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09|回复: 0

运动后注意事项:为什么不能立即蹲坐休息及正确恢复方法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8973
发表于 2025-1-20 19: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运动后多久可以吃饭?

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身体健康和锻炼身体,很多人每天都会进行大量的锻炼。有的人认为运动后消耗了大量的热量和水分,需要吃东西来补充,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运动后应该多休息,不要马上吃东西。那么运动后多久可以吃饭呢?请看下面的详细介绍。

目录

1运动后要注意什么?

1、不要坐下来休息。

蹲着休息是很常见的,运动后不宜立即进行蹲着。当运动后感到疲倦时,很多人会蹲下或坐下,认为这样可以省力、休息。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如果运动后立即蹲下休息,会阻碍下肢血液回流,影响血液循环,加深身体疲劳。严重时可能会发生重力冲击。

因此,每次运动结束后,应该调整呼吸节律,进行一些低热量的活动,比如慢慢散步,做一些放松运动,或者干脆深呼吸,鼓励四肢的血液回流到心脏,这样从而帮助还清“氧债”,加速体能恢复,消除疲劳。其实,当你体力疲惫时,你也可以请同伴搀扶你走路。

2、不宜立即停车

剧烈运动时,血液集中在四肢的肌肉中。由于四肢肌肉的强烈收缩,大量的静脉血会迅速回流到心脏,心脏再将营养丰富的动脉血压输送到全身,血液循环速度极快。如果剧烈运动后立即停下来休息,四肢大量静脉血会积聚在静脉中,心脏缺血,大脑会因供血不足而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休克等症状。血液供应不足和氧气不足。症状。因此,剧烈运动后,如长跑后,逐渐改为慢跑,然后步行,并做几次深呼吸,这样肌肉就会很快消除疲劳。

3、不要贪吃冷饮

人们在运动后经常会大量出汗,尤其是在夏季。随着大量水分的消耗,运动后总会有口干舌燥、急需喝水的感觉。他们大多是年轻人,大多喜欢买一些冷饮来解渴解暑。健康专家告诉我们,此时人体消化系统仍处于抑制状态,消化功能低下。

如果一时贪吃大量冷饮来降温解渴,很容易引起胃肠痉挛、腹痛、腹泻,诱发胃肠道疾病。因此,吃冷饮也是运动后不宜立即进行的事情。这时,宜加入少量的开水或盐水。

4、不要立即进食

运动后不应该立即做的事情包括进食。尤其是剧烈运动时,运动神经中枢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在其影响下,管理内脏器官活动的副交感神经系统加强了对消化系统活动的抑制。同时,运动时,全身的血液也重新分配,相对集中地供给运动器官的需要,而腹腔内各器官的供给则相对减少。上述因素使胃肠道的蠕动减弱,使各种消化腺的分泌大大减少。运动后需要20-30分钟才能恢复。如果吃得太急,会增加消化器官的负担,引起功能紊乱,甚至引发各种疾病。

5、不宜立即洗冷水澡、游泳、吹干或使用空调

有些人想要暂时快乐。剧烈运动一结束,他们就立即用电风扇吹,进入空调房或到阴凉通风口纳凉。这会带走大量热量并迅速降低皮肤温度。同时会通过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引起上呼吸道血管收缩,降低局部抗病能力。这样一来,寄生在上呼吸道粘膜上的细菌病毒就会趁机繁殖,引发伤风感冒、气管炎等疾病。有些人剧烈运动后立即去游泳或洗冷水澡。由于体表温度与水温相差很大,极有可能发生小腿抽筋的情况。因此,剧烈运动后应擦干汗液,待汗停止后再游泳或洗冷水澡。

2运动后多久可以吃饭?



1、运动后喝一杯水。如果出汗多,可以加点盐或者喝运动饮料。最好在三十到四十分钟后吃。如果吃得太早,就没有时间燃烧脂肪。

2.取决于运动强度和运动量。一般认为,剧烈、大运动量运动后,应休息一小时后再进食。

体育锻炼可以改善消化器官的功能,使人心情愉快,增进食欲,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从而提高机体的消化吸收能力。但如果在体育锻炼时不注意饮食卫生,如运动时喝太多冷开水或生水、饭后立即做剧烈运动、或剧烈运动后立即进食等,这些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对消化器官功能的影响。久而久之,会引起消化不良和慢性胃肠道疾病。因此,体育锻炼时应注意饮食卫生。

运动和进餐之间应该有一定的时间。吃饱饭后,胃肠道的活动增强,消化液的分泌增多,消化食物所需的血液量也增加。如果此时立即进行剧烈运动,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就会引起胃肠道刺激。消化液的活动和分泌受到抑制,导致胃肠道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而更多的血液供应到运动器官,导致胃肠消化功能减弱。

很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和疼痛,甚至引起消化不良。同样,运动后也应等待一定时间再进食,因为运动时管理肌肉活动的中枢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同时消化器官受到抑制。消化器官的活动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恢复,所以一般需要长时间剧烈运动。如果运动后不想立即进食,应休息30分钟左右再进食。

3 运动后大量喝水可能引起中毒

很多人运动后喜欢补充大量的水分,坐在地上休息一会儿。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对我们的健康非常有害。

