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9|回复: 0

黄鹤楼译文及主旨:怀古思乡之情,尽在诗中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7622
发表于 2024-9-17 09: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人踏着黄鹤而去,只留下这里黄鹤楼。

黄鹤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白云在天空飘了千百年来。

清澈的河水映出汉阳的树木,芳香的草木覆盖着鹦鹉洲。

黄昏故乡何处寻,江水烟波凄凄。

【翻译】

历代仙人乘着黄鹤飞去,只剩下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有白云飘荡在这里。汉阳晴川阁的绿树清晰可见,鹦鹉洲的茂盛芳草更能看得清。黄昏时分,不知故乡在何处?望着江上烟波浩渺,更觉牵挂!

【目的】

《黄鹤楼》描写了诗人登上古老的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怀古思古的思绪和感情。

边塞使者(王伟)

我想骑着自行车去问边境,经过藩属国固原。

迁雁出汉境,归雁飞胡天。

大漠孤烟直升,长河落日斜照。

在小关遇见一位骑兵,他告诉我,巡抚在燕然。

【翻译】

我带着一小队人马去巡视边疆,所经诸侯国已过固延,我离开边疆如风卷残云,北归大雁翱翔天际,茫茫大漠中孤烟升起,黄河岸边夕阳圆照。我到了小关,遇见一个斥候骑士,他告诉我,都护府已到燕然。

【目的】

《塞上使者》记录了诗人出使边塞的历程和途中所见的风景,不仅反映了边塞的生活,也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忧伤和被大漠雄伟的风光所升华的慷慨悲壮的情感。

荆门路别(李白)

我远渡荆门关,来与楚国同行。

山脉延伸至平原,河流流入荒野。

月下飞镜,云海楼台。

我依然爱家乡的水,它载着我的舟儿远行千里。

【翻译】

我乘船过江,来到遥远的荆门,探访战国时期楚国的疆土。群山渐渐消失,平原缓缓铺开,江水仿佛流淌在茫茫原野之中。波涛中的月亮像一面镜子从天际飞过,天空中五彩缤纷的云彩形成了美丽的海市蜃楼。但我还是更爱家乡那奔腾不息的江水,它流淌不息,陪伴我走过千里之行。

【目的】

《过荆门别》描绘了荆门周围壮丽、秀丽的风光,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家乡的依依不舍之情。

钱塘湖春游

唐代:白居易

鼓山寺以北,嘉亭以西,水面初平,云雾低垂。

早飞的黄莺争相栖暖树,新飞的燕子啄食春泥。

花儿绚烂得让人眼花缭乱,只有浅浅的草丛能够遮盖住马蹄。

我最爱在湖东岸绿柳掩映的白沙堤上漫步。

【翻译】

从孤山寺北到嘉亭西,湖面刚好与堤岸齐平,白云低垂,与湖面融为一体。几只早黄的黄莺争相飞向向阳的树梢,新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运泥。繁花渐渐绽放,令人眼花缭乱,浅浅的绿草刚好能盖住马蹄。最喜欢湖东的风景永远不会让人觉得无聊,一条白沙堤穿过一排排杨柳的绿荫。

【目的】

《春游钱塘湖图》通过湖水、白云、初莺、新燕、散花、浅草等景色的描写,呈现出一幅充满春意、生机盎然的初春西湖画卷,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喜悦之情和对湖光山色美景的无限喜爱。

【文学知识】

1. 唐诗的分期:

①初唐:初唐四大家、陈子昂

②大唐:边塞诗派、山水田园诗派

③中唐:白居易、乐府运动

④ 晚唐:萧李杜、温庭筠、韦庄

2. 唐诗流派

①山水田园诗派

②边疆诗派

③浪漫主义诗歌

④ 悠闲诗派

3. 律诗:本课五首诗均为律诗。律诗是现代诗的一种,每行五字或七字,称为“五言律诗”或“七言律诗”。也有十行以上的,称为“排律”或“长字律诗”。律诗通常有八行,分为上联、下联、下联和末联。

4、唐代诗人王绩,字武公,世居东皋,又号东皋子。隋朝时任尚书,唐初任吏部尚书,后辞官归乡。他自以为是,嗜酒如命。他的诗多写饮酒和隐居田园的乐趣。他歌颂嵇康、阮籍、陶潜,讽刺周、孔子的伦理道德,抒发自己才华得不到发挥的苦闷。他的语言朴实自然,也善于写作,著有《王绩集》。他是一位酒量很大的著名学者,人称“酒学子”。

