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75|回复: 0

少年的你揭示少年情感教育缺失:如何帮助青少年处理情绪与建立关系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027
发表于 2025-1-6 05: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少年的你》爆红。

易烊千玺饰演的小北为陈念在校园里受欺负,误杀了陈念。被发现后,剧中的警察意味深长地说:“谁会替别人承担杀人犯的责任呢?”

“我们不能,但他们可以,因为他们是青少年!”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情感最冲动、创造力最旺盛的关键时期。

同时,这也是人生中一个人似乎对世界认识模糊、犹豫不决的时期。

在压力巨大的“鸡宝宝”时代,家长希望孩子努力成为学业带头人,但仅靠课堂知识并不足以解答生活的困惑。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青少年真正重要的担忧被忽视了。

○比如情感,我们的教育几乎不包括情感教育。

没有任何课程教他们如何有效处理自己的情绪,如何与同伴建立平等、友爱和持久的关系,如何表达爱,如何化解悲伤和怨恨……

○比如思考,学会推理和审视身边的事物,学会区分事实和观点的差异,学会理性解决问题……

斯坦福大学教育学教授威廉·戴蒙表示:青少年成长的关键问题是无意义,他们的人生没有方向。

“为他们没有选择、他们不相信的事情而努力工作是不可持续的。”

没有方向的人生,无解的迷茫,只有不断被催促学习、学习、学习……这样的痛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年轻人的性格,甚至一生。

这也是校园欺凌、青少年抑郁自杀、压抑自尊、不愿与家长沟通等问题普遍存在的原因。

三联生活周刊,这个一直热衷社会教育、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内容创作团队,立志为年轻人做点事。

他们邀请了心理学、艺术、教育、医学、科技等领域的专家,从青少年的角度撰写关于世界的有趣且内容丰富的文章。

希望年轻人读完这本书后,能够建立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体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这样,《三联生活周刊》青少年版就诞生在你的面前——《青少年新知识》杂志。

《青年报》杂志是国内第一本启蒙9-16岁青少年人文思维的原创杂志。

看看它的出品方——《三联生活周刊》,就知道它的质量非常好。

《生活周刊》创刊于1926年,一经出版,就创下了当时出版物发行量最高的纪录。

自首次出版以来的近100年里,总印刷量令人震惊。即使在纸质媒体日渐衰落的今天,《三联生活周刊》依然是黄金品牌,订阅率每年仍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 在“2018数字阅读影响力期刊”榜单中,三联排名第一;

*“红旗报业品质之选”,三联入选读者最喜爱的十佳报纸;

至今,它仍被誉为精英人士的私人读物。几乎每个文化家庭的书架上都有几十本甚至上百本《三联生活周刊》。

▲读者遍布各个领域、各个年龄段,既有名人、文化名人,也有朝九晚五的普通上班族。

央视主持人董卿曾说过:“我订阅三联生活周刊十年了”。

演员濮存希评价:“三联这个名字是一个品牌,优雅又主流。”

易中天教授表示:“它陪伴、温暖了很多读者。”

除了快速追踪热点新闻、记录世界和中国的变化外,它始终关注新时代的儿童教育:

它探讨了校园欺凌的根源。

关注如何培养男孩和女孩的性别角色。

我也很关注国外的精英教育方式和非主流成长;

一直是很多精英家长教育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具有深刻的思考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因此,当其公开宣布创刊全新实体副刊《青年报》杂志时,得到了各方无数的好评和支持。

三联曾进行出版众筹,目标金额为5000元。当时活动尚未结束,众筹金额已超过18万元,众筹达成率超过3630.1%。

杂志出版后,家长口碑炸裂,得到广泛传播和好评。



资深媒体人杨越读后甚至感叹:“这本杂志不仅适合青少年阅读,也适合每一个愿意用逻辑和常识生活的成年人。”

在青少年问题频发的当下,我们也愿意支持这么好的内容,并向您推荐这本杂志。

目前,2021年《青年报》订阅已开始。双月刊一册,共6期,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下旬发行。

一本好杂志的内容永远不会过时。另外,《青年报》与其他杂志不同,不讲究时效性,因此更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因此,我们特地带来了它的2020版本。喜欢从头开始读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少年报将于2020年创刊)

如果您现在下订单,您将获得比原价更低的折扣。在家订购一套,可以让家里的年轻人开阔眼界,洞察智慧,建立正确的思维和判断体系。

《青年报》的内容并不像教科书那样局限于某一领域,也不像其他周刊那样只报道当前的热点事件。

其每个栏目都经过精心构思,分为思考、专题、新知、专栏、阅读五大版块。

▲涵盖心理学、历史、艺术、哲学、科技等各个方面,培养孩子不同的兴趣,也包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切好奇、不安、未知和疑惑。

-01-

思考

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

比如,在互联网环境下,只要搜索就能找到答案,思考就成了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杂志特设思考专栏,从当下年轻人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启发他们思考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

创作者遵循一套非常经典的多重思维模式来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What-Why-How”,以及延伸的“What if”和“wow”。

“什么:什么是孤独?” 》

《WHY:为什么粉丝这么疯狂?》

《HOW:如何写出漂亮的句子?》

“如果:如果所有蚊子都死了”

“哇:世界真是奇妙”

...

