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5|回复: 0

印度瑜伽:国粹文化与全球传播的瑜伽艺术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6342
发表于 2024-11-30 04: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字|刘英禄

“瑜伽是对心灵的压抑,使人能够保持自己的真实本性。” 《瑜伽经》

如果说印度有三件宝藏,那可能就是瑜伽、咖喱和宝莱坞。其中,瑜伽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堪称国粹。 2016年12月1日,印度瑜伽正式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8年,云南民族大学将首次招收瑜伽大师,学习瑜伽体式、瑜伽哲学、瑜伽医学、瑜伽解剖学等课程。瑜伽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因地制宜地进行了自我改造,体现在东西方的差异上。东方更加自然、温和,而西方则更注重力量训练。在西方,瑜伽被称为“瑜伽”,练习更注重肌肉训练。因此,运动强度较高,体力负荷也相对东部地区较大。相比之下,东方瑜伽更像是传统意义上的养生保健。

本来,瑜伽作为婆罗门教的正统哲学之一,也是一种宗教修行和身心锻炼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印度各宗教在争夺信徒中相互学习也是主题的一部分。在获得启蒙之前,乔达摩佛陀曾跟随一位瑜伽祖师学习。有研究者认为,瑜伽是与佛教大乘禅法一起传入中国的,但当时的人们并不能区分两者。印度古典瑜伽的部分内容最早传入可能是在北魏延兴二年(472年吉伽耶1999年翻译的《方便心论》,南北朝的《易筋经》,唐代流行的“天柱按摩”、宋代的“婆罗门指南”都被认为是从金庸小说中传入我国的。 《易筋经》是笼罩着光环的武功秘法,据说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令狐冲在《笑傲江湖》中练过它,尤坦之无意中学会了它,并达到了巅峰。小说里很神奇,但现实中,《易筋经》是少林流传的内功秘籍,在修行上,秉承着“一寸一寸”的养生理念。 《易筋经》特别强调“筋”在“通周身、行气血”中的重要性。



武侠小说中描写,一个人获得绝活的基本条件是打通“任督二脉”。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中国养生术和印度瑜伽术的实践。中医养生涉及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瑜伽主张人体有“三经七轮”,即每个人体内的能量系统是由三经七轮组成的。领悟力代表着瑜伽练习的成败。在“气”的调解和运用下,可以从头顶、眉间、咽喉、胸腔、腹部、肚脐到会阴(七圈)进行相应的训练,以应对身心问题。

印度古代瑜伽士通过观察和总结自然和动植物的生存规律,将大自然的各种存在方式运用到人身上,感受身体的变化。他创造了猫式、虎式、龙式、眼镜蛇式、鱼式、鹰式等数百种瑜伽姿势。在中国气功和武术中,象形也是最直观的表现方式,如虎形拳、蛇拳、鹤拳、猴拳等,也有少数来源于神话或想象中的动物,如金刚拳、罗汉拳、龙拳、行拳等,数量也数不胜数。

将瑜伽引入中国第一人、“中国当代瑜伽之母”张惠兰正在表演“蕙兰瑜伽”



然而,中国人练习瑜伽所擅长的并不是姿势。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曾记载过苏轼练习瑜伽的故事。

苏轼是一位资深的养生专家。他从原本体弱多病的弟弟苏澈身上敏锐地发现了瑜伽带来的变化:脸上容光焕发,充满活力。于是他在被贬黄州后也走上了练习瑜伽的道路。苏轼没有沉迷于瑜伽“绝技”身体动作,而是注重气运和咽喉津液,调动牙齿、腹部、腰部、脊柱、眼耳鼻脚底等各个部位参与其中。林语堂评价苏东坡的瑜伽时说:“中国习练者不知道它是瑜伽,自然其他太扭曲身体的姿势,如‘孔雀式’、‘鱼式’,也被认为是瑜伽。”而苏东坡只满足于练习几个舒服的姿势,这也算是中国对瑜伽的贡献了。这个错误,让苏轼的修行更接近于瑜伽追求内在的和谐。事实。

经过各种传播和诠释,传统上以内在修炼为目的的瑜伽,现在更多地被用作健身手段。因为人们在练习之后确实会注意到内心的平静和年轻的身体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男性通过瑜伽练习来缓解压力,越来越多的女性将瑜伽练习作为休闲、健身、提升气质的必修课。 2007年11月,在美国大学运动医学年会上,科学家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每周两次一小时的瑜伽可以提高女性的灵活性,缓解更年期症状。他们很少出现潮红和夜间症状。汗。美国《疼痛症状管理》杂志对13名乳腺癌女性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周练习一次瑜伽可以减轻情绪困扰、疲劳和疼痛。瑜伽发源地印度的科学家发现,练习瑜伽可以缓解代谢综合症,从而预防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研究还证实,练习瑜伽的人比不练习瑜伽的人感到更少的焦虑、沮丧和沮丧,乐观程度更高。但也有人质疑,瑜伽练习中的各种高难度动作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轻则扭伤,重则中风,甚至昏迷。中风的问题还有待研究,但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挑战各种瑜伽姿势确实更危险。

印度有句古话说,要获得永恒有两种方法,一是在战场上抛弃肉体;二是把肉体抛弃在战场上。另一种是在瑜伽中放弃世界。如今,瑜伽是人们控制身体的现代练习,也是在浮躁之中寻求放松与宁静的自我发现。练习结束时,双手合十,说出最后一句话(印地语谢谢你),完成身、心、灵合一的完整仪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16 14:28 , Processed in 0.06813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