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3|回复: 0

燕郊人的复杂心路历程:疫情防控下的进京门槛越来越高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467
发表于 2024-10-24 08: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第一财经日报 马晨晨

张蕾还记得,1月12日,她乘坐的814路公交车上,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四个车窗全部打开。在她过去的印象中,公交车是她“补觉”的地方。但那天早上,车上再也没有人能睡了。 “实在是太冷了。”

北京东燕郊和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镇,这是同一个地方的两种不同表达。就行政区划而言,燕郊无疑属于后者。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与河北其他小镇截然不同的城市氛围:深夜数十万人在这里酣然入睡;天一亮,他们就准备去北京。

张磊就是其中之一。虽然我的工作在北京,但因为北京房价高,所以我在燕郊买了房子,然后每个工作日都要坐船来回。

过去的一周,燕郊人经历了一段复杂的心路历程。随着河北加强疫情防控,进京“门槛”越来越高:从一张身份证到全套“三证”。有人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他在检查站前从早到中午排队,但车依然没有离开市区。有人永远不会忘记,因为追求“通勤自由”,他们从燕郊骑行30公里到达北京国贸中心,却遭遇了68年未见的最强寒潮。

1月12日,河北省宣布对石家庄、邢台、廊坊全市实行封闭管理,三河市居民居家隔离7天。一位在燕郊租房子的应届毕业生描述了得知消息后的心情,他说:“心里稍微松了口气,但在家办公也是办公室,工作和生活都要更加努力。”

▲图片来源:《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

遥不可及的“通勤自由”

1月7日,正当她准备下班时,张蕾在北京朝阳区的办公室接到物业公司的“紧急通知”:正在清点固安、香河、三河三河的大楼内工作人员、大厂、涿州、武清、蓟县信息,请尽快报备您在上述地区的具体居住地点和身份证号码。

她对此并不感到惊讶。就在前一天,河北新增 51 例当地确诊的 COVID-19 病例和 69 例无症状感染者。受疫情防控影响,河北省多条高速公路路段实行交通管制。双向车辆均禁止通行、禁止驶入道路或劝其折返。省会石家庄客运站暂停运营。

河北是包括张雷在内的燕郊人不能不关注的“故乡”。尽管与北京副中心通州区仅一河之隔,但燕郊任何一个小区的房产证上都明确写着河北省。

疫情对燕郊人民的影响从今天早上就开始了。 7日早高峰期间,燕郊至北京途中白庙检查站前排起了长达五公里多的长龙。 “身份证一一核对,只要居住地是石家庄、邢台,一律劝返。听说有不合作的人与值班人员发生争吵,后面的车也开不动了。” ”。在遭到业主群的蜂拥而至的投诉后,张蕾放弃了平时的私家车,选择了乘坐公交车。

严斌的选择是继续骑行。一年半以来,他几乎每个工作日都骑自行车,从燕郊出发到国贸附近,上下班往返60多公里。在朋友眼中,“减掉三十五磅”是这一壮举背后最受关注的成就。

▲严斌在出发冬季骑行前,穿了多层衣服御寒。 /受访者提供照片

然而,这一天他犯了一个错误。骑上自行车没多久,身体就暖和起来,但皮肤表面却凝结了汗水。 “冷得难受,我感觉很挫败,中途就去地铁站换车了。”据中央气象台消息,当天早晨最低气温为-19.6℃,这是1952年以来北京一月最低气温。

对于严斌来说,骑自行车不仅是一种锻炼方式,也是最后的手段。公交车内拥挤可能会导致健康风险。私家车外的拥堵给通勤时间带来了一层不确定性。自由是骑行最大的好处,但代价就是每天全力骑行三个小时。



对于公交车上的张蕾来说,上班的路也并不顺利。她先乘坐814路公交车。在北京检查站堵车十多分钟后,她果断下车,步行了一公里多。随后,她登上了815路公交车,然后加快了脚步。车程近4小时。

后来,一位同事也效仿她的做法,却因“没有在指定站点上车”而被第二辆车拦住。

她还尝试乘坐私人运营的班车。一路上,公交车司机的对讲机不断传来其他司机的信息:“这条路堵了,公交车半个小时不会动,别过来。”于是,该车暂时改道至北面的老京渝线,通过检查站。费了一番周折,当她到达朝阳区办事处时,已经是11点40分了,“到了就吃午饭。”

事实上,无论是坐公交车还是班车,她都比平时起得早。闹钟从七点半定到七点,再定到六点。一般情况下,开车30公里上班一个半小时就够了。但在这个“特殊时期”,拨出四五个小时可能就不太可能了。

另一种选择是乘坐火车。从燕郊站出发,至北京东站下车,全程最少需要26分钟。但门票数量稀缺,遵循“快手得,慢手拿不到”的规律。 7日上午,张雷查看次日早上6点44分和7点54分出发的两趟列车时,12306官网已显示“无票”。

疫情肆虐的这个冬天,从燕郊到北京的任何一条路都显得比往年更加凹凸不平。

冰上“警报”

虽然近在咫尺,却又显得遥远。燕郊的通勤情况只是“北三县”的一个缩影。

北三县是河北省廊坊市所辖三个县级市:三河、大厂、香河的统称。然而,他们距离廊坊市乃至河北省都很远。相反,他们被北京和天津包围着。被誉为“全国行政级别最高、面积最大的跨省飞地”。

