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5|回复: 0

六根年度重磅好消息:醉醒客丛书即将面世,六本新书抢先看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615
发表于 2024-12-4 13: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柳根年度大新闻

经过几个月的编辑,柳根的《醉醒者》系列丛书终于向大家推出了。

六本书分别是:李辉的《卡夫卡墓碑上的雨滴》、叶匡正的《可以讨论》、韩浩月的《误认异国》、绿茶的《书中的瞬间》、潘采夫的《十字街的骑士》 、吴云璞的“人生就像一场逆境之旅”。

李辉和绿茶的两本书首次出版并参加上海书展。幸运的是,曹可凡受邀担任嘉宾主持人,三人举办了一场名为“书中的世界与行走中的我们”的新书沙龙。其余四本书将在北京BIBF期间全面上市。届时我们的六本书将整体发布,BIBF现场还将举办两场新书沙龙。快来预约吧!

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六本书。接下来的日子里,请你的朋友帮你喝醉,让你在你的鼓励和支持下再次喝醉。谢谢!

❀ 醉行客出现

首先给大家展示一下我的好朋友、设计大师胡影为醉星客设计的LOGO。

我给大家看一下,李辉邀请黄永玉写《醉行客》。我们把黄的话印在书包上。

我们还请朋友帮我们定制了“最行客”茶杯,一共十个,每个杯子的底部都写着我们最行客的名字。

接下来我们正式介绍一下最行客系列书籍



李辉《卡夫卡墓碑上的雨滴》

这是李辉长达22年的长文,讲述了他从1992年到2014年的10次文化之旅,包括去布拉格拜访卡夫卡、在牛津纪念奥威尔、探索赫定在瑞典的冒险生活。前往阿姆斯特丹和巴黎,感受梵高和提奥两兄弟永恒的友谊……也探索淹没在波茨坦的历史硝烟和消失在香港远郊的民国往事。经过大量史料整理、实地考察和原始档案收集,经当事人或其后人认可,还原了往事,忠实地还原了历史人物的命运和历史事件的演变。描述的。它开辟了历史新的可能性和复杂性,并为理解人物的遭遇和作品提供了丰富的注释。

10个忠于时代的人物故事,10个远方的问题。

李辉

1956年出生于湖北省随县(现随州市)。198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1982年在北京任《北京晚报》文学记者、文学副刊编辑。 1987年11月至今,在人民日报文艺部任副刊编辑。擅长写传记、散文。主要作品有《胡风集团冤案》、《沉从文与丁玲》、《沧桑看云》、《巴金传》、《封面中国——时代杂志讲的故事》、《 1998年,其散文集《秋白》获首届全国鲁迅文学奖。 2007年,凭借《收获》专栏《封面中国——时间讲述的故事》荣获第五届“华文文学传媒奖”“2006年度散文家”奖。 2014年,以《指环的尽头——1980年代的个人经历》获得第十二届“华文文学传媒奖”“2013年度散文家”奖。

叶匡正《论罐》



收录了作者叶匡正近年来撰写的比较文化文章和杂文,侧重于对传统文化、历史和流行文化的观察和反思。他认为:“最好的社会是个人在精神领域的绝对自由。如果在精神领域,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追求自己的重要真理和道德,一个社会的普遍真理和道德感就会油然而生。” ”他充满激情地分析当下的社会现状、文化事件、影视舞台等,展现出一位文化学者的风采。独特的视角和文化责任。

叶匡正

诗人、学者、文化评论家。 1969年4月出生,祖籍安徽省太湖县。合肥,现居北京。 1986年,他开始在文学杂志上发表数百首诗歌,对中国城市的中国诗歌表达产生了重要影响。着有诗集《城市书》、文化评论集《专谈》、长诗《571工程纪要样本》等,编着《孙中山是主编《中国新古典文库》、《非主流文学文集》、《独立文学文集》、《独立学术文集》等多部丛书。

南方周末、南都周刊、新京报、北京青年报、香港东网等国内外30余家华文媒体专栏作家。现任香港《凤凰周刊》主笔、信托研究院研究员。

韩浩月《误认异国》

(封面尚未确定)

从街东端到街西端,有时骑自行车,有时跑步;路边长满了梧桐树,树叶后面有长方形的扬声器。地方这么大,有时我们甚至还会写信。

在这条街上,我们骑着摩托车,唱着卡拉OK,闲逛着……所到之处,心里踏实。

后来,我们在这里喝醉了,弯腰拥抱这片土地,站了起来。你还是主人,我却成了客人。

其实我们十多年前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只是没有说出来。不说,说明过去的事还在,过去的事还在。

