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时代教师负担与教育数字化转型:新视角与应对策略
赵健:科技时代教师的负担:了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视角
根据“加速批判理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导致教师负担短期减少和长期增加的必然趋势。这种负负担增加的长期趋势源于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技术意图与长期由系统塑造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习惯之间的内在冲突。解决这一冲突有两种可能的方法:教师承担着更重的教育转型工作量,或者他们拒绝使用新技术来减轻自己的工作量。因此,遵循“科技—负担—教育转型”的逻辑关系,提升教师数字化胜任水平,推动教师专业水平更新,推动教师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是数字化时代教师负担治理、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
马淑峰等:推动高阶思维的发展
https://img0.baidu.com/it/u=119318593,761959250&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07&h=405
合作推理学习
高阶思维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传统观点认为,高阶思维指向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中的三个更高层次的目标:分析、评估和综合(修订为创建)。然而,高阶思维并不是特定认知情境下的单独思考过程,而是一种复杂的思维,其中分析、创造、综合、关系构建和元认知等一系列认知成分共同发挥作用。高阶思维内涵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能通过简单的知识转移来获得。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通过与他人和社会环境的互动,高级心理功能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因此,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学习模式需要体现思维的社会建构特征。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合作推理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学习模式。该模型强调在真实情境中创造复杂的现实世界任务,让学生在开放式问题情境中与他人进行探索性对话和建设性互动,并在教师的支持下在引导参与的过程中形成复杂思维。实证研究表明,合作推理学习对提高高阶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并揭示了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实践和推广这种学习模式的重要价值。
曹岩等: 普通职业流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阶级间平等:不同地区不同班级入学机会指标的重构与实证研究
(全文转载于《新华文摘》2022 年 09 月)。
https://img0.baidu.com/it/u=2484345502,1209616993&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667
本文基于 MMI 和 EMI 理论,从教育的阶级再生产角度探讨了区域一般就业转移的规模和结构对不同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阶级公平的影响。本文基于中国阶级结构的差异以及发展与人口流动不平衡带来的教育机会的累积特征,构建了不同地区高等教育机会的阶级公平指数,并分析了一般就业转移的规模和结构对不同地区阶级机会公平的影响。本文发现,对于普通本科和初级学院和普通本科生的入学机会,区域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毛入学率的提高有助于缩小班级间入学机会的差距,普通高中毛入学率的提高对提高区域班级入学机会公平性的影响更为明显。调整招生结构,例如增加普通高中入学比例或普通职业比例,也可以显著缩小地区阶层入学机会的差距。然而,对于“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来说,区域普通职业转移招生规模和结构的变化对提高区域阶层公平没有显著影响。
结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