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7|回复: 0

2018化学反应与制药工艺国际高峰论坛在上海成功召开,聚焦好化学与好药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9527
发表于 2024-12-31 22: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非苹果手机上点击上面的小程序即可将其保存到手机桌面。

介绍

2018化学反应与制药过程国际高峰论坛(2018 Forum of and for)于11月5日至8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成功举办。

跳转阅读→

本次会议由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丁奎岭院士主持,泰力生物科技首席执行官张彦涛博士担任组委会主席,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唐文军研究员担任组委会秘书长。会议。会议以“好化学造好药,好化学造好药”为主题,邀请了来自大学、跨国制药公司和国内主要定制合成公司的三十位杰出教授和资深专家作为演讲嘉宾,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Barry教授、麻生明院士、周其林院士、冯晓明院士、陈芬儿院士以及来自默克、礼来、强生、勃林格殷格翰、安进等著名药企的资深专家,百时美施贵宝、辉瑞、恒瑞工艺研究专家。来自137所高校、科研院所、精细化工、医药企业的363名科研人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丁奎岭致辞

丁奎岭院士在开幕致辞中深入阐述了“好化学”在当前化学学科和医药行业发展形势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制药行业需要高效的化学反应来探索高质量的药物结构和药物制造的绿色工艺,而学术界则需要为制药行业创造优秀的化学反应。”他呼吁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人员利用本次论坛进行深入交流。 ,探讨有机化学和医药行业最具挑战性的问题,通过该平台加强双方合作,促进原创性研究成果转化,带动有机化学和医药行业基础研究的发展。他鼓励青年学生和博士后利用本次论坛对行业有更清晰的了解,为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做出规划。

张彦涛主持讨论

会议由张彦涛博士主持。来自国际国内医药研发企业的八位领导共同探讨了医药行业最紧迫的化学问题、最有可能产业化的学术前沿、学术选题与研究生教育、精细化工等。就行业最迫切的升级需求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一系列深刻见解,为学术界和企业家提出了殷切期望和可行建议。

会议报告员

30位特邀演讲嘉宾从有机合成、生物合成、药物化学、催化、科技创新等不同角度生动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最新科研成果。

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教授在演讲中分享了新一代点击化学的进展,用他童趣般的热情和好奇心给全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南开大学周其林院士道志坚演示了简单烯烃与羰基或亚胺利用镍催化剂的直接偶联反应;

药明康德付晓勇博士通过多个案例分析指出了制药工艺研究中整体判断和及时决策的重要性;

四川大学冯晓明院士利用其手性氮氧配体,巧妙地将不对称催化应用于多种生物活性分子的高效合成;

博士学位来自灵北制药公司(OPRD 杂志主编)的文章通过揭示几种制药工艺的社会影响,解释了工艺研究的重要性以及现有工艺化学家面临的诸多挑战;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于彪研究员展示了金催化糖苷化在一系列复杂糖分子合成中的高效性和普适性;

博士回顾了他在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工艺研究部门负责期间开发的催化技术及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其中包括许多中国科学家的贡献;

博士解读了如何利用五种定向进化酶构建复杂手性药物的合成故事,展示了默克公司长期投入基础研究的前瞻性和商业价值;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游书丽研究员利用催化不对称脱芳构化反应向观众展示了一个新的化学空间;

礼来公司Henry博士讲解了IDO-1抑制剂的研发历程以及不对称催化方法在药物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复旦大学麻生明院士研发的高效绿铁催化氧化技术有望冲击行业现有传统氧化工艺;

理化所吴丽珠教授通过光化学实现了苯直接转化为苯胺和苯酚,引起了众多与会专家的关注;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胡金波、张新刚研究员和爱琪康药业卢守富博士展示了丰富多样的有机氟化学,阐述了新试剂、新反应、新含氟结构单元给有机氟化学研究带来的巨大便利。制药和过程化学。和机会;

九洲药业李元强博士展示了周其林院士和丁奎岭院士的不对称催化技术在制药工艺研究中的应用,强调了企业界和学术界合作的重要性;

凯来英肖毅博士列举了连续化学在药物合成中的几个成功例子;

恒瑞何峰博士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ADC药物研发故事;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刘文研究员阐述了其团队在硫肽类抗生素生物合成方面的前沿进展,并展望了生物合成在药物研究中的巨大前景;

强生博士、安进公司崔胜博士、康龙化成魏旭东博士和复旦大学陈芬儿院士团队为大家带来了过程化学中的许多精彩故事,展现了研究团队对化学机理和反应细节的极度关注: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非凡能力;

东阳光张吉博士深入分析了CH活化的最新进展及其在过程化学中的应用前景和固有缺陷;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马大伟研究员讲述了新一代草酰胺配体在铜催化乌尔曼反应中的重要突破,以及这种偶联方法在药物化学和过程化学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浙江大学李浩然教授阐述了铜催化苯酚氧化的机理及工业应用潜力;

美迪西公司马建国博士、桑迪亚公司李建昌博士、博腾公司周建光博士分别介绍了各自公司在定制合成业务方面的能力和优势;

博士透露了张绪木教授研发的手性技术从实验室到吨级医药中间体生产应用的艰难历程,并强调科学发现、工艺优化、产业需求和业务发展的有机结合是工业化成功的关键。钥匙。

报告会上,来自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人员互动频繁,交流热烈。与会人员一致强调,只有有机化学学术界与医药行业充分合作,才能促进原创研究成果转化,促进有机化学基础研究和发展。发展医药工业。

戴立新院士闭幕致辞

戴立新院士参加了本次论坛的所有讲座,并在最后受邀做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总结发言。他强调,当前化学首先要面向科学前沿,其次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本次论坛有机实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研究人员的对话与互动,旨在推动基础研究向医药产业转化。戴院士勉励参加论坛的各界科研人员认真倾听、独立思考、积极配合,为科学和医药行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会议合影

在中国举办的第四届国际化学反应与制药工艺高峰论坛也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届。前三场活动在童谢意的协助下分别在武汉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举行。经组委会讨论决定,下一届会议将于2020年在天津举行。

出席会议的有科瑞德、联华科技、和泉药业、东莞阳光、九洲药业、恒瑞、新和记、康龙化学、美迪西生物制药、艾琳药业集团等企业代表,感谢来福士等多家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中科股份、三泰科技、燕正仪器、宇康、安东帕、乐研、 Plus为本次特邀支持媒体 会议。组委会欢迎业界同仁反馈和建议,共同打造化学反应和制药工艺从研发到制造升级的生态系统。

▼ 进入化学筛查快速通道,与微信小程序同步展示▼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进入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6 01:30 , Processed in 0.08875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