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9|回复: 0

极越汽车爆雷:吉利百度合资车企的生存危机与车主困境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9375
发表于 2024-12-30 09: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残酷的“内卷化”热潮下,几乎没有一家车企能够完全避免生存危机。继拜腾、天极、威马、高合之后,近期又一家新造车公司引起轰动。它就是吉利与百度的合资公司吉悦汽车(原吉度汽车)。当场解散、停发工资、断缴社保、关店……吉悦的崩溃速度比很多人想象的还要快。

目前,吉悦离职员工补偿、工资社保、现有准车主交付等一系列问题仍需等待进一步结果。我们很难对复杂的内部信息进行完整有效的筛选。但不可否认的是,除了吉悦的“工人”之外,受公司关停影响最大的无疑是那些提车没多久汽车就变成“绝版”的车主,甚至是那些已经交出了他们的车。已缴纳定金并等待提车的准车主。

这次我们就简单说一下买车时如何避免遇到这样的“绝版车”。

“绝版危机”并非“新势力”独有

回顾近几年经历“爆炸”危机的车企,大多来自吉越、高合、威马汽车等“造车新势力”。他们大多具有一些共同特点,比如来自一些独立资本投资、不具备传统车企背景、专注于新能源产品、市场销售长期相对低迷等。

然而,面临这样危机的不仅仅是“造车新势力”。即使是有传统大企业背书,甚至是传统大车企的品牌,也将面临品牌的消失、产品的停产。危机。例如,直接源自上汽荣威的新能源子品牌飞帆汽车,如今已再次并入荣威。目前单一车型月销量不足500台。



这样的问题甚至在传统燃油车企业中也存在过,比如北汽的宝沃、奇瑞的观致……其中不乏精心打造的产品。但最终它们要么被关闭,要么被转移,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归根结底,拥有大公司、大资本的背书并不能说明车企或者产品本身的可持续性。市场判断失误、定价或配置设计等决策失误、公司因内部战略“调整”甚至直接更名等因素过早进行品牌重塑……各种因素都可能导致某一产品线,某个品牌甚至整个公司的垮台。

购买“绝版车”会面临哪些问题?

如果简单地更名或放弃产品线,或者子品牌被母公司整合,那么车主们直接面临的问题无非就是汽车二手残值的崩溃。不过,由于母公司依然存在,甚至财务状况良好,这类车型依然可以找到保养、维修等售后服务的场所,不会对车主的正常用车造成太大影响。



但如果某个品牌大规模关店,买车后的保养和维修就会成为问题。这时候,就不再只是二手残值损失的问题了。如果公司破产,问题会更加严重。没有了原车公司的后盾,基本上等于失去了零配件的供应。一旦车辆发生故障或损坏,其功能将永久无法使用,或者车辆将直接报废。

如何才能尽可能避免买到“绝版车”呢?

综上所述,一个车企、一个品牌是否可靠,已经不能仅仅通过看公司背景来判断了;看销量,尤其是单一车型的销量,几乎成了唯一可靠的判断方法。一般来说,月销量至少2万辆、现金流相对充裕、盈利能力至少比较安全的品牌或车企。

从本次事件的“主角”吉悦来看,虽然有吉利和百度两大“金融家”背书,但其整个品牌的月销量基本常年在2000辆以下徘徊。虽然市场受到07款降价影响,新车吉悦有所好转,但总体来说,其规模与大多数传统车企相比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

你有哪些车型、品牌、车企遭遇过类似的“套路”?您认为还有其他品牌或车企也面临这样的“绝版”危机吗?欢迎关注《汽车无国界》,并在下方评论区聊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5 20:28 , Processed in 0.07120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