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4|回复: 0

全球海底光缆建设进入高峰期,国产厂商技术突破带来新机遇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426
发表于 2024-9-21 11:4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全球数据交换日趋频繁,海底光缆线路进入快速增长期,国内厂商在海缆市场实现技术突破,打破国外的长期垄断,为光纤光缆带来新的增长点。海底光缆建设再次进入高峰期,海缆需求旺盛:全球数据消费爆发式增长,海缆建设加速。全球互联网数据流量快速增长,2016年97%的国际数据流量通过海底光缆传输。

目前全球已投入使用的海底光缆有230多条,在建的海底光缆有10多条,非洲、中南美洲等地的新项目也在不断实施。除了商用民用通信海缆线路外,军事海底观测网也需要大量海缆支撑。我国海岸线长达3.2万公里,大陆1.8万公里,岛屿1.4万公里,海洋观测光缆需求巨大。目前途经我国大陆或香港、台湾的海缆已有20多条,我国大陆海缆登陆点有5个,分别是上海崇明、上海南汇、山东临港、广东青岛。如果按照海缆20年的使用年限保守估计,除去已经升级扩容的海缆,未来5年内至少有7条途经我国的海缆需要扩容、升级或更换。

图:全球海底电缆



目前,有一条从亚洲到美洲的NCP海缆正在建设中,其建成之前,我国跨境海缆容量主要被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占据,NCP建成后将为三大运营商各带来16.2Tbps的容量,届时,三大运营商的容量将大幅扩大。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光缆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图:途经我国的跨国海缆及三大运营商容量份额



海底电缆技术壁垒极高,市场空间巨大。海底电缆及海底信息传输系统是光通信金字塔的顶端。单条海底电缆连续制造长度极长,可靠性要求很高,同时要求具有较高的水密性,能承受3000米以上的水压。海底敷设难度大,连接器接线盒技术难度大,是世界各国公认的技术难度高、涉及工业领域广的大型系统工程。过去,海底电缆市场基本被美国阿尔卡特朗讯、泰科、日本NEC、德国NSW等少数几家国外巨头垄断。

近年来,国内厂商在电缆、接线盒、施工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海缆国产替代空间巨大。亨通展出的新型海洋光纤顺利通过海试。亨通与华为联合进行了为期30天的海底光纤电缆国际海试,顺利通过各项指标测试。同时,亨通海缆产品在低损耗大容量、高强度、大盘长三大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实现了高可靠海洋光纤国产化。在高强度下,可实现100~200公里的代线长度,减少海缆节点,保证可靠性。随着国内厂商在海缆、接线盒、施工技术的全面突破,以华为海洋为首的国内厂商在全球海缆市场不断取得突破,相继斩获非洲、欧洲等地的工程订单。海缆领域国内厂商替代空间巨大。

海底电缆技术壁垒高,建设难度大,利润率高,价格也昂贵。特别是亚美方向的跨洋海缆平均造价超过3万美元/公里,有的甚至达到5万美元/公里。我们结合几条典型海底光缆项目造价,假设海底光缆造价为4万美元/公里,5年内海缆存量更换需求约64万芯公里,意味着有256亿美元的海缆更换市场。在中国进入海缆市场之前,欧美巨头占据80%的市场份额,如果以中国未来5年的市场份额20%计算,则有5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47亿元)的市场空间,对于国内能够生产和敷设海底光缆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新的增量市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14 19:51 , Processed in 0.06531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