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5|回复: 0

红色热土上的有志青年:高校毕业后反哺故土,助力农村悄然生变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8021
发表于 2024-10-5 09: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校毕业后,他们毅然回到家乡,在广大农村发挥自己的才能,创业、从事电子商务。于是,空巢化、老龄化的农村地区悄然发生了变化。

首发:《新华每日电讯》调查周刊

记者:梁军、任彦欣、张锐、李杰

1934年,刘志丹、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甘肃庆阳建立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带领陕甘边区军民浴血奋战,播撒了革命火种。 。

新时代,一群有志青年依然活跃在这片红色热土上。高校毕业后,他们毅然回到家乡,在广大农村发挥自己的才能,创业、从事电子商务。于是,空巢化、老龄化的农村地区悄然发生了变化。

环县归国大学生在“放羊班”接受培训。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大学生养的羊明显更肥了!

盛夏,季永峰结束了一天的教学。班里的40多名徒弟都是回乡的大学毕业生。接受培训后,他们将前往各个乡镇“放羊”。

吉永峰,33岁,庆阳市环县大学生养羊业协会会长。

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回到环县从事养殖工作。当时,大学生回乡“放羊”还是一件新鲜事。

环县属于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2019年,当地刚刚实现脱贫。离开家乡,去外面的世界探索曾经是很多当地年轻人的梦想。

2016年,环县招商引资引进龙头企业。季永峰毅然来到企业,成为一家专业养殖场的场长。在这个养殖场里,有五名大学生跟着纪永峰学习养殖。喂食、打扫卫生、防疫……纪永峰一步步带着这些非专业学员,熟悉每一步流程。

季永峰发现,从学校出来的大学生在进入羊圈从事养殖时也同样成功。

季永峰说,与村里招收的工人相比,大学生更加专业,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吃苦耐劳、吃苦耐劳的精神让人印象深刻。 “我当时就明白,大学生是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季永峰说道。

近年来,现代化养殖场和羊屠宰加工车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现代养殖业的兴起,让许多像纪永峰这样的“燕子”纷纷“回巢”。 2019年,季永峰发起成立环县大学生养羊产业协会,汇聚有志于投身农业的大学生。协会举办“放羊班”,帮助更多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

王小梅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整理着农场的季报。窗外不远处是一座宏伟的现代化肉羊育肥场。家住环县的王小梅,​​三年前是一名失业大学生。没想到,她就在家门口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

“当时我觉得找到一份与自己专业相匹配的工作太难了。”王小梅说,她曾在大学学过畜牧兽医专业,但由于专业冷门,她在求职过程中屡屡遇到障碍。没办法,只好先回老家。让她意外的是,她遇到了第一次“放羊班”培训。经过注册、审核和培训,王小梅成功申请成为环县城东园养殖场员工。在这个现代化的肉羊养殖场,像王小梅这样回国的大学毕业生占了员工的一半以上。

据季永峰介绍,环县在大学生养羊协会的帮助下,已培训回国大学生近千名。这群人目前在养殖场、村级防疫站、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个岗位担任重要职务,并开始“反哺”家乡。

“与那些养了一辈子羊的人相比,大学生养的羊明显更肥。”环县环城镇冉其寨村党支部书记王志涛说,随着大学生的参与,当地的养殖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山里放牧”到“精准饲喂”,从“看体形摸肚皮”到“一一做B超”,大学生将科学养殖技术应用到养殖第一线扶贫。

“回来的人才是致富的领头羊”。庆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石永宁表示,大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思想等优势盘活县域经济,为“造血”扶贫提供更多发展模板。

回到农村创业,我的起点更高了。

回到家乡环县已经两年多了。李超的办公桌上还放着他的第一张工资单。上面显示的月收入是1010元。李超保留下来,是因为这串数字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17岁那年,李超路过西安一家4S修理店,看到员工全都穿着西装、皮鞋。他感到羡慕。次年高考,李超报考了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维修专业,梦想着自己也能进入汽车销售服务行业,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大学毕业后,他如愿以偿,在西安一家4S店担任售后服务员。

