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1|回复: 0

临期食品折扣店受欢迎,年轻人成为消费主力军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7745
发表于 2024-10-1 14: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家店离地铁很近,下班的时候经常路过,虽然很多食品已经过期了,但是折扣比正价的产品高很多,而且品类也很多,还是蛮划算的”具有成本效益。”像张岭(化名)一样,来店里挑选自己喜欢的打折食品的年轻人很多。

“现在,一些90后、00后并不介意食品即将过期,因为在保质期内,价格还便宜。”该店老板告诉中青报、中青报记者,该店开业已近两年,生意一直不错。是的,回头客大多是年轻的上班族。

“以优惠的价格,无折扣地吃美味佳肴”?

近年来,随着过期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街头开始出现以“进口食品折扣店”为名销售过期食品的商店。大多数过期食品已经过期了2/3的保质期,并且越来越接近保质期。产品折扣越大。

部分年轻人消费过期食品的热情,催生了线下过期食品市场新业态的出现,不少年轻人也在网上“薅羊毛”。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进入“即食”后发现,有不少专营临食的特卖网店,上面写着“裸价”、“折扣”等字样。可以购买不同类型的包装食品;在手机上,你还可以搜索一些专门网购过期食品的应用程序和微信小程序。

在一些与节日相关的社交平台和社区中,数以万计的会员正在分享自己的购物经历。例如,豆瓣网站“我爱过节美食”群自去年9月创建以来,成员数量持续增长。目前已超过70,000。 “用优惠的价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成为了这些年轻人过节选择美食的理由。

保质期食品市场潜力有多大?

淘宝与科普中国发布的《即食消费冷知识报告》显示,每年有210万人在淘宝平台上选择食品。艾媒咨询今年1月发布的《2020年中国过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显示,从供给端看,2020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总产值将突破3万亿元,即使按照1 % 根据库存积累计算,近期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也将突破300亿元。目前,我国过期食品消费者中有47.8%年龄在26岁至35岁之间,年轻人已成为购买主力。

事实上,临时食品并不是什么“新”生意。在电商平台众多的临时食品店中,有的店经营时间长达5年之久。然而,随着越来越多过期食品的出现,其市场价值正逐渐被进一步挖掘。尤其是疫情之后,以好特爱、潇湘生活为代表的不少大型线下临时食品折扣品牌店,以连锁形式不断扩张,自营小型临时食品折扣店数量也不断增加。 。

守好节假日食品安全底线

线上线下食品销售的火爆也让很多人看到了商机,因此越来越多的商家涌入这个市场。未来一段时期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孙娟娟介绍,过期食品是指即将达到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从标准上来说,它本身是安全食品,但在销售过程中可能存在管理不规范的情况。等问题,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和消费纠纷。

今年4月29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物浪费法》(以下简称《反食物浪费法》)特别提到,食品经营者应当对接近尾声的食品进行分类管理。其保质期,并作出特殊标记或集中陈列出售。

不过,中青报、中青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并非所有规模较大的超市都执行了这一规定;虽然一些大型超市专门设立了标有“接近保质期区域的食品”的货架,但同时也存在将某些即将过期的食品与其他即将过期的食品混在一起的现象。一般推广领域;尽管一些大型超市针对即将过期的食品设立了专门的销售区域,但在使用“折扣购物”和“特价”时,避免在标签上出现“过期食品”字样。

对此,孙娟娟认为,《反食物浪费法》明确规定了即将过期食品的“分类管理”、“特殊标识”和“集中展示销售”的要求。也就是说,商家销售即将过期的食品,必须让消费者在保障知情权的前提下,明确购买。否则,一旦一些过期食品混入一般促销区域,超市管理人员很可能不会及时检查和分类,从而导致过期食品销售出现问题。

进口食品本身的正规价格较高,因此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临时食品店,临时进口食品也是年轻人的热销商品。然而,记者在一家进口食品折扣店发现,一款原产地为“乌克兰”的糖果显示,俄罗斯产品信息虽然标明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但中文标签却缺少相应标识。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进口食品必须依法经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检验合格后,外包装上会加贴中文标签,注明食品原产地以及国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进入我国国内市场销售。孙娟娟认为,中文标签上缺少生产日期,侵犯了消费者对该产品的知情权。如果消费者发现自己可以通过合法渠道合理维护自己的权利,这是法律赋予消费者的一项权利。

据了解,过期食品的供应主要来自大型超市的供应商或经销商。一旦大型超市将过期食品退回经销商,过期食品将经历“大型经销商——大型二手库存商——多家小型中间商——过期食品实体折扣店——消费者”的多个流通环节的新流程。在一些社交网站和短视频网站上,一些“叛徒”UP主经常分享自己的销售经验。在很多中间商建立的微信群里,有很多关于即将过期食品的销售信息。

面对如此多环节的流通链条,迫于“期限”的压力,是否可以修改即将过期的食品的生产日期呢?不少消费者对此不免心存疑虑。尽管在采访中,一些保质期食品供应商否认了这一说法,理由是很多保质期食品售价只有几毛钱,而且更改日期的高昂成本不值得,但也有人觉得,行业规模不断扩大,行业进入难度加大。鱼龙混杂,不可否认,经历过这样的“三败四败”之后,即将过期的食品可能存在这样的风险。

对此,孙娟娟表示,商家篡改生产日期的行为并不是专门由过期食品引发的新的食品安全问题,但这种推动力在过期食品的销售中可能更大。事实上,行业内部举报和消费者投诉是监管此类违法行为的有效途径。同时,现行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也针对此类问题规定了相关处罚措施。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建议,消费者在购买过期食品时应注意以下三点:过期食品仍在保质期内,可以放心购买和食用;过期食品仍在保质期内,可以放心购买和食用。购买过期食品时,应按需购买。请勿囤积,以免过期变质造成浪费;购买的食物最好在保质期内,在保质期之前食用。

中青报·中青报记者 李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3 14:01 , Processed in 0.06580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