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3|回复: 0

借名买房的法律风险:政策性保障住房与单位集资房的无效合同解析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1001
发表于 2024-11-29 08: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 买房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而借名买房就是其中令人意外的事情之一。然而,在法制社会,借名购房的行为很可能因某种原因被认定为无效合同和无效行为。 2、借名购买单位产权住房。一般来说,单位建设的单位资助住房的受益群体是本单位的职工,是单位给予职工的一项特有福利。

买房难免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而借名买房就是其中令人意外的事情之一。之所以借名买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不符合购房条件,所以才要借名买房。但在法制社会,借名购房的行为很可能因某些原因被认定为无效合同和无效行为。今天小编就从法律常识的角度给大家科普一下:借名买房时,哪些是有效购房,哪些是无效购房?

借名买房无效的情况:

1、借名购买经济适用房等政策保障房。

政策性保障性住房是政府为保障特定群体利益而兴建的住房。如果借名购房的目的是获得政策性保障性住房,虽然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要求,但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占据了特定群体购房的份额。侵犯了低收入群体的购房机会和利益。发生纠纷时,法院可以宣告以损害公共利益方式签订的购房合同、协议无效。

2、借名买单位产权房

一般来说,单位集资建设的单位住房的受益群体是本单位职工,这是单位向职工提供的一项特有福利。如果单位职工自愿将自己的配额让给单位外的人,并用自己的名义购买单位筹集的房屋,对于该职工来说,就是自愿放弃或者让渡自己的配额权。以他的名义购买房屋的行为并不违反法律。按照规定,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算是有效的借名购房。但如果购房名额有限,且并非单位所有员工都有资格购房,那么这种行为就会对其他人的权益造成损害。一旦发生纠纷,购房合同或借名协议无效。



以下情况适用于以您的名义购买房屋:

1.违反限购政策借名购房

在城市限购的政策环境下,如果购房者丧失购房资格,以无购房需求的合格人员名义购房,则构成购房行为以借来的名字。对于该行为的有效性,有法院认为,虽然是为了对抗当地楼市限购限贷的政策规定,但在法律责任方面并没有造成任何损害,尤其是交易双方的行为是自愿的,故该行为无效。不合适。只要签订了正式的协议和合同,一般来说就可以判定为有效。

2.违反贷款限制政策借名购房

与限购性质相同,购房者如果因个人原因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或者贷款不符合银行贷款审批要求而无法购房,也是一种表现借名买房。但从政策层面来看,这种行为可能损害的是银行利益而非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只要该行为受到正式签署、协议或合同的约束,且双方不存在冲突,均会被判定为有效借名。



注意:

判断借名购房协议是否有效的主要思路是,当事人的责任划分明确,房屋的所有权在借名协议中明确约定。不存在“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或“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的情况。以“国家、集体或者第三方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等内容和目的的行为,可以被认定为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

四季春城 4.26分

世纪大道与潘祥路交汇处

0513-$0513-$0513-$0513-

已售住宅 滨江街科技住宅

13000元/平方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8 02:26 , Processed in 0.06159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