”、“寻”、“杏”,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位置,找出关键笔画。

2、老师写出例句,学生在空白处写出。(例如“荡”是一个有上下两部分的结构,上面平,下面宽,可以加一记熟记。)

3. 学生口头造词、造句。

4. 学生描摹人物,教师检查。

五、总结

春天就藏在我们身边,只要你留心,就能发现春天。下节课,我们一起去田野里寻找春天,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的快乐。

第二课

教学过程

1. 回顾与介绍

1. 复习上节课学到的新单词和短语。(在火车上阅读)

2.春姑娘知道我们找她玩游戏,就躲了起来。你能帮助老师找到她吗?

2. 研究第三段,寻找春天

1. 展示第三段的第一句,冗余部分用红色标记。春小姐为什么躲起来了?(害羞)

2. 请某人用温柔的语气读第一句话。(女生读)

3.表演:“我们仔细找了,仔细找了。”小朋友找到了吗?谁能读出那份耐心和期盼的语气?

3. 自己阅读第 4 至 7 段,发现春天

1.“我们”如此仔细地寻找春天,我们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

2. 学习使用以下句型说话。

我们发现(),它很像春天的`()。(展示课件)

3. 让学生大声朗读这四段话,并思考:为什么使用这个比喻?

学生们自由交流:“探出头来”表现出小草的好奇与惊讶,体会到“探索”一词的好处;“一两朵”表现出初开的野花迫不及待地睁开眼睛看世界;“小嫩芽”和“音符”描绘了春天树木的嫩芽;“叮叮咚咚”和“钢琴声”描写了初春小溪活泼、不张扬的特点。

4. 讨论:春天里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把它比作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约好朗读、在火车上朗读。

4. 学习第8段,感受春天

1. 全班男生一起读第8段。

2. 我们如何找到春天?春天在哪里?(看、听、闻、摸)

(1)展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嗅觉”和“触觉”。

(2)“我们”看到、听到、闻到和触摸到了什么?(小组讨论)

3. 自己读最后一句话,并用同样的方式练习说话。

(1) 展示课件:我们(看见)她在(柳枝上)荡秋千。

(2)思考文中的省略号:春天还能在哪儿?(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告诉大家春天已经来了,就在我们身边,快去寻找,呼应了“寻找春天”的主题。)

4、小组比赛:阅读最后一段,看看哪个小组读得更好。

5. 扩张和积累

1.如果用一句话来赞美春天,你会说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2、课余时间积累描写春天的好词好句,积累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6. 写作指导

1.认识7个新字:姑娘、妈妈、土、柳、秋千、桃、杏。

2、交流识字方法,注重难字指导:

(1)同部首词:姑-娘-柳-桃-杏

(2) 对比识字:娘-浪涛-条

(3)重点指引:

刘:写右边的“卯”字时,要注意不要丢掉“撇”笔,同时要注意“卩”与“阝”的区别。

棹:上平下阔,注意“汤”字下部“ㄋ”的写法,末笔两笔,不要多写,也不要漏写。

[教学板书]

2寻找春天和草眉

野花的眼睛

芽音

溪流钢琴的声音看起来、听起来、摸起来都很美

【教学反思】

课文一开始,我播放《春天在哪里》这首曲子,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春天的美景。音乐之美、语言之美、画面之美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美景中享受阅读课文的乐趣,激发学生寻找春天的兴趣。随后,我把课文交给学生,用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寻找春天,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去感受寻找春天的喜悦,充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感受。

幼儿园中班教案《春天在哪里》第九部分

1.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学会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达歌曲,引导孩子发现美。

2、能力目标:能根据图片的排列顺序理解、记忆歌词。

3、情感目标:能愉快地参加活动,体会唱歌的快乐,感受春天的美丽,热爱祖国的大自然。

2.活动准备:

1.孩子们对春天的特点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经验。

2. 自己制作与歌词相符的图片。

3、《春天》和《出游》的音乐。

3.活动流程

1、以游戏的形式引入主题:

温暖美好的春天来了。看看谁来了?

