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2|回复: 0

除了跳槽,面试还有这些意想不到的作用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9794
发表于 2024-10-7 07: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面试除了跳槽之外的其他意想不到的影响。

面试是开阔视野的绝佳机会

我一直鼓励大家,无论你想不想换工作,如果有机会,都去参加一些面试。尤其是对于一些中高层职位来说,面试是帮助你了解行业现状的绝佳信息渠道。

因为到了这个层面,你的视野不再局限于手中的“螺丝”工作。

举个例子。

很多在互联网公司做产品、做项目的人,当成为经理、总监时,会逐渐从“技术”向“管理”转型。他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如何开发一个页面,设计一个图标,或者组织一个用户体验的流程。

他们的关注点将逐渐从本部门的工作转向外部市场、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

例如,如何挖掘市场需求,如何使产品与竞争对手差异化,如何调动公司集团内部和外部供应商的资源进行推广。

这些事情涉及范围更广,难度更大,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

这个时候,面试可以帮助你拓展这些视野。

当你面试更高级别的职位时,面试官的问题也会相应“升级”。他们会向您介绍公司的现状、产品和业务布局、目前遇到的问题以及对您职位的期望。

结合这些信息和你冷静的分析头脑,你可以大致描述出该公司的实力和在行业中的排名。

要知道,在一些行业新闻或公关发布中,通常无法看出一家公司的真实水平。因为那些都是经过“适度美化”的文字。最可靠的办法就是实地考察、询问、询问,获取第一手资料。

面试是您了解公司能力的方式。

以我自己为例。我从事广告和营销工作。 2015-16年,我在家失业,所以我面试了几乎所有上海著名的广告公司。

在这无数的面试经历中,我重点关注的有4条信息:

1、公司员工规模及团队结构; 2、服务的客户类型及客户名单; 3、过往项目案例; 4、公司内外的协作资源;

这四个问题的背后,都有着深刻的含义。

第一个是公司的人员规模和团队结构,考察公司背后的经营状况。

一般来说,员工人数较少的公司经营风险较大,而员工人数较多的公司则相对安全。团队架构代表了公司的业务重点和员工的定位意识。

比如,有的广告公司以创意出名,那么他们的创意团队就会比较大,而有的公司擅长技术,那么他们的技术团队就会比较充足。

从这些信息中,你可以看出一个公司的经营风格。

第二类客户服务和客户名单考察公司业务线的丰富程度。

例如,有的公司倾尽全力只服务1-2个大客户。这其实是有问题的。

这相当于投资界所说的,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在一个以创意为核心的行业,业务线的单一化很容易阻碍新的想法和灵感。相反,如果一家公司服务的客户类型更加多元化,那么它不太可能因为失去一两个客户而立即出现现金流问题,因此其抗风险能力会相对更强。

已完成的第三个项目案例检验了公司的能力水平。

如果一家公司没有什么好的案例,或者有,但你认为仅此而已,那么这家公司真的不值得你花时间。

另一方面,如果是经常做知名案例的公司,可以继续询问他们的运营经验,看看是否名副其实。最后,判断加入他们是否对你的职业发展有帮助。



第四个公司内外协同资源考察公司的产业链优势。

我曾经提到,任何一个成熟的行业,上下游都有精确的分工。除了自身水平外,企业与行业内其他合作伙伴的关系也很好。能否获得优势资源,共同做有影响力的事情,是最后一个需要考察的信息。

例如,我曾经面试过一家广告公司。除了良好的创作能力外,他们还与影视娱乐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能够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获得众多明星的一手资源。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以上四个问题都可以通过猎头或者业务部门负责人,甚至在总经理面试中听到。

收集到的信息像拼图一样不断积累,最终形成你对这个行业的新认识。

面试是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绝佳舞台

健康的面试绝不是机械式的问答环节,而是像高手游戏一样来来回回。

熟练的面试官会用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来考验你的思维方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临场反应的能力。

我有过几次难忘的面试经历。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记得有一次,我去面试一家知名短视频公司的营销策划职位。另一位面试官匆匆看了我的简历,简单问了一下我过去的项目经历,突然问我:

“您觉得我们公司的产品有什么地方不够好?”

