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58|回复: 0

基于创新能力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探索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1622
发表于 2025-1-20 19: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基于创新能力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张艳(江西省安义县龙津学校江西安义) 摘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做好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带动小学的进步。学校英语教学。快来帮忙吧。笔者基于实践教学经验,通过教学设计创新、教学导入创新、教学模式创新和课后作业创新四个方面研究基于创新能力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发展。关键词:小学英语;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目标浮现,所涉及的创新教育内容给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必须改革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实施创新教育模式,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完成英语知识的学习。学习,也能在创新能力上取得进步。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教育目标,本文探讨如何实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创新。 1开展教学设计创新,落实创新教育地位。从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来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要想实现创新教育目标,首先必须培养教师创新教育理念、落实创新教育地位,才能给予教师足够的动力进行研究。创新教育设计,提高教师创新教育水平。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极为重要。

但不少学校仍受应试教育影响,英语教育仍注重学业成绩。这种错误的教育目标不仅使英语课堂教学偏离了初衷,而且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甚至出现厌学、偏科的情况。因此,教师必须研究新课程改革的内容,正确认识自己在英语教育体系中的角色,结合创新教育目标的相关要求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确保创新教育的地位。可落实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为实现创新小学英语教育目标奠定基础。 2实施创新导入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实施创新导入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小学英语开展创新教育的基本措施。英语作为一门非母语学科,在小学教育中并不太受学生欢迎。在此前提下,教师可以在教学导入阶段设计一些创新的导入模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调动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例如,小学生喜欢音乐,那么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阶段以歌曲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完成英语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提高学习效果的英语知识。为此,教师在学习字母时,可以先让学生学习《字母歌》,然后利用字母歌帮助学生完成对26个英文字母的发音和顺序的记忆,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完成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的区分,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树立创新意识。

3、开展课堂教学创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开展课堂教学创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提升小学创新英语教育成效的重要举措。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在此基础上,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创新思维训练,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语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顺口溜来完成课堂教学创新,增强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以“be”的用法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顺口溜,达到创新的教育效果,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用am,你用are,is连接他,她,它;对于单数名词,使用 is,对于所有复数名词,使用 are 来改变问题。直奔前提,不要丢弃句尾的问号。更容易变得消极。以后别忘了。您可以根据需要更改问题的否定形式,并且毫不犹豫地将句子的开头大写。 4、创新课外作业,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其中的创新也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例如,教完周、月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根据日历制作英文版的日历,让学生通过实际应用提高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和记忆。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通过实践得到发挥,帮助他们实现学习进步。完成英文日历的制作后,学生需要将其带到学校进行班级评估,最终选择“最受欢迎的日历”挂在班级中,以实现日历功能并通过这种方法完成比较。该日历产生了学生的好评,培养了学生应用英语知识的主动性和提高创新能力,为小学创新英语教育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可以实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设计者,想要保证自己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立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保证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够与学生的思维相匹配。水平,从而真正达到启发和培养思维的目的,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参考文献:[1]马景鹏.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沉丽琴.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5(31)教育叙事爱情激励“问题学生”李俊娥(陕西省渭南市经济开发区信宜中心小学,陕西渭南) 摘要:情感教育是改造后进生的前提;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用心唤起情感是转化后进生的基础,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是关键,宽容教育是转化学生的催化剂。作为一名教师,对待学生应该充满爱心和耐心。只有全心全意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丰硕的成果。关键词:问题学生;反思和总结。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注重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需要,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动力,为孩子们创造各种发挥、表达和确认自己力量和创造才能的领域,让他们经常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能够使所有儿童不仅在智力上得到发展,而且在道德和情感上得到发展。

积极引导、帮助孩子走好每一步。本文针对我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教学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和思考。病例1 李腾辉,男,12岁。该学生脾气不好,缺乏纪律,对人傲慢无礼,不愿意刻苦努力,所以成绩平平。他自尊心也很强,很想挽回面子。另外,他对祖父母感情很深,但有时也会在他们面前发脾气。他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父母也无法做他想做的事。因此,他上课经常不认真听讲,耍花样;他放学后发疯,欺负别人;当他回家时,他也缺乏父母的教育。他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父亲在外打工。他的日常开支接近70岁的奶奶的赡养费。家庭背景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他的家庭情况。他的母亲在他四岁时就与父亲离婚,这给他小小年纪的他带来了心理负担和压力。后来母亲失踪,导致他从小就缺乏母爱,与同龄的孩子疏远了。他的父亲并不关心他。他常年住在外面,从未见过儿子。父亲也没有对他进行应有的教育,这拉大了他和他之间的心理距离,让他对父亲非常冷淡,没有感情。平日里,他一直受到爷爷奶奶的照顾和教育。他们总是过分溺爱、纵容,甚至无法管教他。也因此,他家里一直处于以“我”为中心的氛围中。到了学校后,他也认为一切都要靠他,大家都要听他的。如果事情不如他所愿,他就会肆意指责对方,轻则辱骂,重则辱骂。然后采取行动。因此,他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几乎每天都在抱怨。因此,他的同学不敢和他交朋友。

其次,他的性情使他容易冲动,对老师的管理不屑一顾,对别人缺乏信任和爱,当然也不爱别人。他性格冷漠,还有一些坏习惯。解决办法: 1、激发学生的耐心。 “问题学生”的转变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需要老师有耐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耐心等待学生的缺点;及时挖掘,激励他们,让他们有成就感,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从而树立改正缺点和错误的信心。因此,当我看到他早早来上班时,我就在班上表扬了他。但当我看到他有问题时,我要求自己更加耐心,不要在公开场合暴露他的缺点或批评他。而是在课堂上通过各种肢体语言进行暗示,提醒他不要影响课堂纪律,等到下课后再单独和他谈话。谈话时,我通常用朋友讨论的语气,经常用“角色反转”的方法引导他自我反省,找出自己错在哪里,如何正确理性地处理。与此同时,他也逐渐学会了如何应对。宽容并为他人着想。 2、用爱感化学生。对于他这样的学生来说,仅仅依靠班主任的教育是不够的。各方面都要加强管理。我得知他从小就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对他们还是很感激的,所以我多次去他家拜访,得到了爷爷奶奶的支持。通过与他父母的配合,我与他进行了多次谈心,并用他爷爷、奶奶的感情去打动他。 3月8日学校组织的给妈妈写信活动中,我鼓励他因为自己的特殊情况给奶奶写一封信。



于是,他用最平常的语言给奶奶写了一封信,表达了对奶奶长期以来养育他的感激之情。做到这一点,在别人看来可能并不奇怪,但对于一个“问题学生”来说确实很不容易,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为此,我还特地利用班会对全班同学进行了表扬和肯定。现在他的脾气明显好转了,基本上可以控制自己的急躁情绪了。他和同学们相处得也更好了,学习成绩也有了进步。这学期他只和同学打过一次架,之后 · 0 4 · 万方数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9 00:00 , Processed in 0.099089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