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8|回复: 0

二年级下册古诗村居译文及注释,描绘春景与童趣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7631
发表于 2024-9-17 11: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年级 第二册 古诗+翻译

村庄

【清】高鼎

二月芳草萋萋,莺声鸟语,岸边杨柳摇曳,春烟缭绕。

孩子们早早地放学回家,忙着在东风中放风筝。

笔记

1. 乡村生活:生活在农村时所见到的景象。

2、杨柳拂堤:像杨柳一样轻抚着堤岸。

3.醉:酩酊大醉,陶醉。

4、春烟:春季水草、树木间蒸发而形成的烟雾状水气。

5. 放学:学校放学了。

6、风筝:泛指风筝。是用纸做成的,形似老鹰的风筝。风筝:老鹰。

翻译

农历二月,村子四周的小草已渐渐发芽生长,黄莺乱飞。柳树长满了翠绿的长枝,迎风摇曳,仿佛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水汽在水草间蒸发,柳树仿佛陶醉在美景之中。村里的孩子放学后匆匆回家,在东风的吹拂下,把风筝放飞到了蓝天上。

柳颂

【唐】贺知章

玉石做成一棵参天大树,万千条绿丝带垂落而下。

不知道这些细叶是谁剪下来的,二月的春风就像一把剪刀。

笔记

1. 碧玉:翠绿色的翡翠。这里用它来形容春天里嫩绿的柳叶。

2.化妆:装饰,装扮。

3. 一树:满树。一:满,完整。中国古典诗文中,量词用在“万”字上,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句中的“万”表示很多。

4.绦:用丝织成的绳子。这里指形似丝带的柳枝。

5.切:切。

6.类似:就好像,仿佛。

翻译

高大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叶子,柔柔的柳枝垂下来,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丝带。这些细细的叶子是谁巧手剪下来的?原来是那两个月里和煦的春风,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告别古草

【唐】白居易

平原上的草每年都会枯萎又生长,野火烧不尽,但春风一吹,它就会重新生长。

笔记

1. 赋德:以古语或成语为题,以诗名冠以“赋德”二字,是古人学诗的方法,或文人聚会、科举时,以题为诗,称为“赋德题”。

2. 丽丽:青草茂盛的样子。

3.一年枯荣一年繁:枯是枯萎,繁是繁茂。野草一年有一次繁茂,也有一次枯萎。

翻译

草原上草长得格外茂盛,每年秋冬季节草木枯黄,春天则重新泛绿。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枯叶,但当春风吹来,大地就会重新泛绿。

黎明从净慈寺送别林子芳

【宋】杨万里

毕竟,六月的西湖风景与其他季节的风景不同。

伸入天空的荷叶一望无际,碧绿无比,在阳光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红艳。

笔记

1. 小初:太阳刚刚升起来。

2、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并列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教寺院。

3.林子芳:作者好友,曾任内阁秘书。

4.毕竟:最终。

5.六月中旬:六月中旬。

6.四季:春、夏、秋、冬。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季节。

7.同:相同。

8.连天:仿佛连着天。无边:无边无际。

9、无限绿:由于荷叶很大,又好像与天空相连,所以显得无限绿。

10.英日:太阳是红色的。

11、别样:宋代俗语,意为特别、与众不同。别样红:特别流行。

翻译

六月的西湖景色不同于其他季节:密密麻麻的荷叶舒展开来,与蔚蓝的天空相连,形成一望无际的翠绿;婀娜多姿的莲苞盛开,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格外鲜艳娇艳的红。

四行诗

【唐代】杜甫

两只黄鹂在绿柳中鸣叫,一行白鹭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

窗外是西山万年雪,门前停泊着东吴船只。

笔记

1.西岭:西岭雪山。

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锚。

4.东吴:古吴国境内,今江苏省一带。

5、万里船:行万里的船。

翻译

两只黄鹂在翠柳间悠扬地鸣叫,一群群整齐的白鹭直飞蓝天。

坐在窗边,望去西山上永不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从千里之外的东吴而来的船只。



可怜农民

【唐朝】李绅

春天种一粒粟,秋天收万粒粟。

世界上没有闲置的土地,但农民仍然饿死。

笔记

1.怜:怜悯。此处为同情之意。

2.黍:泛指谷类。

3.秋收:也写“秋收”。

4.子:指谷粒。

5.四海:指全国。

6.荒田:没有耕种的田地。

7. 寂:静止。

翻译

春天播下一颗种子,秋天就能收获很多食物。

世界上没有荒芜的土地,却还有农民饿死。

晚上我在船上看到了什么

【清】仔细检查

暗月中可见渔火,孤灯如萤火虫。

微风吹起波涛,浪花飞溅,散布在江面上,化为星星点点。

笔记

1.孤灯:孤独的光。

2.聚:聚在一起。

翻译

漆黑的夜里没有月亮,只有渔船上的灯火,寂寞的灯火在茫茫夜色中闪烁着淡淡的光芒,像萤火虫一样。

微风吹拂,江面波光粼粼,渔火的光芒洒满水面,江面仿佛布满了无数的星光。

1. 你知道文中下列单词的正确读音吗?请勾选正确的读音。

金莺掠堤

2.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高鼎。

3.请写出诗中下列词语的含义。

乡村生活:生活在乡村时看到的景象。

醉:酣醉,陶醉。

春烟:春季水与草、树之间蒸发而形成的烟雾状水汽。

放学了: 放学了。

风筝:泛指风筝,是用纸做成的,形似老鹰的风筝。

4.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

农历二月,村子四周的小草已渐渐发芽生长,黄莺乱飞。柳树长满了长长的绿枝,迎风摇曳,仿佛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水汽在水和草木间蒸发,柳树仿佛陶醉在美景之中。村里的孩子放学后匆匆回家,在东风的吹拂下,把风筝放飞到了蓝天上。

