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分辨过敏性紫癜?按压不褪色与部位特征详解
过敏性紫癜(HSP)的本质是由含有免疫球蛋白IgA的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壁上引起的小血管血管炎综合征,因此在国际疾病分类中将其命名为IgA血管炎(IgAV)。临床表现为非血小板减少性、可扪及皮肤紫癜,伴或不伴腹痛、消化道出血、关节痛、肾脏损害等症状。虽然该病的自然病程大多是良性的、自限性的,但有些孩子的治疗过程并不顺利。治疗的困难和家长最担心的就是紫癜的反复发作,以及由此带来的疑问和误解。家长如何正确识别过敏性紫癜?
判断按压时颜色是否褪色:过敏性紫癜是小血管血管炎引起的出血点,所以按压时不会褪色。无论是否突出于皮肤表面,无论是点状还是片状,按压时不褪色的就是紫癜。相反,充血性过敏皮疹会随着压力而消退。
辨别部位:过敏性紫癜多出现在四肢和臀部。如果臀部、胸部、背部、颈部以上可见紫癜,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请医生诊断是否是其他原因引起的紫癜,比如血小板减少等。 。
鉴别伴随症状:过敏性紫癜可伴有腹痛、呕吐、吐血、便血等消化道症状;还可伴有关节肿胀、疼痛;最重要的是,可能会发生肾脏损伤。因此,儿童患过敏性紫癜后6个月内应定期检查尿常规,以便及早发现肾脏损害。
家长朋友们,如果遇到无法辨别的可疑紫癜,请及时去医院就诊。应避免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过于认真。患有过敏性紫癜的孩子,经过正规治疗,紫癜就会消退。偶尔会出现 1-2 个新的针尖大小的紫癜,但没有腹痛、关节痛或肾脏损害,不需要治疗。然而,有些家长却很着急,每天都要反复检查孩子的皮肤。应尽量避免这种紧张情绪。二是关注度太低。过敏性紫癜有时会伴有荨麻疹样过敏性皮疹和瘙痒。有些家长不能正确识别紫癜,误认为是过敏。他们没有及时就医,耽误了病情。
关于过敏性紫癜病因的认识误区
过敏性紫癜的病因主要与感染、免疫紊乱和遗传易感性有关。其中,感染是主要触发因素,包括细菌、病毒和支原体感染。
https://img0.baidu.com/it/u=3942438205,1308398589&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64&h=500
很多家长误认为食物过敏是引起过敏性紫癜的主要原因,过度限制孩子的饮食。尽管有些过敏性紫癜儿童确实存在食物过敏,或者在过敏性紫癜急性期吃了某些食物后可能会出现暂时性紫癜加重的情况。必要时可以检查食物特异性IgE抗体,以确定孩子是否确实有食物过敏。然而,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食物过敏会引起过敏性紫癜。因此,如果孩子没有明确的食物过敏,就没有必要过度限制蛋白质饮食。紫癜消退后可逐渐增加饮食种类,以满足孩子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
为什么要用中药治疗过敏性紫癜?
如前所述,感染和免疫紊乱是过敏性紫癜的重要原因,也是紫癜复发的主要原因。中医治疗的切入点是解决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常见慢性感染,并能起到调节免疫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是有效的。多组学机制研究和药理功效研究也表明,一些中药复方制剂和小分子化合物对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慢性炎症和小血管有效。它在炎症和调节粘膜免疫方面具有治疗优势。
排毒活血强身强面
大多数患有过敏性紫癜的孩子都伴有慢性扁桃体炎、鼻炎、鼻窦炎、气管炎等,可以用辩证的中药治疗。一方面,凉血、解毒、活血、祛湿等治疗方法有助于彻底清除感染病灶;另一方面,通过补肺健脾、强体固本,调节免疫力,预防和减少紫癜的复发。
健脾益气、和胃化湿
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不良、慢性腹泻等也是过敏性紫癜迁延难愈的常见原因。尽管国际上已有成熟的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但部分儿童的治疗效果仍不佳。中药的添加可以健脾益气、和胃祛湿。通过改善饮食以及辩证治疗腹泻或排便不规律,可以清除消化道的慢性炎症,从而调节肠道粘膜免疫,有助于减少紫癜的复发。
https://img2.baidu.com/it/u=1135061484,4100746179&fm=253&fmt=JPEG&app=138&f=JPEG?w=414&h=550
清热利湿、补肾固精
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尿路感染不容忽视。虽然有的孩子没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的典型症状,但尿常规检查可见尿路白细胞增多,偶有尿频、尿道口红等。 。或者定期抗感染治疗后仍出现上述症状和尿检异常,一方面建议家长每天用流水冲洗尿道口,另一方面采用中药辨证治疗。治疗以清热利湿、补肾固本为主要治疗方法。
重视尿液检测,尽早发现肾脏损害
过敏性紫癜患儿的长期预后与肾脏受累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定期尿液检测是及时发现肾脏损害的有效方法。因此,过敏性紫癜患儿应注意尿液检查,以便及时治疗。
供稿:上海儿童医院中医科主任 黄艳杰
摘自上海儿童医院互联网医院微信公众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