5、崔浩(?-754),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开元年间进士,任内务府尚书。早期诗作多描写女子风月,清丽多姿。游历边塞后,诗风变得豪放不羁。相传其《黄鹤楼》一诗令李白印象深刻。有一本崔浩诗集。

6、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羯,又名摩羯居士。开元十九年(731),王维进士第,官至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相,故世称他为“王有成”。王维研禅悟道,研读庄、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开元、天宝年间以诗文闻名,尤擅五言诗,常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他的书法、绘画尤为精湛,后人尊他为南派山水画祖师。苏轼评价他:“尝摩羯诗,诗中有画;观摩羯画,画中有诗。”留下的诗作有400余首,代表作有《相思》、《山中秋暮》等。作品有《王有成集》、《画诀》。

7、李白(701—762),又号太白、青莲居士、“谪仙”,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为区别于另两位被称为“小李杜”的诗人李商隐、杜牧,杜甫与李白合称为“大李杜”。他性格开朗大方,爱喝酒、写诗、交友。李白有《李太白文集》传世,其诗多为醉酒时所作,代表作有《庐山望瀑》、《路难》、《蜀道难》、《酒赋》、《越女歌》、《白帝城早别》等多首。

8、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太原人,后迁陕西渭南,曾任左侍仪,著有《白石长卿集》。白居易一生诗文甚丰,是唐代诗文创作最多的诗人之一。《新乐府》50首、《秦中隐》10首,均名噪一时。其中最著名的是《新乐府》,“以事为题”,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作。

【课后思考题】

《野心》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结合作者的生平,谈谈你对这首诗思想感情的理解。

参考答案

《野心》诗的中间两联,主要描写了诗人黄昏时在东皋看到的田园风光。在落日的余晖下,一树一山,呈现出浓郁的秋意;牧羊人赶着牛群归来,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鸟儿归来。

诗首联“希逸”点出了作者漂泊无依的落寞心情。第二、三联都描写了宁静自然的田园风光,但因作者心情的起伏而染上了一层忧郁、孤独和清冷。最后一联抒发了情感。田园生活的宁静和闲适并不能冲淡诗人的忧郁,他觉得自己无法融入这诗意的田园风光中,所以只能向圣贤寻求安慰。诗人的犹豫、孤独和忧郁或许是因他仕途不顺,前途黯淡所致,于是他三次为官,三次致仕,一心一意地吟诗作酒。

2、《黄鹤楼》这首诗如何把神话传说与眼前的景色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黄鹤楼》前两联都是先描写神话传说,后描写诗人眼前的景色,诗人以回望古今的方式,抒发对世事变幻莫测的感慨。全诗以神话传说为开篇,更增添了黄鹤楼的神秘色彩,大大丰富了诗的内容。上联以神话传说为开篇,又回到现实,仿佛黄鹤从天而降,神秘莫测。下联先描写黄鹤的消失,当诗人仰望天空寻找黄鹤的踪迹时,又转入描写天上白云的情景,过渡自然,不着痕迹。从句中的两个“空”字,可以感受到诗人无限的惆怅和悼古悼今的情感。

《遣塞使》下联被誉为“千古绝唱”,清人黄培方认为其妙处在于“直、圆二字,极尽脱俗自然”。您如何理解这句话?您觉得这两句诗的妙处在哪里?

参考答案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十分注重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绘画般的构图,空间开阔,层次丰富。其次,它有如画一般的细腻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中,纵有炊烟,横有河流,圆有落日。短短几笔,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高度概括,犹如一幅抽象作品。最后,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十分鲜艳。落日、大漠、黄河、烽火烟,各有各的色彩,令人浮想联翩。“直”与“圆”二字的“硬化”,在于形成气势磅礴的画面,视觉感丰富;其自然,在于符合塞外现实的境况。“烽火烟”多用狼烟,具有轻、直、聚的特点。它是一缕“孤烟”,不会相互纠缠,所以在无风的时候可以“直”上天空;在茫茫沙漠的背景下,“落日”即将沉入地平线,显得又大又圆,也符合我们日常观日落的视觉体验。“自然”之处还在于,这两句诗中描写的独特景象,是久居内地的人初入边疆时自然捕捉到的。

