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0|回复: 0

小米年底裁员风波:网传裁员规模突破 6000 人,内部人士回应来了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7349
发表于 2024-9-16 23: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小米年底开始裁员的消息在网上引发热议,虽然内部人士否认大规模裁员,但还是引发了不少猜测,不免让人联想到小米今年业绩持续下滑的态势。

对于网上盛传小米个别部门裁员75%、裁员人数超6000人,小米内部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称,小米近期实行常态化年终人员优化和组织精简,薪酬方案为“N+2”、未使用法定年假双倍折算,实际优化员工人数不足总数10%。一名小米内部员工向新黄河记者表示,裁员属实,两个月前就有裁员传闻,薪酬方式为N+2,员工最快将于本月底离职。

脉脉上流传小米裁员信息

就在一周多前,12 月 11 日的小米新品发布会上,小米创始人雷军再次提及对标,称全面对标是学习的开始,未来才有机会超越。但面对国内手机市场的低迷,以及自身利润的持续下滑,小米面临的挑战似乎比美好的愿景还要多。

裁员的负面影响:成本高、利润下降

近年来,各大互联网公司裁员的消息不断,从BAT到字节跳动、美团、小米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年初曾有传闻称小米将裁员10%,主要裁员对象是绩效评级为C的员工,也有B、B+级的员工。不过2月15日,小米相关负责人表示,小米自创立以来,从未裁员,目前还有4000多个岗位在招募中。相比之下,小米内部员工这次对裁员传闻的回应,似乎少了年初时的底气,在回应多家媒体时,均确认了裁员的真实性。

脉脉上流传小米裁员信息

目前,小米的经营压力很大。根据小米财报,今年第三季度,小米总营收704.74亿元,同比下滑9.7%;净亏损(期内亏损)14.76亿元,而去年同期则盈利7.88亿元;经调整净利润21.17亿元,同比下滑59.1%。这是小米上市以来首次连续三个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双双下滑。回顾今年前三季度,小米的营收确实远不及去年,去年每个季度的利润下滑幅度都超过50%。

小米的海外市场同样值得关注,今年第三季度,小米海外市场营收356亿元,占总营收的50.5%,贡献了超过一半的总营收。在海外市场中,印度对于小米来说至关重要,自2014年小米进入印度市场以来,一直突飞猛进。然而去年小米在印度的市场份额出现下滑,而今年包括小米在内的多家中国公司在印度市场遭遇资产冻结、扣押,虽然被扣押的账户最终得以追回,但影响深远。小米总裁王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坦言,印度市场的竞争一直非常激烈,地缘政治、疫情和整体经济形势的综合影响,导致印度市场低迷,加剧了竞争态势。

另一方面,小米的费用越来越高。财报显示,在研发费用方面,小米第三季度研发费用为41亿元,同比增长25.7%;而在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上,小米第三季度投入8.29亿元,较一、二季度的4.25亿元、6.11亿元有所增长。



财报还显示,小米第三季度在宣传推广、行政等方面的费用都有所缩减。据媒体报道,在财报会议上,小米集团总裁王翔向外界透露,今年以来,“降本增效”是小米一直坚持在做的事情。“为了明年整体业绩的提升,我们会继续把‘降本增效’的工作做好。”

小米大力押注高端战略

今年2月,雷军在集团战略会议上表达了对于高端战略的决心。“高端化道路是小米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小米发展的生死战,我们会坚定不移地推行高端战略。”12月11日小米新品发布会上,雷军再次表示:“回首过去三年,高端战略深刻影响了小米,深刻改变了小米。随着今天小米13、14的发布,大家可以看到一个全新的小米已经开始。”在雷军看来,2020-2022年将是小米高端战略的三年探索期。他还表示,近半年来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

如何走向高端?芯片无疑是最关键的一步,但纵观众多手机品牌,虽然都在努力,但成果微乎其微,小米在这方面的优势并不突出。2021年末,小米和联想还以“争夺”高通芯片首发权,令网友大跌眼镜。

“技术为本、性价比高、做最酷的产品。”雷军曾多次强调小米做产品的三大铁律。事实上,在芯片方面,小米确实已经发布了多款自研芯片,尤其是在影像、充电等领域。其中,影像也成为其进军高端的重要棋局。今年5月,小米与德国徕卡相机公司正式宣布战略合作,并于7月推出了首款合作机型小米12S系列,售价3999元起。徕卡在相机行业的“贵族”地位,确实提升了小米的高端标签。

图片来源:雷军微博

高端战略似乎成为了小米的突破口,这或许也是雷军总提到对标的原因。但曾有一位网友调侃,“价格对标了,品质又如何?”在黑猫投诉上,新黄河记者注意到,关于小米的投诉有4.7万余条。

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小米智能手机的业绩正在下滑。

智能手机、IoT(物联网)及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等业务是小米主要营收结构,其中智能手机收入的下滑对小米财务数据影响突出。小米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机业务营收为425亿元,同比下滑11.1%,但环比增长0.6%;全球出货量为4020万台,去年同期为4390万台,同比下滑8.4%,环比增长2.8%。此外,ASP(平均售价)为1058元,同比下滑2.9%;智能手机毛利率由12.8%下滑至8.9%。今年第三季度,IoT、生活消费产品及互联网服务等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在年初的战略会议上,雷军也提出了一个目标:要全面对标小米手机和体验,三年内小米要拿下国内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第一。今年即将结束,从财报数据来看,小米的业绩并不理想。



手机行业不景气,下一步会押注汽车制造吗?

手机市场低迷状态仍在持续。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今年前9个月,我国市场手机出货量1.96亿部,同比下降21.1%。其中,5G手机出货量1.53亿部,同比下降16.4%,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8.2%。手机新机型上市数量也在下降。前9个月,共上市新机型305款,同比下降13.8%;其中,5G手机156款,同比下降9.3%,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51.1%。

不难看出,消费者对于新机型的热情并不高。降低库存压力、拓展手机以外的业务领域,成为多数手机企业的选择,似乎也成为证明自身实力的手段。小米也不例外。从傲人的小米生态链帝国,到进军造车、发布人形仿生机器人“铁达”,小米一直在释放信号。尤其在造车领域,小米展现出了坚定的信心。

2021年3月,小米宣布正式进军造车领域,雷军也表示,“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个重大创业项目,我愿意赌上自己一生的声誉,亲自带领团队,为小米汽车拼死一搏。”

图片来源:雷军微博

这个目标已经定了,小米首款汽车将在2024年上半年下线并实现量产。据公开资料显示,小米首期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研发投入就达33亿元,仅自动驾驶研究团队规模就已超过500人。据《中国企业家》报道,小米汽车已敲定两家动力电池供应商,分别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池。

但高投入与目标的差距,却时常引发社交平台的讨论。11月23日,在小米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小米总裁王翔表示,公司正朝着2024年量产目标取得非常好的进展。小米目前在造车方面的投入效率和规模,不会对集团造成重大影响。目前,小米汽车研发团队有1800多人。同时,自造车消息公布以来,小米频频在汽车产业链上投入,在多个零部件领域都有布局。但在另一个层面上,造车资质和进度也屡屡引发外界质疑。

两年前,在小米十周年演讲中,雷军再次提到了创办小米的初心:做世界上最好的手机,卖一半的价格,让所有人都买得起。接下来的几步,雷军还会继续秉承这个初心吗?

新黄河记者:李云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3 00:53 , Processed in 0.06271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