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1|回复: 0

新生儿起名大工程:如何避免重名率高及名字笔画多的尴尬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417
发表于 2024-12-22 09: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给新生儿起名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当我表弟的儿子出生时,姑姑和叔叔都渴望给他们的孙子起一个像样的名字。结果他们查典故、查字典,最后告诉我,名字定下来后,就叫“子涵”。

我彻底无语了。这名字太垃圾了有必要付出这么大的努力吗?

我们来看看近几年重名率最高的名字排名,看看你的孩子是冠军吗?

图片来自简书App

有人说,我要给孩子起一个笔画多一点的名字。字符越复杂,重复率就越低。且慢,我们来看看这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新闻——

一个名叫“郭祥欣欣”的孩子在课间休息时被同学打耳光,并因抄写自己的名字100遍而被老师处罚。那位同学放学前就抄完了,而欣欣却因为名字笔画多,一晚上都没有抄完。最后她委屈地哭了,埋怨爷爷一定是太贪财了才给她取这个名字,她还是哭了。他大声喊着要改名字。

对于孩子们来说确实很难。

有人会说,那我就给宝宝起个生僻字吧。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新生命名时,老师很困惑——他们不认识很多单词。

我最好的朋友去给孩子开家长会,发现黑板上的班级名字里有很多不认识的字,或者笔画太多。其实她儿子的名字并没有那么简单。名曰“维汉”。如果要抄100遍的话,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抄完。

然后我又想起,上学的时候,考试的时候班级顺序被打乱,然后按照全年级学生名字的笔画数来分配考场。因此,那个叫丁丁的同学在1号考场一直排在第1表,直到他后来转学到另一所叫丁一的学校……

众所周知,名字作为身份的重要象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理想的名字是一个具有高度识别性但又不奇怪的名字。为了给孩子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很多家长都会绞尽脑汁,但还是难免落入陷阱。那么,如何起一个在街上还不错的名字呢?

打开郑子宁的《南北方言:在语言中重新发现中国》一书,你就会找到答案。

图片来自简书App

郑子宁是谁?毕业于墨尔本大学,懂英语、法语、土耳其语、老挝语等多种语言以及常州、上海、西安、广州、海口等多种中国方言。他非常擅长。

本书汇集了50个精彩故事,融合了普通话、拼音、方言、古汉语、人名、头衔、外语习得等几乎所有语言文化核心问题,为我们提供了对语言的全新认识。中国的。

继续命名的话题。

单名和双名哪个更粗俗?



1、双名同名的概率远低于单名。

虽然双名不像单名那么简单直接,但如果选择得好,这个代表个人身份的符号会更加美观。

2. 人口增长给单一名字的实际使用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

由于中国姓氏数量相对稀少且集中,使用单一名字会导致名字雷同,这对于区分个体非常不利。

3、命名概念受“五框轮廓”规律控制

五格轮廓的定义是:以《周易》的象数论为基础,根据名字的笔画建立的五种数学关系,以及阴阳五行的运用方法来计算所谓的“一生运”。

比如“张馨月”这个名字,根据五格剖面理论,人格数、地格数、外格数、总格数都是难得的吉祥物。因此,即使这个名字的重复率极高,父母仍然会坚持给孩子取这个名字。

《南北方言:在语言中重新发现中国》提到:2014年,张巍位居重名榜榜首。该国约有29.9万张伟,接近冰岛总人口32.56万人。除了张伟之外,王伟、李娜、张敏、李静都位居前列,但近年来少了很多。所以总体来说,名字的集中度正在下降。

如何选择一个与时俱进的英文名?

“每当假期结束,来自四五线城市的翠花、二妮、苟胜、苟丹就回到北京、上海、绥深、深圳CBD的办公室。穿上西装的同时,他们的名字也被印在了办公室里。”成为乔伊斯、凯文、杰森、利奥、露西、埃迪、杰克。”

如今取英文名也要从小时候开始?在著名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中,田亮的女儿名叫Cindy,王岳伦的女儿名叫,林志颖的儿子名叫Kimi。那么,为什么中国人一定要有英文名字呢?而且它还有一个透着中国味的英文名?