三河下的燕郊镇凭借靠近北京的前沿地理位置和高性价比的房价,吸引了大量北京上班族: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只需1200元就能在燕郊租到一套50平米的公寓一个月。客厅。在30公里外的北京东四环,2400元的月租金对应着一间10平方米以内的隔断房。

疫情发生后,北三县被划入“环京地区”控制区。在11日举行的北京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要加强北京地区一体化管控,支持开展北京通勤人员核酸检测。严格加强社会防控,加大监督检查和报告力度。

防控不能说是松懈。早在1月8日,“网络三河”微信公众号就发布公告,禁止公民进入潮白河、泾河、鲍丘河等河流钓鱼娱乐,严禁进入京津航线。通过河冰的区域。

微信公众号“三河在线”发布的一篇题为《三河市委领导一早直奔潮白河现场督导》的报道称:1月11日凌晨5时30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安全处置组组长刘丰顺现场督导疫情防控工作潮白河沿线22公里开展工作,严禁各类人员越冰、绕过检查站或检查站进入北京。

提到潮白河,很多市民首先想到的就是河堤旁的绿廊公园。有人在这里唱歌、弹琴、钓鱼。这是一个生活和休闲的地方。

“上周末,本来想带孩子去潮白河岸边玩,结果被保安拦住了,这才知道冰面上有警告。”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听说有人开车穿过潮白河的冰面。他们从小路绕道前往北京通州郊区,以避开检查站。 “如果我们包围它,我们就能理解,”他说。



从未如此安静过

想要进入北京,核酸检测是燕郊人必须克服的又一关。

1月7日,河北发布通知称,河北周边北京地区通勤人员凭周边居住证明、在京工作证明、14天内核酸检测阴性即可正常通勤。近期首次上下班的人员须出示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张雷是幸运者之一。早在7日,她接到北京公司的通知后,就跟随物业管理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免费、高效。

但对于兴欣来说,核酸检测是体力和运气的双重考验。由于出现感冒症状,她上周申请在家上班,因此未能赶上公司组织的集中核酸检测。 7日,她查看了燕郊为数不多的核酸检测点,却发现最快可以预约到三天后。

没有核酸检测报告,就不能离开燕郊。 8日上午,兴欣从朋友处获悉,国际医院也新增了一个采样点。 9点多,当她到达医院门口时,她面前已经站了200多人。褶皱太多了,根本看不到尽头。”在寒风中等待了近五个小时,她终于在下午两点接受了检查。

随后几天,核酸检测“一房难求”的情况逐渐好转。在1月10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检疫检测工作组副组长田涛表示,当天,北京市已收到清华长庚医院和北京佑力医科大学的医嘱。安安医院派出两支共40人的核酸检测队伍,携带仪器设备前往河北省三河市燕达医院,帮助燕达医院快速提升检测能力,未来将检测能力提升至万管。

▲1月13日,燕郊市民在社区排队接受核酸检测。 /受访者提供照片

不仅大医院增加了人手,采样点也开始进社区。一觉醒来,不少人发现小区楼下新设立了几个核酸检测点。拿核酸检测证明不再难。直到1月12日,官方报告称,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确诊的COVID-19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张某居住在燕郊。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几乎完全堵住了燕郊到北京的道路。

“12号早上,我明显感觉路上人少了,公交车上难得有座位,我想继续这样下去就可以了。”但司机的话很快打消了兴欣的念头,“你想清楚,回来就出不来,出去就出不来。你可以选择其中之一。”两人从明天开始。”

1月12日下午,各级通知纷纷下发,河北省首先宣布对石家庄、邢台、廊坊三市全部实行封闭管理,人员、车辆非必要不得外出。廊坊市辖三河燕郊立即对所有员工开展核酸检测,所有居民居家隔离7天。当日中午12点起,三河市发往北京的公交车暂停运营。随后,北京公交集团也发布公告称,自1月12日下午起,811路、812路等11条开往燕郊地区的线路暂停运营。

此时已是下午四点左右,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在同事的催促下,兴欣完成了工作,匆匆下班。果不其然,国贸到燕郊的公交车发车时间延长到了一个半小时。当我们到达白庙收费站进入燕郊时,已经没有公交车了。无奈之下,她只好打了一辆私家车,摸黑赶回家。

这次是七日后开始。另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疫情也影响了收入。包括兴欣在内的一些工人表示,目前来看,对工资的影响可能并不大。 “基本工资不变,绩效取决于线上工作的效果。”但对于另一群人来说,少工作一天就意味着少一天收入。

长期在燕郊做房产经纪人的陈先生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区域以白领居多,但也有一些蓝领。入冬以来,不少在京工作的建筑工人因工程停工陆续离开,但酒店、餐饮等行业的大部分工人仍在原地。 “房东基本可以理解,因为出不了隔离区,就要少付十、八天的租金,要么推迟,要么免收。”

疫情之下,一些人增加了悲伤,另一些人则获得了安慰。但毫无疑问,他们都感觉街上的人越来越少,直到小区开始封闭。一位网友评论道:“这座城市从未如此安静过。”

(张雷、严斌、邢欣为化名,第一财经记者吴思敏对此文亦有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11 13:15 , Processed in 0.06306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