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xi1368 发表于 2024-11-21 00:52:25

央视财经客户端:招聘平台简历信息遭泄露,7 元可买一份

本文图片均来自央视财经客户端

央视财经客户端3月15日报道,近年来,警方破获多起诈骗案件。犯罪分子从网络黑市购买大量个人简历信息,进行精准诈骗。这些包含准确信息的简历从哪里来?

记者在各个贴吧、论坛、QQ群中发现,有大量招聘平台出售简历的信息。记者加入了一个名为“58智联粉丝”的QQ群,该群有数千名会员。进群短短几分钟内,就有超过99条关于出售各类简历的消息,通知此起彼伏,让人应接不暇。

一位卖家表示,只需7元,就可以在智联招聘上购买最新的求职简历。支付费用后,不到5分钟,卖家就发来了简历。简历内容详细,包括应聘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照片、联系方式、工作经历、教育经历等信息。卖家甚至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根据年龄、地区、毕业学校等信息精准筛选简历。

智联招聘所声称的简历信息是否真实准确?记者拨打了简历中的号码。

记者问道:“您好,请问是(人)吗?”

求职者:“是的。”

记者问:“你已经在智联招聘上投过简历了吧?”

求职者回答:“是的,我已经申请了。”

通过同样的方式,记者联系了多家卖家,他们都表示,只要付钱,就可以在智联招聘网站上购买求职简历。

智联招聘的简历信息为何会在网络黑市上出售?一位卖家透露,只要在智联招聘上注册企业账号,就可以轻松大量下载这些简历。

一位网名叫“阿数据”的简历卖家表示:“智联账号也可以下载,个人账号不能用,所以需要企业账号。”

智联招聘声称拥有1.8亿用户。它将用户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视为自己的“生命线”,致力于保障用户信息和通信安全。既然是“生命线”,为何智联招聘会泄露这么多个人简历信息?

记者体验发现,招聘企业通过上传营业执照和法人信息注册企业账号,即可在智联招聘上发布职位、查看求职者简历。

记者通过企业账号登录智联招聘,点击简历,看到应聘者的学历、工作经历等信息,但应聘者的姓名、电话、邮箱等关键信息被隐藏。

当我点击下载简历时,弹出了一个付款页面。原来,我需要支付60元才能下载完整版简历。记者付费后,未经求职者同意,简历信息立即更新,姓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地址等此前隐藏的关键信息全部显示出来。

在智联招聘中,根据应聘者的学历、工作经验、薪资水平等条件,简历下载价格分为三个档次,分别是40元、60元、100元。

https://picx.zhimg.com/v2-db239ba5e042b5bc0ec05a4728385c79_r.jpg?source=2c26e567

智联招聘客户顾问表示:“校园简历每份40元,白领简历每份60元,金领简历每份100元。金领简历985、211有学士、硕士学位, 5至10年行业经验,年薪30万元以上的高端简历。”

记者体验发现,通过企业账户,只要付费成为会员,就可以无限制地下载包含姓名、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等关键信息的完整简历。

记者:“如果我可以下载简历,每天可以下载的简历数量有限制吗?”

智联招聘客服:“如果是企业会员则没有限制。”

尽管智联招聘声称企业用户不应以任何方式泄露简历信息。但下载的简历信息缺乏管理和监控,导致其流入网络黑市。

智联招聘还声称,不会在搜索结果中透露求职者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求职者并不知道,只要愿意花钱,企业用户就可以不受限制地下载求职者的简历,更不知道谁下载了你的简历,做了什么。

记者向智联招聘提交了简历,并通过网上黑市购买了简历,但账号上并没有显示下载通知。

智联招聘客服:“您注册账号并创建简历后,默认是公开的。如果公司主动看到你的简历信息并下载,个人端口不会有数据反馈。哪家公司专门下载了你的简历? ,您的反馈尚未得到处理。”

只要使用企业账号,伸手简历的黑手就可以在求职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下载并倒卖简历。

记者调查发现,仍有人出售智联招聘企业账号。一位名叫“旺财”的卖家向记者出售了一个企业账号。该账户的注册公司为南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招聘平台上一位网名叫“旺才”的企业账号卖家:“直接打印营业执照进行企业认证。”

记者:“印刷是什么意思?”

旺才:“你要有营业执照的模板。”

记者:“有没有模板然后把信息填好打印出来?或者什么?”

旺才说:“你可以这么理解,就是在你不准备的时候,用你公司的牌照去做。”

对于这样通过伪造资质申请的企业账户,只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就可以随意下载详细的简历。通过这种方式,大量的个人简历信息源源不断地流入不法分子手中。

这种问题不仅仅出现在智联招聘。不少卖家经常发布简历销售信息,声称“智联招聘无忧简历下载”、“智联招聘无忧简历服务”等。用同样的方法,记者还从51job和猎聘网购买了在线求职者的简历。 。

记者致电51job核实简历信息。

https://ww1.sinaimg.cn/mw690/7880e13bgy1hsdx1i195bj20il0jn441.jpg

记者:“喂,你是吗?”

求职者:“是的,是我。”

记者:“您在51job上投过简历吗?”

求职者回答:“嗯,是的。”

记者致电猎聘网核实简历信息。

记者:“喂,你是吗?”

求职者:“是啊。”

记者:“你曾经投过简历去求职吗?”

求职者:“是啊是啊。”

随后,记者分别前往和猎聘网企业号进行体验。通过付费,他们可以下载完整的简历,包括求职者的姓名、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和其他关键信息。 51job和猎聘也缺乏对下载的简历信息的管理和监控。

就这样,这些简历信息在不知不觉中被伸手个人简历的黑手下载,多次倒卖,甚至流入诈骗团伙手中。

2020年5月,四川省眉山市公安局网络安全支队破获一起侵犯个人简历信息案件。犯罪嫌疑人利用简历上的个人信息给受害人打电话,引导受害人落入诈骗团伙设下的圈套。

眉山市东坡区公安局网安大队指导员黄永飞说:“在招聘网站上投递简历的人,是真心想找工作的,这个时候,他们不会抵制一切未知的电话,也会接受所有来电都是基于个人对招聘网站的信任。”

警方调查发现,一方面,犯罪分子通过企业账户获取简历;另一方面,犯罪分子通过企业账户获取简历。另一方面,他们通过QQ群批量购买简历。

眉山市东坡区公安局网安大队民警李瑞晶说:“这​​些数据都是在QQ群里买的,大约有20万条。”

近年来,各地警方破获多起类似案件。黑龙江大庆警方在公安部“廉洁网络2020”专项行动中成功破获一起侵犯公民个人简历信息案件,涉及个人简历信息超过1500万条,涉案金额超过7500万元。

大庆市公安局网警分局办案大队队长贾晓亮说:“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的硬盘里存有超过700万份公民简历。”

(原标题为《3月15日晚会曝光丨智联招聘、猎聘平台简历可随意下载有钱,大量流向黑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央视财经客户端:招聘平台简历信息遭泄露,7 元可买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