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xi1368 发表于 2024-11-25 17:48:02

贵阳公交站点设‘花果园’相关疑问,民政部门解答地名规范等问题

7月17日,天眼新闻报道《【天眼政问·记者帮你问】到处都是‘花果园’吗?贵阳汽车站为何如此设置?贵阳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立即回应网友关心的问题,针对公交站点频繁以“花果园”命名,易造成混淆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释,解答网友疑问。

7月18日,针对网友提出的有关地名规定的进一步疑问,例如彭家湾重建拆除后为何又叫花果园,且同时存在“中央广场”和“兰花广场”等名称。我不知道哪一个是正确的。记者立即联系了贵阳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针对网友关心的问题,该处处长罗林进行了详细解答。

花果园购物中心沿线建筑

“‘花果园’地名的由来,是因为相关地区曾经有一座私家花园,里面种植的梦花和玉兰特别出名,所以取名为‘花果园’。”罗林告诉记者,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原来花果园的范围自然扩大到了现在的规模。

“彭家湾是现在花果园的一部分,不管拆了还是修了,它都还存在,没有被取代,两个名字并存并不冲突。”洛琳解释道。

记者了解到,根据地名规划管理最新相关要求,民政部门目前管理的地名包括以下几类:自然地理实体名称;行政区划名称;村委会、居民委员会名称;以及大道、街道和小巷的名称。

https://img2.baidu.com/it/u=2742750589,2051674464&fm=253&fmt=auto&app=138&f=JPEG?w=667&h=500

其他专业部门(交通、住建等)管理的地名:具有重要地理位置意义的住宅区、建筑名称、广场等;具有重要地理位置意义的交通、水利、电力、通讯、气象等设施的名称。

“接到《天眼》栏目组的相关反馈后,我局高度重视,立即派出工作人员前往现场调查。经调查发现,‘中央广场’和‘兰花广场’ ’是现实中存在的两个不同实体,因此两者共存不会扰乱地名规划。”罗林进一步解释道。

中环广场、胡姬广场

值得一提的是,贵阳民政部门在进行相关类型地名规划管理时,主要考虑以下三点:政府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界定的相关地名,其他行业部门根据自身情况明确界定的相关地名。自己的实际情况。经社会公众同意并符合上述条件的命名及相关称谓,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在地名规划中应当得到尊重。

针对网友关心的相关问题,并结合长期以来工作开展的实际,贵阳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办公室建议交通运输部门使用长期地名轨道交通车站命名尽量经政府批准。如果有特殊需要,可以延长。解释。

https://img0.baidu.com/it/u=2887921624,3032291013&fm=253&fmt=auto&app=138&f=JPEG?w=500&h=360

“比如我局参与了贵阳地铁3号线桐木岭(省委党校)站的命名,这个名称符合相关要求,即使今后省委党校搬迁,桐木岭仍然会永久存在。”罗林说道。

此外,贵阳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办公室也建议交通部门在命名公交站点时尽量使用指示性小地名。例如,以贵阳公交命名的贵州日报汽车站就符合这一要求。

综上所述,贵阳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办公室感谢社会公众对地名规划管理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做好职能范围内的地名规划和管理工作。

此外,对于建筑物命名,贵阳市南明区相关职能部门回应称:

据南明区民政局现场调查显示,兰花广场是遵义中路、花果园街道、公园中路和花果园M区围成的公共区域的总称。这个名字至今仍在正常使用。

中环广场1、2、3、4号楼位于胡姬广场一侧。这是这四座建筑的名字。该名称自完成之日起一直使用。这两个名称之一是地区名称,另一个是商业建筑名称。不能更改名称、替换或混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贵阳公交站点设‘花果园’相关疑问,民政部门解答地名规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