我的家乡不再是一个轮廓清晰的存在。我的灵魂之镜里,她神情恍惚,有许多倒影,极其熟悉,却也如异国他乡。

韩浩月

评论家、影评人、专栏作家。山东郯城人,现居北京。在十余家传统媒体开设专栏。出版了《一个人的电影》、《一个人的森林》、《一个人的森林》等十余部著作。被评为年度十大博主之一、近十年影响中国的100位博主之一。第一届、第二届中国电影质量奖评委。为中国青年报、新京报、京华时报、深圳商报等多家媒体撰写娱乐评论。

一个资深的文学爱好者,一个身份感常常错位的外国人。我有时很理性,有时很感性。当我理性的时候我写评论,当我感性的时候我写散文。我曾经以为我已经明白了生活的一切,但现在我发现我已经不明白生活的一切了。人到中年,常常自夸自己心态年轻。出版评论、散文、散文集十余部。

绿茶“站在书中的一刻”

闻着纸墨的香气,走过长长的地下走廊,一进门就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但当我翻开一本书时,却感受到了久违的平静……我曾经工作过的书店因为早已和公众告别了。那次经历让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它承载着我对知识的贪婪渴望和隐秘的自私,一直是我与书为伴的20年里的一盏明灯。

后来不知不觉中,读书和写作就成了我生活的常态。惊人的逻辑、恒久的想象、温暖的宽容,让我明白了生命的遥远意义和回首时的反省。

多年来,尽管偶尔会犹豫和批评,我还是在书页中找到了庇护,我很幸运能与世界上最伟大的灵魂在一起。

谢谢书店,谢谢你的书。

绿茶

本名方旭晓,20世纪70年代出生。大学时,我在凤如松书店当店员,后来当了店长,从此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曾任人民日报读书频道主编、《北京新闻书评周刊》编辑、《文史参考》主编、《东方史评论》执行主编。 2010年8月28日,独立创办阅读自媒体“绿茶书情”,倡导“阅读需要分享”的理念。现从事新媒体传播工作。

潘采夫的《十字骑士》



它用个人的成长和变化来描述时代背景下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本书忠实记录了作者离开农村,到省城上大学,到首都谋生,到爱丁堡陪伴学业的人生轨迹。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家乡乃至中国乡村的变迁、发展和异域风情。作者写的是他的家乡。文笔优美引人入胜,用细节营造宏大的叙事。

潘采夫

专栏作家原名李耀军,1976年出生于河南濮阳。他是一个农村孩子。他在小镇长大,在省城读书,在首都谋生,在苏格兰生活过两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先后就职于《河南日报》、《青年时报》、《新京报》、《南都周刊》。直到媒体沉默,无处容身,他才顺势跳上互联网。目前就职于小猪短租。曾担任《中国好声音》特约评论员,人气日益高涨。他为多家媒体撰写专栏,其中许多在襁褓中就去世了。现在他主持博雅小学的新闻和足球栏目,不唱赞歌。他勤于梦想,懒于行动,身体肥胖,写作产量低。十年间,他只出版了《第二纪元》和《十字街的骑士》作为他的第二本书。

吴云璞的《人生就像一场逆境之旅》

(封面尚未确定)

很多时候,我们所背负的痛苦和快乐都是沉默的,等待着某些机会来唤醒它们,比如写作、采访、大量的烟酒。采访让人生探索,旁白让彼此成为亲密的朋友。探访别人的内心世界,那里有疲惫,有嬉戏,有挣扎,有释然。这些故事很有趣,我会把它们讲给你听。

……

16 个终生回响的故事。

吴云璞

简称老吴,其实年纪还比较小。在传媒行业摸爬滚打十年,曾任新京报记者、编辑,新京报传媒研究所所长,《文史参考》执行主编,《全球商业经典》主笔》,《企业家》资深编辑,时光网副主编,还参与企业品牌创意策划等,经常跨界。我最喜欢的还是和有趣的人聊天,和亲密的朋友喝酒。

醉星客沙龙

随着最行客系列图书的发布,最行客系列沙龙也将同时开启。醉醒期间,做最清醒的人。

醉星客沙龙第一期

主题:书里的世界和行走的我们

嘉宾:李慧绿茶曹可凡

地点:上海展览中心一楼友谊厅(上海书展场)

醉行客沙龙第二期

主题:书里的世界和行走的我们

嘉宾:李辉、叶匡政、绿茶

主题:小镇青年与乡土情怀

嘉宾:潘采夫、韩浩月、吴云璞

地点:BIBF中信出版展位·西2馆W2-B02

谁有六根?

李辉、叶匡正、韩浩月、绿茶、潘才福、吴云璞

喝醉了,可以享受;喝醉了,可以享受;喝了,可以享受。当你醒着的时候,你可以写下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7 13:15 , Processed in 0.05710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