然而现实却让他沮丧不已。他的第一个月工资只有1010元,李超还得花700元付房租。每天上下班的场景更是令他难忘:冬天,李超把西装裹在大棉袄里,骑着黄色小车,穿梭在城市的街道上。

“没有高学历,独自在大城市漂泊,给我一种漂泊的感觉。”李超说他有一个想法。既然在大城市很难立足,那还不如回到熟悉的乡村。

李超发现,环县要发展肉羊产业,需要一批大学生去当牧羊人。他暗下决心,等自己回到农村,一定能成为有用之人。



去年3月,李超选择到环县一家龙头企业学习养殖。培训结束后,他又到8家合作社了解消毒防疫、养殖中饲料配比等知识。在此期间,李超从一名技术员发展成为合作养殖场场长。现在,他是环县天池乡、演武乡12家千只湖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运营经理。

环县是养殖大县。近年来,为促进养殖业的进步,当地引进了湖羊新品种。与本地羊相比,湖羊产羔成活率更高,产羔周期更短,效益更好。然而,许多农民仍坚持旧观念,不愿意改变品种。他们对旧的散养耕作方式感到满意,并对政府推广的新品种持观望态度。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在湖羊设施养殖合作社辛勤耕耘的李超,已经让12个合作社的7000多只湖羊又肥又壮,毛色均匀。乡党员纷纷表示,小小年纪的李超才务农一年,已经一副“老手”农民的样子。

“湖羊是新品种,适合设施养殖,养殖需要提高、科学化、规范化、集约化。”李超说,湖羊饲养技术非常精湛。饲喂混合饲料,提供通风散热温室,一季度繁殖3次。羊舍打完四次疫苗后需要定期喷药消毒……

湖羊养殖利润如此之高,让很多养殖户眼红。 2020年,演武乡、天池乡新增湖羊养殖户580户。 “如果每户生产20只羔羊,每户的毛利润是2.6万元。”李超说。

随着现代化养殖场、羊肉屠宰加工作坊、电商产业园的兴起,越来越多像李超这样的大学生将农村视为创业热土,从城市返乡。

庆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数据显示,近三年共有2.7万名高校毕业生返城,大部分来自二本及以下非重点院校、独立学院和职业院校。 2018年以来,已有6302名本地毕业生返乡创业。养殖、电商成为创业热门领域。

环县就业局局长刘展鹏表示,回国大学生的到来就像注入了活水,有助于优化当地营商环境,形成集聚效应和良性竞争。在大学生创业者的参与下,环县小微企业税收贡献连续三年超过规模以上企业。

“对我来说,城市里的发展机会不多,相反农村更缺乏年轻人,在这里发展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发展起点也高。” ”李超说道。

创业改变了我和父母的看法

大多数人总是认为农村老家的东西很“土气”,但30岁的李云林却在其中嗅到了商机。

李云林的家乡是环县茅井镇。当地有不少农妇能工巧匠,制作绣花鞋垫,针迹精细,工艺精湛。李云琳万万没想到,从小看到的绣花鞋垫有一天会吸引她走上创业之路。

2015年从西安外交学院毕业后,李云林收到家乡环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邀请,参加该县组织的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培训。这次培训让她产生了一个想法:通过电商把农村手工艺品带出大山。

除了参加培训,李云林还前往一家电商公司学习网络销售。凭借积累的经验,她于2017年创立了环县林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专业销售绣花鞋垫。

李云林的目标客户是城市家庭主妇。她的网店开业后,大部分顾客来自宁夏、青海、甘肃、陕西等地。 “无论是自用还是馈赠亲友,刺绣产品都是很多家庭主妇的首选。”李云林说,很多家庭主妇都是刺绣爱好者。除了直接销售外,她还从农村回收半成品鞋垫,提供给刺绣爱好者。半成品变成成品后,李云林将其回收并出售。