4、李白少年时“携剑出国,辞别亲人远游”,《荆门别》是他东渡江湖,离蜀入楚时所作。细读这首诗,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景物,注意描写视角的变化,体会诗人心情的变化。

参考答案

诗人东行,船儿行进,江岸两边的景色如画卷般展开变化。第二联以移动的视角描写景色的变化。船儿从蜀行至荆门,江岸两边的地形由高山变为平原。群山渐渐消失在作者的视野中;江水奔腾向茫茫原野。群山本是静态之物,但它如影随形,甚至消失不见。这里作者化静为动,使景色变得动态;江水在河道里奔腾,却又仿佛流入茫茫原野,显示出开阔的视野和高远的境界。第三联以静态的视角描写江上美景,犹如两幅画。第一幅是月映水图,描写明月映照下的夜景。明月倒映在水中,像飞天镜,描写江水的清澈。第二联是天边云雾图,描写的是黄昏时的景象,云雾飞舞,变幻莫测,犹如海市蜃楼。这两联中的景色,无论是天高云淡、地阔天阔,还是热闹秀丽的景色,都是作者欢快开朗心情的展现,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表现了作者游历异乡、探索世界的激动心情。然而随着离家越来越远,对家乡的思念也越来越强烈,最后一联转而表达思乡之情。

虽然五首诗都是春天,但初春、仲春、暮春的景色却有所不同。《春游钱塘湖》描写的是初春的景色。诗中哪些词句揭示了这一点?阅读以下诗句,思考它们描述的景色属于春天的哪个阶段。说明你的理由。

1. 梅花初绽,柳色依旧青烟。(孟浩然《与姚使在惠公房中写信》)

2、雨中的草儿绿得像要被染红,水上的桃花红得像要燃烧。(王维《忘川山庄》)

3、杨柳阴雨天晴,落花落尽夜莺啼。(吴元衡《春情》)

4、河桥边半烟半雨,映照山路杏桃。(郑谷《杨柳》)

参考答案

《春游钱塘湖》这首诗写于初春前后,描绘了西湖美丽的春景。很多词都能反映初春的景象,如“早莺”、“新燕”等,就不必多说了。“几处”是说早莺还很少;“争暖树”是说天气尚冷,早莺争向阳树;“谁家新燕”是说燕子刚归来,还未筑巢。“花乱得眼花缭乱”是说花儿还未开,但可以期待开花了;“浅草只掩马蹄”是说香草刚生,还未长高。

1. 初春,天气暖和但尚有寒冷(梅花仍被雪覆盖;杨柳叶才刚刚开始生长,像烟雾一样);

2、仲春(春雨初落,绿树成荫,桃花盛开);

3. 春末(杨柳成荫,花儿落尽,莺飞鸟飞)。

4. 仲春(山中杏花、桃花盛开)。

6. 背诵这五首诗,以其中一首为例,结合空白,谈谈律诗在排比、押韵方面的特点。

参考答案

律诗的规则相当严格,对句数、字数、韵律、平仄、排比都有严格的要求。在排比方面,每首诗可以有三到四句排比,一般在第二、三句。如《野心》、《荆门别》、《钱塘春游》、《出塞使》等,都在第二、三句有排比。每句排比要求句式相同、词性相同、平仄相反。

在押韵方面,第二、四、六、八句押韵,第一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全诗要用同一种韵,中间不能换韵。如《黄鹤楼》第二、四、六、八句与“楼”、“闲”、“岛”、“愁”押韵;《送边使》中“边”、“延”、“天”、“圆”、“然”等字押韵。

押韵规则比较复杂,可以省略。需要指出的是,初盛唐时期,律诗尚在发展成熟,押韵并不一定很严格,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规则的情况。例如《出塞记》第二句、第三句就有不规则的情况。再如《黄鹤楼》对平仄、排比等就不是太严格。

例:《荆门别》第二、三联都是排比句。第二联:高山止于平原,江河入旷野。“高山”与“江河”、“平原”与“旷野”,都是宾语对宾语、名词对名词;“随”与“入”、“止”与“流”,都是动词对动词。第三联:月亮在天上飞,云朵结成海楼。“月亮”与“云朵”、“天镜”与“海楼”,都是名词对名词;“落”与“生”、“飞”与“成”,都是动词对动词。

本首诗只有一个韵,最后一个韵是“ou”,是平韵。第二韵(游),第四韵(流),第六韵(楼),第八韵(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3 10:00 , Processed in 0.06051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