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印度瑜伽与西方瑜伽的融合与改良:克里希纳玛查里亚及其学生的贡献
本期最初发布的原始版本我们所说的瑜伽,其实大致可以分为印度瑜伽和西方瑜伽。西方瑜伽无疑源自印度瑜伽,但它去掉了许多价值核心,成为一种与西方心理学、精神分析理念、身体健康意识相融合的形式。
印度著名的现代瑜伽大师克里希那玛查雅对印度瑜伽进行了相当大的修改,减少了其哲学或精神影响,而倾向于更加注重瑜伽的体操。他所传授的训练手册中包含了许多当今瑜伽练习者所喜爱但在任何古代瑜伽文献中都没有记载的体式,如拜日式、站立式、三角式等。
△克里希那玛查雅
克里希那玛查雅的两名学生艾扬格和乔伊斯分别为女性和男性练习者开发了进一步的修改。
艾扬格自幼体弱多病。经过刻苦训练,他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瑜伽训练体系。正如最近推出的《瑜伽新史:从古印度到现代西方》一书中所讨论的那样,艾扬格瑜伽体系完全以身体为导向,使用一系列道具来促进伸展和灵活性。根据艾扬格的理念,体式练习将帮助人们通过协同身体最终解放自己。
艾扬格于1954年首次访问伦敦,并长期居住在英国。他表现出了极其坚强的意志和品质,与自己虚弱的身体作斗争。许多印度裔和英国其他族裔的名人都拜他为弟子。英国圣公会和英国教育部都给予艾扬格一定程度的特权。所有教育部门管辖范围内的瑜伽老师都需要经过艾扬格本人的批准,才有资格执教——这是因为艾扬格的瑜伽,符合英国教会和政府的要求,并抽象掉了印度的宗教内涵。在瑜伽中。
《瑜伽新史:从古代印度到现代西方》一书指出,这就是瑜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国家和许多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如此流行的关键:各国政府并不担心这会导致印度宗教的传播,以及瑜伽所表现出的意识和身体姿势: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力量在严酷的世界中取得成功,而不是苛求环境,这意味着瑜伽致力于政治和思想上的新自由主义。
https://img0.baidu.com/it/u=3764238749,353487829&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7
1. 瑜伽最初是什么样的?
瑜伽的起源可能非常古老。 2700年前的古印度人的骨骼保持双腿交叉,双手放在膝盖上,拇指和食指相触,呈现瑜伽智慧手印手势,象征着精神内省。古印度经典《梨俱吠陀》中描述了垂死的武士“被挂在战车上,升到了太阳的天堂”。这似乎是瑜伽意义的一种表达。
在《摩诃婆罗多》的《薄伽梵歌》中,瑜伽被用来描述获得卓越智慧的方法。这个词也用来形容圣徒的身体悔改和禁欲主义。早期文献中提到的瑜伽士,正如《瑜伽新史:从古印度到现代西方》一书中所说,更像是猛烈冲破传统束缚、不惜一切代价追求精神狂喜状态的修行者。 。这与我们今天所知的瑜伽相似,但有所不同。
在早期的灵性瑜伽之后,姿势瑜伽开始出现。因此,瑜伽开始确定追求三种不同的意识状态(清醒、做梦、睡眠),以及第四种状态,即宁静、永恒、不受干扰的平静。
显然,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等起源于印度的宗教也有类似的做法。
《瑜伽新史:从古印度到现代西方》一书指出,古印度瑜伽,包括孔雀式、公鸡式和卧龟式,并没有向当今的致敬太阳的标志性系列姿势致敬。瑜伽体式练习。日式风格”。
在古代,瑜伽作为一种印度教练习逐渐变得越来越重要,“明确地描述为一种心态。当心灵完全超越有限的个人状态时,它就摆脱了情绪反应和自我依恋,因为它有意识与超越的神圣自我的结合已经实现了”。
2. 瑜伽是如何西化的?
https://img0.baidu.com/it/u=4102439472,157792462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67&h=500
瑜伽的变革实际上是从中亚波斯人、土库曼人等相继征服印度、建立伊斯兰政权开始的。虽然两种宗教之间存在诸多差异,但统治者出于治理的需要,在相当程度上鼓励和平共处。统治民族中的学者和信徒也开始学习印度教的精神传统。王公大臣们毫无心理负担地接受了瑜伽的练习方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和他们也相继接受了(西藏)苯教和其他(印度)耆那教的修行,在印度逐渐被英国殖民者控制后,以印度和瑜伽的形式传回了欧洲。
与法国人不同,英国殖民者更热衷于通过软手段实现对殖民地的文化替代。然而,对于英国和欧洲文化来说,同化印度文化其实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挑战,因为印度文化有着更复杂的体系和更丰富的价值成果。 19世纪末,大众摄影的发展放大了印度殖民地和大英帝国许多瑜伽练习者的身体之美。一些印度瑜伽练习者将瑜伽发展成为与马戏融为一体的高级杂耍。
真正让瑜伽成为一种更加西化的体操运动,一种能给练习者带来健康身体的训练方法,其实是19世纪欧洲哲学思想对瑜伽的改造。 19世纪的欧洲宗教信仰趋于支离破碎,尼采高呼“上帝死了”。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世俗主义盛行,但神秘主义在严格宗教衰落的背景下也获得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瑜伽新史:从古印度到现代西方》一书指出,神秘主义者融合了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哲学和柏拉图哲学,也延续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神秘主义传统。
在这种情况下,被剥离了印度教价值观核心的瑜伽,传入欧洲后被认为是一种帮助证明、帮助实现神秘理论的方式,即超越身体,达到高度。灵魂与心灵的统一,并且能够达到高度的统一。敏锐地感知世界。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荣格对神话和象征的心理学解释进一步丰富了现代西方瑜伽的含义。
有趣的是,正如《瑜伽新史:从古印度到现代西方》一书中指出的那样,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在接触《薄伽梵歌》后,积极宣扬《薄伽梵歌》。印度的思辨,印度的哲学。梭罗的《瓦尔登湖》实际上是对印度思想的致敬。到了下一代(19世纪末),以威廉·詹姆斯为代表的美国顶尖知识分子开始毫无微妙地展示瑜伽练习。
如上所述,西方瑜伽加入了苯教等原本印度瑜伽中不包含的方法,这在欧美也引起了相当程度的争议。
更讽刺的是,20世纪20年代,随着消费金融的发明,消费主义思潮不断升级,人们开始更加强烈地崇拜商品,对商品产生了不可阻挡的饥渴。在此形势下,全球审美文化和价值心理也在趋同,催生了病态的审美要求。对女性美的定义越来越严格,甚至出现了病态的极瘦体态。在这种情况下,瑜伽被认为是最有利于女性减掉脂肪、展现体型之美的。当然,与节食、慢跑等相比,瑜伽对女性身体的伤害显然要小一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