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4|回复: 0

济群法师发言稿与采访稿集合:探寻生命的本质与烦恼的根源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588
发表于 2024-10-8 23: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书内容为济群大师的演讲及采访实录集锦。五一假期前我就开始读一些书。我第一次读的时候,觉得里面的内容很有趣。不过,五一假期的时候,我把它放在工作上,休息了一段时间。当我再次阅读这本书时,我仍然觉得它很有趣。

由于是一些演讲,书中有很多内容前后重复。比如,他很喜欢自己曾经发过的一条微博。书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条微博的内容是:生活的本质是自由和幸福。正因为迷茫,人生才会有种种烦恼和痛苦。所以佛教说人生就是苦。一旦迷茫和忧虑停止,生活就会恢复原来的纯洁、自由和幸福。

我觉得这条微博的内容可以概括为整本书的主要内容。一切的不幸都来自于自己的贪、嗔、痴。然而,哪一种愿望不是以上三点呢?书的最后提到,要修习四无量心,才能获得大福报。此四心,即无量慈心、无量悲心、无量喜心、无量舍心。修好以上四点之后,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就可以看成是扁平的,没有所谓的中心。换句话说,对于我来说,没有亲近和距离。在我看来,所有人都是一样的。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以上几点,我们就没有人可以慈悲、可以慈悲了,也就不需要喜乐了。但事实上,有些人明明离我们很近,我们怎么能都这样呢。所以,我仔细想想,还是很难理解。



书中对意识和潜意识进行了更详细的介绍。这两个概念是弗洛伊德提出的。前五识是由眼、耳、鼻、舌、身这五种感觉器官来感知的,而第六识就是我们的理性,虽然我们一直想用理性来认识世界,但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实用的想法。量子力学发现,当人们观察时,并不能确定物质是由粒子还是由波组成。第七识属于潜意识,第八识阿赖耶识作为生命的载体,一直贯穿在我们的生活中,从未缺席过。

师父在书中一直说,我们其实拥有巨大的财富。这些财富就在我们心里,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而已。如果你想觉知,你必须审视自己的内心。当你这样做时,每个人都会高兴。我觉得听到这样的话还是挺舒服的。

师父确实是一个很会安慰人的人。在书的开头,他说休息的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我深深同意。有时候,当我感觉很辛苦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我真的需要休息。外面确实发生了很多事情,但是这些事情确实与我无关。

相关文章的链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7 12:33 , Processed in 0.06226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