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北京舞蹈家协会深入闽南采风
来源标题:问运河如何得清水才有活水源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新时代文艺发展正确方向,11月7日至13日,北京舞蹈团舞者协会“走遍各地、深入生活、扎根民间”征集活动远赴福建厦门、漳州、泉州、福州,采集闽南特有的文化养分,丰富广大舞者的心灵和创作。年轻的舞者们,带回了一种灵性感和充满创意的舞蹈视频作品。
一路走、看、感,“问运河有多清,才有活水源头”是冯征集团成员们共同的感受。
多种舞种擦出“火花”
这个风格聚集团共有25人。舞者来自中国古典舞、中国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编舞等专业课程。对于大多数舞者来说,将多种舞蹈风格结合在一起还是第一次。从一开始的陌生、内敛、懵懂,到互相学习、互相感动,再到与闽南地方戏曲、舞蹈等艺术门类擦出“火花”,短短一周的时间,舞者们经历了一场与闽南地方戏曲、舞蹈等艺术门类的互动。大自然并与他们的兄弟一起跳舞。与闽南古老文化的相互了解、相互激发。
南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梨园戏、高甲戏、漳州布袋戏、泉州提线木偶;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南舞、丈台鼓伞舞,以及畲族、高山族民间舞蹈……沿途,收藏团可以领略到许多源远流长的非物质文化的魅力。每天近距离接触文化遗产。大家都说——“吃”真好!每次“吃”上一场“文化大餐”,征集团成员都能与这些非遗表演的传承人进行深入交流,一起学习、一起表演,甚至直接练习表演中的关键道具。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寻找灵感。舞者的大脑不断旋转,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教师朱望波在漳州木偶艺术博物馆观看木偶戏表演时,发现木偶的水袖动作与古典舞蹈相似。 “侧重点不同,但对我也很有启发。当时我就在想,以后能不能融合起来。看到这些古戏,我对中国戏曲的传承和演变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后我教书,可以用在创作上。”
“舞蹈艺术本身就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艺术。”中国戏曲学院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导演李丽红在厦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观看歌仔戏、高甲戏表演后表示:“戏剧与舞蹈同源。在这里,我看到了很多民间舞蹈表演的元素,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和创作中不断梳理和深入研究。”李丽红说,艺术家如果想要提高。他们的创作标准和教学走向世界,必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学、创作。她表示,未来,她一定会把这次采集的成果融入到民间舞蹈创作中,然后呈现在舞台上。
细化“深透”粒度
收集风格不仅仅是快速浏览,不断细化“深度渗透”的粒度是北京舞协一直坚持的理念。舞者们也十分珍惜这次收集音乐的机会,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学习和练习。
在厦门,大家都被闽南舞蹈、鼓乐表演深深吸引。他们拿起重达数公斤的鼓,模仿当地的舞者。他们将中指插入转环,并用拇指和食指移动鼓体。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蹈团的舞蹈演员王赞按照“鼓转、人转、身转”的节奏跳舞。 “我感觉这鼓应该能玩出更多花样。”她和伙伴们现场研究如何将鼓槌与鼓结合起来,加快鼓的旋转速度,使其不仅可以拿在手里,还可以站在舞台上。转动。 “一遇到这样的内容,我作为民间舞者的血液就被唤醒了,我忍不住去学习、研究,然后思考如何改编和创作。”王赞说,他在学校学过小糖鼓和热巴。鼓,韩国鼓等等,但是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转鼓。这次我真的“赚到了”。
当来到素有“云上人家”之称的九龙江北溪河畔的关社村时,首次到国内下乡的北京当代芭蕾舞团舞蹈演员韩飞宇更是感慨万千。他被畲族、高山族歌舞表演中复杂的队形变化所吸引,更被舞蹈与生活充分融合的表演内容所震撼。 “当代芭蕾欣赏身体,看动作、情感,比较抽象。这和民族民间舞蹈有很大不同。至于我刚才看到的高山族舞蹈,他们转向了投陀赛、射箭比赛等。”融入歌舞内容,充满了生活的温暖和亲切。”当韩飞宇成功扔陀螺时,赢得了全场掌声和欢呼声。当他与当地舞者携手跳大圈时,更被火热的气氛所吸引。已感染。
https://p9-pc-sign.douyinpic.com/tos-cn-i-0813/osFaFFAaEhILTRAAgAyAczrCTIFONdANgARfCe~tplv-dy-aweme-images:q75.webp?biz_tag=aweme_images&from=3213915784&s=PackSourceEnum_AWEME_DETAIL&sc=image&se=false&x-expires=1696064400&x-signature=scEQRVxi9o9ibi3KLw8M4ZMo2kc%3D
对闽南文化稍有了解的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员潘文超总结道:“在这本集子里,每个人心里都有疑问,他们都在沿着这个集子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方式,使得采集的粒度不断细化。 ”
充满生命力的舞蹈画面
日落时分在沙滩与海浪拥抱阳光,清晨六点在雾气中的溪边起舞,在结构巧妙的土楼里迎着初升的朝阳舒展四肢,让现代舞舒展、舒展。在梨园戏狭窄的舞台上夸张。梨园戏细腻而内敛的表演具有强烈的冲击力……在收集风格的同时,在各种环境下发自内心的舞蹈,并拍摄舞蹈视频作品,是本次合集的一大特色。