5. 回答问题。

(1)这首诗前两句描写风景,后两句描写人物。

(2)“醉”字运用拟人化的方式,生动地描绘出杨柳枝在雾霭中低垂、飘扬的情景。(3)“忙”字突出了孩子们对放风筝的浓厚兴趣,刻画出了孩子们天真可爱的形象。

(4)这首诗通过“孩子们早早放学回家”、“春风中放风筝”的场景,描绘了孩子们的天真和春天的勃勃生机。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春天美丽景色的喜爱和对儿童天真快乐生活的钦佩。

1. 你知道文中下列单词的正确读音吗?请勾选正确的读音。

妆 (zhuānɡ) 绦(tāo)似(sì)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

3.请写出文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妆:装饰,装扮。

斩:切。

宛如:就好像,仿佛。

4.根据古诗回答问题。

这首诗结构巧妙,先写柳树的整体印象,再写柳枝,最后写柳叶,由概括到具体,条理清晰。

5、“万条青丝垂”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杨柳枝比作青丝。这样比喻的原因是:

(1)颜色相似:绿丝带是绿色的,柳枝也是绿色的。

(2)形状相似,绿丝带呈长条状,柳枝亦呈长条状。

6、“不知细叶谁裁,二月春风似剪刀。”作者用疑问、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柳叶的纤细,把春风比作剪刀,描写了春风的冷暖。这一特点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巧妙地从歌颂柳树过渡到歌颂春天。

1. 你知道文中下列单词的正确读音吗?请勾选正确的读音。

伏(fù)、别(bié)、枯(kū)、竭(jìn)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3.请写出诗中下列词语的含义。

丽丽:青草茂盛的样子。

枯萎了,枯萎了。

荣,是兴旺的意思。

4.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



草原上草长得格外茂盛,每年秋冬季节草木枯黄,春天则重新泛绿。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枯叶,但当春风吹来,大地就会重新泛绿。

5.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1)请写出这首诗的一对反义词。

(枯萎)——(繁茂)

(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

1. 你知道文中下列单词的正确读音吗?请勾选正确的读音。

纯(jìng)、清(jìng)、分明(bì)、

2.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

3.请写出诗中下列词语的含义。

小初:太阳刚刚升起来。

毕竟:最终。

六月中旬:六月中旬。

四季:春、夏、秋、冬。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季节。

同:同样。

与天空相连:如同与天空相连。

无极:无边无际。

英日:太阳是红色的。

紅外滿: 格外紅红。

4.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

六月的西湖景色不同于其他季节:密密麻麻的荷叶层层铺展开来,与蓝天相连,一片绿无边;婀娜多姿的莲苞盛开,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鲜艳娇艳的红。

5. 回答问题。

(1)诗人先写心情,后写实际景象,从而造成一种先写虚后写实的效果,让人感受到六月西湖“不同于其他任何季节”的美景。

(2)在第三、四句中,诗人用“绿”和“红”的词语,突出了荷叶、荷花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荷叶无边,不仅描写了荷叶的无边无际,还夸张了“映日”与“荷花”的对比,使整个画面绚丽生动。

(3)“毕竟”这个词用得很巧妙,请简单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么巧妙。

诗人以一议论(对联“毕竟”)开篇,一反常规,突出了六月西湖的独特景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似突然,实则别具一格,取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

(4)对这首诗错误的理解是(A)

A.这首诗描写了六月傍晚西湖的美丽景色。

B.送别诗多表现诗人送别的心情,而这首诗不送别而写景物,立意十分独特。

C.诗中的“莲”与“荷”指同一事物,诗人交替使用两个词,以避免重复。

D、本诗从开阔的视角入手,着重渲染了晴朗天空、红绿交相辉映的彩色画面。

(5)这首诗通过对六月西湖美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六月西湖美景的由衷赞叹。

1. 你知道文中下列单词的正确读音吗?请勾选正确的读音。

爵、路、窗、博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

3.请写出诗中下列词语的含义。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朴:主播。

东吴:古吴国领土。

万里川:一艘行万里的船。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

5.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全诗先描写茅草屋春景,再描写雪山、江上船只,有动有静,色彩明丽,营造出清新、欢快的气氛。

6、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点。

四句分别描写了动、静、近、远、实、假想四种景物,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1. 你知道文中下列单词的正确读音吗?请勾选正确的读音。

栽小米(zhòng)万(wàn)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绅。

3.请写出诗中下列词语的含义。

米安:可惜。

黍:泛指谷类。

子:指谷粒。

四海:指全国。

闲田:没有耕种的田地。

靜:靜止。

4.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

春天播下一颗种子,秋天就能收获很多食物。

世界上没有荒芜的土地,却还有农民饿死。

5. 回答问题。

(1)前两句描写了春种秋收,概括了农民粮食生产的全过程。

(2)“一粒谷子”和“一万粒种子”象征着劳动的无限创造力。

(3)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剥削者的不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3 10:15 , Processed in 0.13297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