老师做出杨柳树在风中摇曳、燕子飞翔等动作,引导小朋友猜测,同时介绍歌词。

(ii) 逐张展示图片,并针对每张图片提出几个开放式问题,鼓励儿童思考。

图一:“谁能说出这幅图是哪个季节的?为什么?”引导孩子结合图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春天的主要特征。

图二:《春天来了,谁回来了?小燕子是什么鸟?(报春鸟)

老师一步步展示图片,并根据歌词提出问题。

4.学唱歌。

1、通过欣赏示范歌曲,让孩子感受到音乐之美,激发孩子学唱歌的兴趣。

2、幼儿自我发现。老师配图朗读歌词,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引导幼儿思考:“歌词讲的是谁?”

3.集体唱歌,小组唱歌,个人唱歌。 老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一首关于春天的歌。小朋友唱得非常好。谁愿意到前面来唱?

4.创作歌曲和舞蹈。



老师:我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喜欢唱歌跳舞,那么今天我们一起跳首《春天》好吗?

5.活动延伸:

最后,在《出门》音乐的伴奏下,带领小朋友在户外继续歌唱美丽的春天,感受春天的美丽。

幼儿园中班教案《春天在哪里》第十部分

活动目标:

1.发挥想象力,描绘出春天美丽的景色,并尝试使用点画法来装饰背景。

2.解释图画的含义,感受春天温暖、生机勃勃的氛围。

活动准备:

一张幻灯片《春天》,一幅点彩画,水粉画,铅笔画纸 班得瑞音乐:四月的春天

活动流程:

1、幻灯片展示,感受春天的美丽 师:春天来了,我们来看看春天是什么样子的?春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观察各种春天的图画:花草树木、动物等)

2、欣赏样板画,介绍点画法,感受点画的色彩。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幅画,请大家仔细看,猜猜这是在什么季节画的?这幅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热烈活泼) 师:这幅画是用什么方法画的?上面都有哪些颜色?说说是怎么画的?(尖尖的) 师:那么什么是点画法?(用行笔在纸上尖尖的。) 师:那么什么是点画法?(用行笔在纸上尖尖的。) 师总结:选择合适的颜色,用点的方法,一点一点的画在画面上,这种方法就叫点画法。 师总结并演示用行笔在纸上点画的方法。 师:谁想试试?请小朋友一点一点的点画。(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师再次强调点画法:一定要一点一点的加颜色,把需要的地方都填上,千万不能用画笔)

3.提出学习点画法的要求 老师:你想尝试一下这种点画法吗?春天有什么?

老师播放班得瑞音乐,引导幼儿随着音乐优美的旋律,闭上眼睛,回忆春天美丽的景色(色彩斑斓的画、绿油油的草地、地上放风筝的小孩……)。 师:刚才听音乐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春天的景色?

如果我们把它们画下来,是不是会更美丽呢?

师:把主要的东西画出来并涂好颜色,然后用颜色去点缀背景,比如草地、天空等。点缀的时候想想草地和天空用什么颜色比较合适?(另外这个地方可以指导孩子在画之前要合理布局,提前用铅笔勾勒出自己要画的东西,思考颜色的搭配,然后用不同颜色的颜料去点缀。)

4. 儿童绘画及教师指导

(1)提醒孩子要把主体画清楚、画大,颜色要均匀。画背景的时候一定要慢慢来,不要着急,注意颜色的搭配。

(2)重点引导班上能力较差的孩子点颜色

5. 评论

(1)请一个能力强的孩子先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重点介绍画的布局、结构、色彩)。 师:请介绍一下你的作品。你画了什么春天的景色?你用了什么颜色?画的时候最难的地方是什么?你是怎么解决的?

(2)教师有意识地选出一幅画进行点评(重点:画的内容) 师:大家猜猜,这个小朋友画的关于春天的是什么?他好像在给我们讲一个什么故事?你们猜得怎么样?