这个问题让我大吃一惊。

虽然以前面试的时候我都会提前对面试的公司做一些研究,但大部分都是为了了解公司的背景、优势、行业地位等。

这是第一次,面试官刚入职就主动要求面试官批评他的公司。

好在我经常使用他们的app,所以我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提到了一些缺点。例如,用户页面设计不合理、内容推荐不够智能、商业广告过于突兀等。

面试官听完后,问了第二个问题:

“如果你有能力改变我们公司的产品设置,你会如何优化它?”

坦白说,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营销策划”岗位的职责范围,但却引起了我的兴趣。因为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所以我可以敞开心扉,提出自己的想法。

最后,面试官问了第三个问题:

“你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这个问题让我回到了现实。刚才说了那么多靠谱和不靠谱的建议,现在我需要找到合理的理由来支持我的观点。于是我回去重新思考,挑选出有意义的建议,并丢弃那些只会打我头的建议。

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但通过与面试官的互动,我逐渐发现了自己视野的局限性。

尤其是作为一名营销策划人员,我对产品设计领域知识的缺乏常常让我思考问题不深入、不全面。

例如,当我觉得用户体验不好时,我会想当然地认为更改一个图标设置或简化流程的几个步骤就可以了。

但这样做可能会让其他用户觉得使用起来不方便,甚至可能影响整个产品的架构,造成更大的成本,得不偿失。

表面上看,这只是面试时的一个简单问答。其实面试官是看我对产品的理解,以及分析问题时的思维习惯。是否只关注自己能看到的东西,而忽略了眼睛看不到的幕后事物。

这次采访给我上了难忘的一课。



此后,我积极应对各种面试机会。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我从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尤其是如果你有幸面试了一些非常有实力的公司,面对一个非常有实力的面试官,这个互动的机会就是对你自我思考能力的一次检讨。

不管跳槽成功与否,这就足够了。

面试是建立行业联系的绝佳桥梁

最后一个好处是一个意外的发现。

当你参加足够多的面试时,你会在很多公司找到你认识的人。他们将为您未来的职业生涯开辟意想不到的新机会。

这一切的前提是你要用你的天赋来征服它们。

我们都知道曹操和刘备是死敌,但曹操却偏爱刘备的部下​​关羽,并且绞尽脑汁将其纳入麾下。

这是因为关羽早已名声大噪,多次立下赫赫战功。就连他老板的对手也忍不住来挖走他。

这个原则也适用于商业世界。

当你对一个行业的理解和专业技能达到一定程度,并且做过一些比较成功的项目案例时,那么你的名声就无法隐藏了。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调查一个人并不容易。这些行业的猎头和大公司的HR只需要互相发微信或者打电话了解一下,你的背景资料就会写在纸上。

不要以为这些猎头和HR只是简单的竞争关系,暗中争夺一个人才,而且不共享信息。

这只是表面现象。事实上,他们既竞争又合作,既竞争又合作。

他们不仅会分享人才信息,还会分享行业情报、各公司的经营状况、管理层变动的八卦等等。

两家业内竞争对手公司的HR在现实生活中是好朋友。这种神奇而令人兴奋的事情是利益最大化原则的合理结果。

孤独死、群居的道理,适用于任何行业。

一旦你理解了这一点,并将其应用到我们每个人身上,你就会知道,只要你成功地打开了一扇门,以后就会有很多扇门为你打开。

所以不要太看重面试的结果,而是尽力利用自己的才能给对方留下好印象。

决定跳槽成功的因素远不止面试那么简单。还会涉及到一个公司的业务发展、人员结构调整、管理层变动,甚至还有很多你想不到的稀奇古怪的原因。

公司开设招聘职位并在面试过程中突然关闭该职位的情况很常见。商业世界瞬息万变,没有人能预测明天会是什么样子。

你无法决定结果,但你可以控制过程。过程的意义是播种,而不是收获。

面试的重点不在于最终的职位,而在于能否与对面的人成为朋友。

面试官比你有更多的经验和资历。如果你能给他留下优秀而深刻的印象,那么当他升职或跳槽时,他还会被录用吗?给你留一扇门吗?

如果你足够优秀,即使他最后发现你不适合这个职位,他也会把你推荐给其他公司的同事。这是否无形中为你打开了更多的大门?

也许你会说,面试官就这么傻,把自己遇到的人才都让给别人了吗?

心胸狭隘的人不会这样做,但目光长远的人一定会这样做。因为如果他这样做了,以后向别人求助的时候,就会留下一个人情。

所谓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人们都明白,青山常在,绿水常流,所以不必担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6 10:13 , Processed in 0.07043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