话题多样,很吸引人,但内容却有三正观点。它不仅讲述了人性的善恶和心理的复杂性,还捕捉了世界事务的热点现象。

-02-

主题

解答年轻人的忧虑和热爱

每期专题栏目都会围绕青少年的情感、成长、生理需求,系统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困惑。

○有情感教育,教会青少年什么是孤独,被爱是什么感觉,如何建立平等健康的友谊。

○年轻人经常仰望天空,探索未知,讲述宇宙万物的本质和生命天体的奥秘;

○偶尔也会有关于“我们为什么要锻炼?”的讨论和辩论。帮助青少年了解各种运动形式,让体育课不再枯燥。

每篇文章所透露出的高层次、强大的思想力量,都是由“胜读十本书”所滋养和启发的。

-03-

新知识

从未触及的知识边界

第三个新知识栏目贯彻“天外有天”的原则,讲述大多数青少年从未触及的知识边界。

○2020年疫情爆发,本书与年轻读者讨论“新冠疫苗为何还没来”

○还可以与《蓝色星球》纪录片的摄影师大卫·埃德尔伯格爵士对话,思考“世界上最好的工作”

大量的自然科学和人文历史的探索,只不过是获得洞察力、理解力和智慧的材料。读完本书,你会有一种豁然开朗、脑洞大开的刺激感。

-04-

柱子

提供正确的心理引导和行为指导

青春期的孩子有时不愿意与学校、老师、家长沟通,课本并不能解决他们的困惑。

栏目是由心理学、艺术、科学、哲学等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创作的优质内容。从青少年的角度,解答了青少年的烦恼和爱情。文字也幽默风趣,有深度。

例如,父母不喜欢的游戏。热衷于游戏研究的心理学家叶壮,贴近儿童心理学。他用文章深入剖析每一个游戏设置的原因,教导孩子们做人的道理:



例如,痤疮常常让孩子感到自卑。

文章中,博士生陈志彦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幽默讲述心理学知识,帮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克服心理障碍。

“哪怕只是一个小红疙瘩,在男孩心里也可能会被无限放大,在想象的空间里几乎会被‘毁容’。这种强烈的自我关注是青春期的心理特征,而术语是“想象中的观众”'“

“你需要多主动出现在这个人面前,因为越熟悉的面孔,心理上就越好看。”

-05-



涉及多种文学体裁,对话国内外文学人物精神

阅读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一个人的底蕴。

最后一栏设置为青少年阅读区,文摘、小说、图书新闻、漫画等多种类型。

年轻人翻过一页,就可以与国内外伟大作家进行一次热烈的对话,并与课本上的推荐读物保持一致。

最后,还有贴近当前主题核心的不同书籍推荐,加深孩子的阅读兴趣。

▲例如2021.02期的主题为未知。推荐书籍包括虚构小说《测量世界》和真实海洋生态的非小说类科普书籍《我们周围的海洋》。

内容灵活,长则2000字至3000字,短则数百字。你可以专心阅读一两个小时,也可以随便翻阅。非常适合孩子养成阅读习惯。

而且,对于儿童心理来说,它是一本休闲放松的杂志,不是规定的阅读任务,也不会有逃避心理。

除了优质的原创内容,《青春新闻》还邀请了一大批技术精湛的插画师,将漫画、图表等与文章进行搭配。

再加上高清摄影和大图片,远比普通书籍漂亮。

重量轻,内容精,每期只有88页,厚度适中。您可以随时翻页,轻松理解知识。

可以180度平放阅读,不会伤害孩子的眼睛。让你的阅读时间更加沉浸,心灵更加平静。

而且与其他杂志相比,《青年报》相当于青少年独特的生态圈。不仅举办征文比赛,还接受投稿,让孩子们成为小作家。

包含各种知识点,比课本、课外书有更强的社会联系感。它教会孩子从不同角度、宏观和微观世界看问题,让孩子不失去联系。

《青少年新知》延续了《三联生活周刊》浓厚的人文底蕴和专业精神,应该是一个忠实的记录者,引导青少年看到学校和课本之外的世界。

其特邀主创和撰稿人是国内外各领域的专家学者:科学、艺术、文学、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医学……

例如,该周刊的带头人、负责撰写心理、教育等专题的陈赛,是《三联生活周刊》的高级编辑。毕业于北京大学,出版多本心理学、儿童方面的书籍。

专栏作家于蓉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硕士,英国儿童文学大师昆汀·布莱克爵士的学生。她的图画书畅销英国、美国、意大利、法国、日本、瑞典等多个国家。

*头像插画由自然·曲/宋琪设计师设计。

还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志彦、博士生苗前。叶庄是剑桥大学物理学博士,游戏研究学者王戈是剑桥大学物理学博士。哲学博士、儿童小说作家程维……

*头像插画由自然·曲/宋琪设计师设计。

他们虽然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并不冒充权威。相反,他们懂得如何“蹲下来”与孩子交谈,用孩子的视角来谈论鼓舞人心的话题。

细腻、简洁、平等、生动的文笔注入了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分享不一样的风景,不断更新孩子们对世界、人生的思考。

拿起阅读的青少年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关于“真理、知识、成长、人生”的新感悟。

正如尼尔·盖曼所说:

“那些你在适龄时读到的故事,永远不会离开你。你可能会忘记是谁写的,或者故事叫什么。有时你甚至会忘记发生了什么。但如果一个故事触动了你,它就会永远存在和你一起,徘徊在你心灵中那些不为人知的角落。”

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读书仍然是知识之光、情感之源。它是我们探索自我、了解世界的最重要方式之一。

杂志本身更像是一本休闲读物,不会让孩子在阅读时产生抵触情绪。

如今,你只需要花一顿饭的钱,就可以为你的孩子每两个月找一个老朋友见面。这可以丰富一年甚至一生的灵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12 09:26 , Processed in 0.05960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