(3)有针对性地找出两幅差异性较大的作品进行观察、点评(重点:通过比较观察,同伴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提高绘画水平) 师:我手里有两幅作品,大家看一下,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一幅?

您对其他作品有更好的建议吗?

教学反思:

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个幼儿鼓励性的评价,充分发掘作品中的成功要素,给予积极的肯定,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园中班教案《春天在哪里》第十一章

活动意图: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神秘变化的季节,是孩子们积极参与探索、培养细心观察能力的好时机,为此我们推出本次“寻找春天”活动,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亲近自然。

活动目的:

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神秘变化的季节,是孩子们积极参与探索、培养细心观察能力的好时机。为此,我们推出了“寻找春天”活动,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亲近自然,感受春天的气息,发现小草、花草、树木的细微变化,让我们从春天开始,一起快乐学习每一天。

活动目标:

1、认识春天自然界的变化。

2.感受春天的美丽。

活动准备:

相机、纸板、记号笔。

活动流程:

1.发现春天。

1.我们一起出去看看春天的景色吧。

2、到户外参观幼儿园的春天景色。

2、发现春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不同。

1. 春天带来什么礼物?

现在是什么季节?你觉得阳光怎么样?

2、鼓励孩子大胆发现花草树木、小动物的变化。

观察叶子;连翘和鸢尾花等。

3.记录春天带来的礼物?

3.春季变化。

1.介绍一下你发现的泉水。

2、播放老师拍摄的美丽春光。

老师总结:春天的变化——花儿绽放,小草生长,树叶变绿,小动物成长,天气变暖。

活动延伸:

描写春天的景色。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孩子们了解到,最先告诉我们春天到来的是“连翘”,其次是桃花,接着是蝴蝶花,接着是枝头冒出的嫩绿嫩芽。孩子们对大自然和小动物的热爱被激发了。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万物新生的季节,通过观察小动物的外貌特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知道春天是小动物开始新生命、吸收养分的季节。这不仅激发了孩子们观察小动物的兴趣,也增强了孩子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中班教案《春天在哪里》第十二章

教学要求

1.认识春天,感受春天的美景

2、画春天,说春天,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准备

1、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大自然、寻找春天。

2.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点击放大

1.观察——寻找春天(可于课前进行)

观察校园或公园:春天来了。大自然发生了哪些变化?观察并讨论。

2. 绘画——描写春天(可于课前完成)

画出春天,画出你观察到的最触动你的东西。(可以是一幅场景、一只动物、一棵树、一棵草、几朵花……)

3. 小组讨论——春天在哪里?

1、每位同学拿出自己的画作,谈谈自己的画作如何表达“春天来了”。

2. 说说我们可以看到春天到来的其他地方。

4.展览作品-美丽的春天

1、每个小组选出一到两位代表,展示本组全体同学的绘画作品,介绍我们眼中的春天——我们如何看到春天已经到来。

2、每组选取几幅具有明显春天特征的画作,组成一组画作,让学生说说春天是什么样子的,春天是否美丽。

3、展示课本上的插图,让学生说说图中小朋友眼中的春天和我们看到的是否一样。

5. 任务

走进大自然,观察春天还有哪些秘密未被我们发现。

板书:

学生的绘画:

春天的树木和花朵

学生的绘画:

春季的昆虫和其他动物。

学生的绘画:

春天的人。



桃树蝴蝶、蜜蜂朋友……

草……蚂蚁……

【幼儿园中班教案《春天在哪里》】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春季教案在哪里03-25

幼儿园中班课教案 春天在哪儿07-02

幼儿园中班课教案 春天在哪里[收藏]07-02

幼儿园中班教案 春天在哪里(共12篇)03-01

幼儿园教案:春天在哪里?03-07

幼儿园中班暑期教案《暑假去哪儿》04-05

幼儿园《春天在哪里》教案(精选18篇)02-28

幼儿园教案:《春天在哪里》(12篇)03-07

幼儿园教案:《春天在哪里》(精选19篇)04-08

幼儿园教案:《春天在哪里》12篇03-0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3 07:48 , Processed in 0.06473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