“有了互联网,我自己就可以开一家店,原料来自浙江,加工在当地农村完成,销售全国,足不出户就可以打造产业链。”她说。

考虑到消费者的不同喜好,李云林的主要产品风格也有很大差异。她广泛融入了互联网的创作元素。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口味,她推出了卡通风格的鞋垫。图案从花鸟虫草变成了动漫造型,鞋垫上的字样也从传统的“福寿禄”变成了“520”等流行的字样。象征。

一双绣花鞋垫,根据工艺不同,价格从100元到200元不等。她的网店年网上销售额在70万元到80万元之间。

李云林表示,没有家乡出台的一揽子扶持政策,他不可能成功创业。李云林目前在环县电商孵化中心工作。政府提供办公设备并免除水费和电费。此外,当地电商办不仅设立了电商办公室,帮助像她这样的电商创业者传达诉求,还向快递公司提供补贴,降低电商创业者的成本。 “快递费用最低的时候,3公斤以内的价格是3元。每年可以为我节省数万美元。”李云林说。

李云林大学主修汉语言文学,涉足电商行业。他被认为是外行。

当网店销售业绩不佳时,她埋头学习内容策划、数据分析等经营方法。她甚至自学了图像修饰技术。她自己完成了网上商店的视觉设计。她发现电子交易是一门新知识,需要相关知识和综合素质。 “以沟通技巧为例,作为一名网店客服,如果改变自己的态度和沟通方式,可能会刺激顾客的消费冲动。”她说。

这几年,李玉林感触最深的就是创业让他变了一个人。 “当我创业遇到困难时,我首先想到的不是放弃,而是想办法解决问题,从挫折中提升自己。”她说。

创业不仅改变了李玉林,也改变了父母对女儿的看法。

李云林说,在他的家乡西北农村,人们普遍认为,女人的官职就是进体制、当“铁饭碗”。所以她的父母一开始就反对她创业。

但看到女儿在电商平台上的生意逐渐好转,父母也不再口头质疑。相反,他们帮助李云林从亲戚朋友那里购买半成品鞋垫,并给予他们运营支持。

发现家乡的潜力,用所学去激励乡亲

陶毅,31岁,毕业于西安外交学院视觉传达与设计系,曾在飞利浦上海总部电子商务部工作。在别人眼里,这份工作体面又光鲜亮丽。然而,陶毅放弃了这份工作,于2015年回到家乡环县河道镇陈其园村,投身电商创业浪潮。

他的父母不理解他的决定,他周围的人也不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几乎没有人对他评价很高。



今年是环县电子商务产业崛起之年。免费办公场地、定期电商培训、低成本物流快递……各地支持电商创业的政策陆续出台。

陶毅给父母算了一笔账。免费的办公设施可以帮助他节省大部分开支。快递费用可比市场平均低2元。随后,他每公斤可以获得更好的折扣。他还拥有丰富的电子商务经验。一切因素都是有利的。

2015年,陶毅首先开了一家淘宝店,销售苹果、小杂粮、羊肉等当地特产,年收入10万元。这让陶毅看到了希望,也让家人更加支持他的选择。

2016年,陶毅发现,电商行业发展迅速,环县的农产品在市场上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为了增加产品可信度和客户流量,陶毅成立了他的第一家小公司——环县奥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目前该公司共有员工6人,均为大学毕业生。 “我回到家乡创业,也为其他同龄人提供了就业机会。”陶毅表示,目前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年营业收入200万至300万元,利润30万元。村里的人都用钦佩的目光看着他。

今年是陶毅回乡创业的第六年。从开网店到带领团队开拓电商业务,他的生意“朋友圈”越来越广。

不久前,在天津结束电商培训后,陶毅马不停蹄地回到环县,立即将环县羊肉快运发往天津。原来,在本次培训班上,陶毅除了学习如何在直播新业态下快速发展电商之外,还推荐了家乡的优质羊肉。 “天津的顾客了解到环县羊肉后,当场就下了价值8000多元的订单。”陶毅说道。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环县农产品销售低迷。陶毅又找到了商机,发现羊粪这种有机肥料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于是他向农户收集、筛选羊粪,每天出售1至2吨,每天收入3500元。

