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4|回复: 0

鲁东大学深化双创教育改革,构建创业实验班新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1870
发表于 2024-12-4 06: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鲁东大学持续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紧密对接山东省“十大”产业,打造“1+3+1+4”创业实验班新模式激励青年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培养社会责任感 凭借高素质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力量、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着力打造升级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教育,并已开始走出了一条具有山东大学特色的双创教育新路。

一、适应发展需要,加强思想引领。

创业实验班是鲁东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山东省深化创新型改革系列文件精神的又一举措高校创业教育和鲁东大学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学校创新的重要举措 创业教育要深入务实,探索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新模式,培养敢于创业的勇气实践中,能够积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当前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有使命感、责任感,有较强的责任感。具有较强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综合性优秀人才。

2、建立“1314”制度,明确培训目标。

创业实验班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题,以提高培养质量为核心,注重创新培养机制。面向所有有强烈创业愿望、有一定创业基础的大学生。采用“1+3+1+4”培养体系,以1个创新创业项目为创业载体,3门创新创业核心课程为理论基础,1门创新创业大赛为创业路演,4门创新创业大赛为创业路演。拓展视野,实现课程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学分互认,将创业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通过专业化开展创新创业思维和技能训练的设立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对创业企业的熟悉程度。企业管理知识,全面了解国家有关创新创业的政策法规,掌握创业的基本方法,培养具有一定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人才和团队。创业实验班的总体目标是参加创业实验班的学生60%以上能有创业项目落地,真正达到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实际效果。

3、结合学生实际,创新培养方式。

创业实验班不改变学生原有的学院、专业、班级结构。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线,以因材施教、个性培养为特点。对选拔集中到创新创业学院的学生进行专项培训,实现创业项目领导力和创业能力。竞赛驱动与创业实践实施的培养效果一是实行小班教学。创业实验班从全校范围内选拔成员,建立选拔退出机制,分班授课。一般安排在学生课余时间,规模控制在30人左右。他们开发单独的课程体系并进行单独的评估。考核合格的学生可获得《鲁东大学创业实验班结业证书》,并获得相应的创新创业学分。二是实行创业导师制。创业实验班成立了由校外创业者和校内创业导师组成的导师团队,为实验班学生提供职业发展规划和创新探究能力指导,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实施个性化训练。导师帮助学生制定与其个性发展相一致的人才发展计划。学生可以提前进入导师实验室,参与导师的相关创新创业项目。三是实行开放式教学。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采取互动教学、案例分析、讲座等形式,参与课外科技创新实践、科技竞赛等活动;邀请行业专家、创业企业家来校举办讲座、开展调研活动,让学生与高管交流、与专家对话,拓展知识视野、拓宽学术视野、提高创业素养。四是实施项目化培训。实验班组建了多专业背景的学生项目团队,以项目领导和创业驱动的形式实施培训,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项目训练,并安排参加创业体验、创业交流和企业参观。支持有潜力的创业项目(团队)创办科技型小微企业,优先吸引落户创业孵化基地,进行深度孵化、培育和释放。

4、加强专业融合和创新,夯实课程体系。

创业实验班建立了“小规模、个性化、强化专业与创新融合”的课程体系。通过开展系统性、综合性、针对性强的创新创业教育,为有创业兴趣的青年学生打造“大众创业理论学习+大众创业实训+”。 “双创项目孵化”是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和培训平台。用讲座和企业实践促进课程知识的融合,用课程知识推动实践项目的实施,用创业实践项目检验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性。首先,课程是单独设置的。学制为期两年,循环进行。第一年以创业课程理论方面为主要内容,开设《创新创业实践》《创业法律实务》《创业企业管理实务》等课程。每门课程有2个学分和16个理论学时。实践课时32小时,三门课程共6学分;第二学年主要是创业课程实践活动,包括1个创新创业项目、1个创新创业大赛、4个创新创业活动等。二是课程学分互认。修读的6学分课程可与学生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创新创业课程、公共选修课、实践创新课程进行学分互认。学生中途退学,创业实验班所修课程学分按规定互认时,专业内剩余课程及其他环节须按原专业要求完成。三是加强教材建设。创业实验班组织教师编写出版相关教材。理论课程主要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案例式、研讨式、项目式等教学方式。 ;实践课程在校内外创新创业导师指导下进行,通过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科研创新实训、创业训练模拟、创新创业项目路演、企业实习观摩等方式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创客空间活动等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9 08:18 , Processed in 0.06041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