误区一:运动后多喝水

运动时出汗会导致身体失去水分和电解质。适当的补水对于维持体液平衡非常有帮助,有助于促进身体的恢复。但大量喝水可能会引起“水中毒”,出现头晕、呕吐、无力、心跳加快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肌肉痉挛。另外,如果水温过低,还会引起肠胃不适、腹痛。对于长时间运动的人,建议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少量多次补充运动饮料,水温控制在10℃~20℃。如果进行体力消耗,应在运动后2小时内及时补充含有低聚糖和多肽的饮料,这有利于人体肌糖原的再合成,有助于疲劳恢复。

误区二:运动后立即躺下或蹲下

运动后,身体机能在一定时间内仍处于活跃状态,各系统的功能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剧烈运动时,下肢大量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可达休息时的25倍以上。下肢的肌肉持续收缩,通过“肌肉泵”的作用将血液推回。如果运动后立即躺下或蹲下,肌肉泵血作用就会消失,返回心脏的血液量会急剧下降,很容易出现头晕、头晕,甚至昏厥的情况。因此,建议运动后不要立即停止。最好做一些放松、整理或伸展运动。还可以按摩肌肉,促进疲劳恢复。

误区三:运动后立即洗澡

运动后,大量汗液流出,体温升高,皮肤带走大量水分。

如果运动后立即洗澡,尤其是水比较冷,汗腺的排汗就会“停止”,热量无法散发,对身体的恢复不利。甚至可能引起肌肉痉挛,降低免疫功能,引起伤风感冒。以及气管炎等疾病。建议您剧烈运动后擦干汗水,不要吹电风扇或进入很冷的空调房,待出汗停止后再洗澡。

误区四:运动后盲目进食

运动时,运动中枢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机体副交感神经相对受到抑制,消化系统的兴奋性明显减弱,胃肠蠕动减弱,各种消化腺的分泌大大减少。各消化腺的正常分泌需要在运动后20至30分钟恢复,因此建议运动后短暂休息后再进食。



一般来说,运动后的主动休息(即放松、整理、伸展运动)比被动休息(如坐着或躺着休息)更有利于疲劳恢复。不同的运动最好选择不同的休息方式,这样可以帮助心脏和肌肉快速消除疲劳。例如,骑自行车时,背部长时间保持弓形,很容易导致背部和手臂疲劳、酸痛。运动后可以按摩腰部、腿部等劳累部位,也可以选择几个瑜伽动作来舒展腰部。

4运动后为什么会感到愉悦?

有些热爱跑步的人会体会到脚变得轻快的感觉,越跑越跑,越跑越有乐趣。这种现象被称为跑步者的“巅峰体验”。科学家认为,这种体验并不是由内啡肽造成的,内啡肽无法穿过血脑屏障,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在试图找出锻炼后这种愉悦和平静感觉的来源。

最近,一项研究表明,内源性大麻素可能是锻炼后兴奋的原因。

为了验证这一理论,研究人员将一些小鼠放在跑步机上,让一组小鼠跑五个小时,而另一组则被限制运动。

研究人员观察并记录了两组小鼠的焦虑情况(对黑暗环境的偏好、疼痛耐受性等),然后在第二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引入了内源性大麻素和内啡肽拮抗剂来阻断这两种物质的作用。

在这个实验中,跑步的老鼠并没有经历与“高峰体验”相关的焦虑减少。虽然实验结果不能直接应用到人类身上,但这种小动物每天需要跑3英里以上才能产生“巅峰体验”的事实告诉我们,人类是需要锻炼的生物。

这项新研究表明,人类可能是注定要跑步的生物,因为只要有足够的运动,我们就能感受到内源性大麻素带来的欣快感。

5.运动后冷静下来

运动结束后,身体需要从运动状态转变为休息状态。这称为“冷静运动”。就像运动前的“热身运动”一样,“冷静运动”也是身体的保护伞。

医生提醒大家:“运动时需要热身和降温”。如果运动后没有适当放松,剧烈运动突然停止,人们就会出现头晕、恶心、疲惫等症状。严重时,他们可能会感到头晕,甚至昏厥。

缓和运动的作用,一是使脉搏的高速跳动频率减慢至安全水平;其次,将大量血液回流到心脏,从而防止其滞留在腿部,以保证大脑的血液供应。此外,降温运动还有助于加速代谢产物的排除,及时放松肌肉,尽快消除疲劳,促进体力恢复,还可以减轻运动后的肌肉酸痛。

医生建议慢跑、散步、伸展运动等作为“冷静运动”。在上述的降温运动中,需要逐渐放慢动作,直到身体恢复平静(心率降至120次/分钟以下)。这个过程需要5到10分钟,让身体顺利度过不良反应的“危险期”。但身体完全恢复到“休息状态”需要更长的时间,通常需要1个小时。也就是说运动后1小时内尽量不要进食、睡觉、洗澡,以免血液集中在身体某一部位,导致大脑供血供氧不足而出现不良反应。

为了安全地锻炼,您需要同时进行热身和放松。运动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为了避免出现低血糖等症状,跑步时最好随身携带补充能量的运动饮料或饼干、巧克力等零食,以随时补充体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5 06:57 , Processed in 0.06527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