这是因为需要通过英文名字的使用来与世界主流接轨。

对于语言和文化与欧美有很大差异的中国人来说,无缝衔接可能有点困难。显示于:

1、重名率相当高

男士常用的有:Jason、Mike;白领女性喜欢用:丽莎等,为什么呢?因为它简短易记,或者有很好的含义。例如,我和薇薇安是有血缘关系的。

当我在职业高中时,班上有一个女孩叫玛丽,我的英文名字是玛丽。当时我就觉得这很陌生。后来,一个男孩问:“你们两个是超级马里奥兄弟吗?”当我想到这一点时,确实如此。有点老套了,我赶紧去找老师,把名字改成了爱丽丝。那个叫玛丽的女孩跟着我,告诉老师应该给她起英文名Mary。这时,老师突然叫住了我,说道:“你改个名字怎么样?我教的其他班里也有叫Alice的人。”

看来简单朗朗上口的英文名字确实很受欢迎。

2.毕竟文化不同。很多人在选择外语名字时,都会违反目标语的一般习惯。

例如:Apple、Lucky等。虽然这些词在英语中有意义,但外国人很少用它们作为名字。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有趣的视频,里面有一个搞笑的外国人大声抱怨:“很多中国人的英文名字太低俗了,我们永远不会用那种名字。”其中之一与苹果类似。姓名。

3、洋名会有很强的滞后效应

Joyce是一个深受中国女性白领喜爱的名字。但在英语国家,这是二战前流行的一个名字,所以大多数人一提起这个名字,本能的反应就是一位八十多岁的慈祥老太太。

幸运的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洋名只是在非官方场合用作非正式名称,而不是作为身份证件中的正式名称,而且其流通范围一般仅限于同事和朋友。不然不知道会闹出多少笑话。

不过,国贸、恒隆的数百人,恐怕远远少于周边理发店的数千名托尼老师。

图片来自简书App

双语孩子的梦想如何实现?

选择英文名字要从宝宝开始,所以在学习英语的起跑线上一定不能让宝宝掉队。

由于大多数中国人学习英语时缺乏语言环境,“早期沉浸式教学法”受到了广泛关注——在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自然会从小就有标准的发音。

然而,外教稀缺是家长寄予厚望的双语教育机构的普遍现象。即使是国际幼儿园、双语幼儿园也很贵。

所以,如果孩子是由发音不标准或者语感不强的老师教的,估计“早期浸入式教学法”可能没有太大意义。幼儿园早期英语教育的实际效果与理论效果存在巨大差异。

一些语言学家认为,二语习得的效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并且没有明确的临界点。而且,不同语言模块如发音、词汇、句法的学习临界年龄也可能不同。 。越早开始第二语言习得,你就越有可能在语言能力,尤其是发音准确性方面获得优势。

《南前北调:在语言中重新发现中国》也提到:除了尽早开始学习之外,另一个可控的主导因素是学习者接触语言的强度。研究双语的学者普遍将3岁左右作为区分双语和第二语言习得的标志。

我表弟之前给他5岁的儿子报了英语班。儿子对学英语并不排斥,而且学得津津有味。然而,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英文句子听起来还是中国式英语。

那是因为书中提到:3岁以后,孩子意识中的基本语言系统已经形成。即使接触到新的语言环境,孩子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现有母语和第二语言的影响。仅接近母语水平,但尚未达到母语水平。

另外,《为什么台湾口音那么温柔?为什么抗日剧里日本兵说话总是那么奇怪?兰寿香菇真的是南宁口音吗?为什么南方人喜欢甜,北方人喜欢咸?你是如何学习的》生辰八字算命是怎么从牛变成纸的?”这些有趣的问题,你也可以在《南北方言:从语言中重新发现中国》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7 06:52 , Processed in 0.05965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