“这与在学校教室里跳舞有很大不同。”彩凤团最年轻的成员、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的陈文曦说,早上6点,我来到了土楼,土楼还没有从沉睡中醒来。 ,感觉到风吹在我的手臂上。 ,感受初升的太阳一点点温暖着大地和身体,舞蹈动作自然地流淌出来。 “世界安静得仿佛只有呼吸声,不需要刻意去思考动作,一切都自然而然地发生。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了‘言语不足,歌足矣’的含义,唱歌还不够跳舞——充满生活感。”她说。
当在土楼中翩翩起舞,用身体“占领”门框、走廊等空间时,朱望博甚至感觉“时间不再是线性的”,仿佛可以跨越几百年前与这里生活的人们交谈。时间。
在惠安县,当舞者们在海边的岩石上翩翩起舞时,年轻的舞者黄晓也抛开了心中的杂念,“我不自觉地闭上了眼睛,用全身心去拥抱正在消失的太阳”晚上的那几十秒里,我感觉自己莫名进入了某种仪式,让我无比投入地感受这一刻,夕阳的温度,海风与我的接触和速度。我的手部动作实际上非常很简单,但却让我莫名的感动,让我想哭,也许是因为那一刻让我感受到了身体和心灵的联系。”大家都回忆起来。当时正值涨潮,很多舞者的鞋袜都被海水打湿了,但没有人在意,只是在那一刻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每一个舞蹈,不仅动作大多是即兴的,而且环境和地点也大多是“即兴”的,并不是刻意设计的。负责环境舞蹈拍摄的导演、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导演赵旭科回忆,出发前,导演组做了很多案头工作,设计了很多场景。专业编舞李晨和其他舞者也想象出了很多动作。但当我们真正去到那个地方时,却听到“哇!”之类的声音。导演嘴里时不时会喊出“到了”、“先别走,等我拍完一组镜头”。在大榕树的树根和枝干上,在厦门小白鹭艺术团校园贾作光题写的巨石前,在福州三坊五巷人来人往的街道上,甚至在叔叔阿姨们散步的街边公园……“我们周围充满了闽南文化的氛围,我一边走一边不断发现、拍摄,有一次甚至想在高速公路出口拍摄,但条件有限不允许它发生。”赵旭科说道。
面试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毕生的事业
——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舞蹈协会主席 陈维亚
说起收藏风格的起源,我想说,就艺术创作而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群众,是我们一生要做的事情。没有这些,何谈创作,何谈老百姓看得见的好作品。为人民而舞,至少人们会喜欢看你的作品,所以体验生活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早就说过:为人民服务,就要走进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群众、体验人民群众、表达人民群众。
https://p3-pc-sign.douyinpic.com/tos-cn-i-0813c001/6c6b331e603c411bbdce72f0512bf4f4~tplv-dy-aweme-images:q75.webp?biz_tag=aweme_images&from=3213915784&s=PackSourceEnum_SEO&sc=image&se=false&x-expires=1718564400&x-signature=j5PFlxcIMvDMnfd7gvasXLlVWbg%3D
北京舞蹈协会的风格征集工作从2019年开始,第一站是祖国西南的云南,深入乡村;第二站是从西南到祖国东北的黑龙江,甚至到乌苏里江,体验赫哲人的生活。在河边或森林里跳舞和交流是非常有益的。今年的第三站,我们从东北走向东南,来到了福建,深入体验了闽南文化和改革开放的前沿。明年,我们将从东南走向西北,计划深入新疆,体验多民族艺术文化。我们选择这些地区去旅行,是因为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会对北京的舞蹈创作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影响。
舞蹈的未来属于年轻人。他们需要通过这样的收藏在民间扎根,真正到这片土地去触摸、闻闻、看望、舞蹈,感受生活是怎样的。漂亮,还是那么有钱。
风格的集合也包含着继承的意义。中国舞蹈艺术就像一棵参天大树,根深叶茂。这个根就是老百姓,就是祖国,就是祖国各地的舞蹈工作者。它们是舞者应该汲取的营养。因此,我们一路上也走访了许多活跃于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舞坛的“年轻人”,聆听他们那些年的故事。这些温暖的记忆正在加深根脉的联系,让我们看到中国舞一路走来的轨迹。
进场回馈舞台
——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白静宜
北京舞协一年一度的“环游”持续了一周,依然给艺术家们留下了无尽的回味。这个为年轻舞者下田、重返舞台搭建的平台,经过三年的实践,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组织艺术家征集风格的初衷,是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文艺创作的方法有一百种、一千种,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生活、扎根人民群众”。艺术只有永远与人民同在,才能实现“树才能常青”的理念。
党对文联工作的要求是团结更广泛的作家、艺术家,这一点体现在文联组成员的构成上。风格收藏团的构成非常注重平衡,既有来自大学、艺术院校的艺术家,也有来自“两新”组织的艺术家。从专业角度看,既有古典舞、民间舞,也有芭蕾舞、现代舞。我们用艺术团结更多艺术家听党话、跟党走。
在藏品内容的安排上,我们重点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稀少数民族、闽南地方特色文化等,并注重藏品的坚持和结果。近年来,舞蹈影像蓬勃发展,我们的每一个系列都专注于制作舞蹈影像作品。
在组织上,本次活动起到了“中华全国文联一家人”的纽带作用。这次,在福建省文联、省舞蹈协会的帮助和指导下,我们得以体验到了最独特、最真实、最传统的地域文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