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34|回复: 0

中天金融要求返还70亿定金,收购华夏人寿股权交易受阻,面临重大风险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9195
发表于 2025-1-15 21: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天金融透露,2024年4月18日,公司管理人员已分别致函北京千禧世豪、北京中盛世纪,要求返还公司缴纳的70亿元保证金及相应资金占用费。但截至目前,该公司及其管理人员尚未收到北京千禧大世界和北京中盛世纪的任何回应。

“收购中国人寿股权的交易目的因此无法实现。公司将继续依法采取措施,要求北京千禧天地和北京中盛世纪返还保证金及相应的资金占用费。” , ETC。”中天金融表示。

但公司同时表示,鉴于北京千禧天地、北京中盛世纪和中国人寿的公开信息,公司收回70亿元存款及相应资金占用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公司将面临损失押金的重大风险。

事实上,早在中天金融退市之前,70亿元存款问题就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深交所此前在关注函中对中天金融提出质疑:2017年,其拟支付定金70亿元购买中国人寿股权。相关存款尚未收回,为何未计提减值准备?

中天金融在回信中表示,虽然公司与交易对方已达成初步交易方案,但仍处于向相关监管部门报告、沟通、咨询和完善方案涉及的重大事项阶段,最终计划尚未形成。 。

需要提及的是,北京千禧世豪和北京中升世纪实际上是原“明天系”旗下的两家公司,而“明天系”实际控制人肖建华已于2022年8月19日被判非法吸收罪。因公开存款、失信使用委托财产、非法使用资金、单位行贿等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

“蛇吞象”国寿成拐点

中天金融于199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贵州省第一家上市公司。过去,它在市场上以中天城投的名字闻名。



2015年,尚未更名的中天城投大力推进金融业布局,间接收购中融人寿,控股海基证券和友善基金,设立上海股权投资基金和上海湖北基金。中天城投于2017年正式更名为中天金融。

对于中天金控来说,中国人寿成为其命运的转折点。

2017年11月,中天金融拟向北京千禧世豪、北京中盛世纪收购中国人寿21%至25%股权,交易价格不超过310亿元。

当时,中天金融与上述两家公司签署了《框架协议》,并于同年12月底将原约定存款金额从10亿元增加至70亿元。中天金融当时支付了70亿元保证金。

这笔交易当时并不受市场看好,被视为“蛇吞象”收购。 2016年,中国人寿总资产达3914.63亿元,而中天金控总资产仅为711.59亿元。而且,2014年至2016年,中天金融累计净利润仅超过70亿元。

随后,交易遭遇波折。直到2020年7月17日,原银保监会派出的接管小组接管了中国人寿。一年后,原银保监会将中国人寿的接管期限延长一年,从2021年7月17日至2022年7月16日。

2023年11月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批准瑞众人寿整体转让华夏人寿保险业务及相应资产负债。

此时,中天金融收购中国人寿股权实际上已经失败。

性能正在恶化

最终退市



正是因为国寿股权收购,中天金融随后几年业绩持续下滑甚至出现亏损。与此同时,金融流动性紧张,债务问题日益凸显。

2017年至2021年,中天金融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0.82亿元、14.67亿元、11.08亿元、5.72亿元、-64.16亿元,同比下降29.18%, 29.53%、24.41%、48.40%、 1221.92%。到2022年,中天金融的亏损将达到160.5亿元。

而且,2023年4月17日至2023年5月18日,中天金融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触发了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修订)》第9.2条.1的情形第一项第(四)项规定的股票被终止上市。

根据相关规定和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意见,深交所决定终止其上市,不进入退市整理期。 2023年6月30日,中天金融正式终止上市并退市。

不少市场人士认为,70亿元存款是压垮中天金融的“巨石”。

事实上,根据此前的协议,如果因中天金融原因导致国寿股权收购无法完成,交易对方将不会退还保证金。若因交易对方原因导致交易无法完成的,交易对方须在确定交易无法完成后7个工作日内向本公司退还双倍约定保证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5 14:24 , Processed in 0.06907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