“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就从周边30多个养羊场收购销售了250多吨羊粪。”他说,看到有机肥市场前景,5月份他购买并筛选了村民炉灶产生的草木灰。单独处理后,20多吨草木灰被卖光。

周边村民尝到了电商的好处后,有的前来咨询,有的上门推销产品。一些农民前来推荐自己的土特产,希望利用电商平台进行销售。 “每次乡亲们来咨询,我都会耐心解释,我希望继续挖掘家乡的潜力,用所学帮助乡亲们致富。”陶毅说道。

改变家乡旧貌从我们做起

与环县相比,庆阳市合水县自然条件优越,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当地盛产水果、蔬菜品种丰富,被誉为黄花菜之乡。也是甘肃苹果核心产区之一。

2016年,合水县入选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同年,仇虎兵辞去了在西安的工作,结束了五年的海外漂泊,回到了家乡。

仇虎兵毕业于广东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他熟悉互联网,了解东部沿海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当得知家乡具备开展电商创业的条件后,他敏锐地抓住了机遇,成为当地第一批搭上电商快车的创业者之一。

“我家乡的黄花菜和苹果质量很高,在其他地方买不到、吃不到。”从一开始,他就选择了当地的农产品作为自己创业的主要产品类型。

2016年,仇虎兵的电子商务公司成立。他卖黄花菜、卖苹果、卖干果……这些农产品他都卖,但他每个月的网上销售额却少得可怜。

“酒香也怕巷子深”。仇虎兵表示,电商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物流成本昂贵,产品质量控制不达标,所以公司起步并不顺利。

创业之初,人手紧缺,他就负责收货、检验、发运等各个环节,挨家挨户洽谈合作,关注田地的成长。水果交易市场动态变化,价格每天经常发生变化。为了及时调整,他每天凌晨4点就摸黑去市场,和果农一起查货,了解价格走势。

转机出现在2018年底,合水县果业局在广东东莞水果批发市场设立水果直销窗口,直接对接珠三角大型水果批发商。仇户兵承担主要供应任务,以苹果为主的各类水果日均发运量超过10吨。

这场“及时雨”帮助他的公司站稳了脚跟。秉承这一理念,仇秉虎将一部分精力投入到了线下农产品供应链的建设上。庆阳的小米、羊肚菌、核桃等农副产品也被纳入公司的经营范围。他也从一个人创业成长为11人的创业团队。

“现在营商环境好多了,政府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我们正在充分利用这个机会。”仇虎兵说道。

近年来,合水县建设了县村三级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帮助电商创业者解决“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问题。同时,建设了配套的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设立了电子商务办事处,提供人才。培训、技术支持、品牌培育、营销推广等服务。仇秉虎的公司落户合水县电商民俗文化创业园,与其他创业者一样,享受三年免租金、免服务费等优惠政策。

为了未雨绸缪,他为自己销售的农产品注册了“干半鲜”、“龙鹤堂”商标。疫情期间,他和团队将手机变成“新农具”,通过直播、电商平台促销等方式将自媒体运营与农产品营销结合起来。网上商店销售额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

截至目前,仇虎兵的公司在京东、拼多多等网络电商平台的销售额已达390万元,帮助了当地230多户贫困户。今年,仇虎兵计划在创业园附近建设冷库和种植基地,继续打造和完善农产品线上线下供应链。

让他高兴的是,大学生也逐渐加入了这个队伍。一批年轻人依靠现有的供销成长起来,自主创业。目前,已有四名大学生开设了自己的网店。

“过去,我的家乡给外界留下了落后的印象,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改变农村的旧面貌是可能的。”他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3 23:17 , Processed in 0.06820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