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个外国人与中国的缘分故事:我在中国挺好的
22名不同年龄、职业、肤色的外国人带着对中国的好奇和向往踏上了这片土地。其中有一位拉脱维亚人,是上海一家养老院的院长;一名在云南留学的俄罗斯大学生;一个用摩托车丈量中国的葡萄牙人;一个热爱京剧的瑞士人;还有一个自称有中国胃的西班牙人……现居厦门的法国人梅洛(佩斯)将他们的故事编成一本书《我在中国很好:22个外国人与中国的缘分故事》,近日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罗还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专访。
梅洛出生于1988年,曾就读于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获汉语硕士学位。 2021年是梅洛在中国生活的第12个年头。这些年,她走遍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定居南京、苏州、上海、厦门。
中国读者可能对这本书感兴趣,因为他们很好奇:他们想看看外国人对我们的看法。我们常常对自己国家的很多现象漠不关心,因为我们对它们太熟悉了。外国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旁观者”的视角。而外国读者也想知道,他们在中国的同胞生活得怎么样?中国人容易相处吗?国际上对中国情况的各种反映是否属实?
在当前国际环境下,特别是在当前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国际上出现了许多不准确的报道,造成一些国家和民众对中国社会不同程度的误解。这个时候,尤其需要有客观公正的眼睛和嘴巴,为中国发声。这就是梅洛写这本书的初衷和背景。 “我希望通过很多不同身份的外国人的亲身经历,真实地反映他们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所感。一方面,我希望客观还原,另一方面,通过中外文化的碰撞,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特色和中国的美好生活。”梅洛说。
梅洛
“我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从小就对中国感兴趣,”梅洛说。五岁时,她从父亲那里了解到大熊猫的故事,对中国产生了好奇。高中时,她克服重重困难,开始正式学习汉语。因为喜欢画画,汉字对她来说就像艺术品一样有吸引力。 16岁时,她第一次有机会去中国。她参加了高中交流项目,并在上海生活了两周,受到了“上海家庭”的关爱。这更加加深了她对中国的热爱。回到法国后,她开始“全力学习汉语”。
得益于在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的学习,她的中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她开始频繁往返于中法之间。 “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去中国。” 19岁时,她在南京外国语学校担任法语外教,后又留学苏州大学。在梅洛眼中,这都是她与中国“缘分”的体现。 “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梅洛说道。虽然她有些舍不得离开法国的父母,但爱情让她选择定居在自己的“第二故乡”,甚至在这里遇到了她的中国爱人。
《大熊猫》是她了解中国的开始,《大熊猫护士》也是她在书中讲述的一段特殊经历。 2019年,她通过选拔,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一起体验了大熊猫饲养员的生活。他们在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接受培训和实习。这对梅洛来说是梦想成真。 “我一直想找机会更多地分享这段经历,让更多的人了解大熊猫,更多地关注动物保护话题。”
书中主人公的生活片段
故事里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照片
“我绝对不是唯一一个像我一样热爱中国的人。”
作为本书的主编,梅洛发挥了关键作用。她将这些人联系起来,收集并记录他们的经历。我开始写这本书是因为梅洛对中文写作的兴趣。她经常在“小红书”上分享她和中国家人的故事。 2020年初,由于疫情原因,她无法回国,于是她开始思考写一些文章。一开始,她并不太清楚自己想写什么。她只是想分享她对中国的热爱。后来她意识到,“我绝对不是唯一一个像我一样热爱中国的人。找到其他人来分享我们与中国的故事和经历不是更有趣吗?”
于是,她联系了另外21位来自不同国家、有不同经历的人,记录他们与中国的故事。这些人中有她的好朋友、同学,也有她以前不认识但通过网络认识的外国朋友。
来自拉脱维亚的阿纳西已来华16年,现任上海海阳九峰敬老院院长。阿纳西的父母是俄罗斯人和拉脱维亚人,这个家庭是许多不同欧洲血统的混合体。高中毕业后,阿纳西决定主修汉学。她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她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她想探索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她原本计划去中国学习一年,然后返回祖国,但在复旦大学学习期间,她对这片土地着迷。阿纳西告诉梅洛:“如果我回到中国,我只能回忆起我在中国的过去。要体验现代中国,我应该留在那里体验和学习。”阿纳西在复旦大学顺利完成法学本科和硕士学位后,留在上海工作。
海阳九丰养老院是一家位于上海青浦区莲塘镇的养老院——阿纳西是中国第一位“外籍院长”。 “我们照顾的老人有220多名,大部分80岁以上,90岁以上的老人有50多名,目前年龄最大的是一位99岁的奶奶。”阿纳西团队的目标是让他们安享晚年,经常组织手工、唱歌、康复锻炼等活动。最让阿纳西自豪和高兴的是,“每次有人来养老院参观,都说这里不像养老院,老人家生活得很幸福。”
“我的目标是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我希望有机会参与养老政策的完善,成为养老方面的专家。我也希望有机会在国际组织中从事相关工作。我目前与中国红十字会有合作。”阿纳西说道。
《我在中国很好》的每一位主角都像阿纳西一样,在中国都有一段生动的生活故事。他们的故事中,大多提到了“缘”字,在描述中国时,也提到了“家”。这让梅洛也有同样的感觉。 “很多人习惯了在中国生活,但回到自己的国家就会不习惯。”便捷、安全是他们对中国的共识。他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且对中国都有特殊的喜爱。有人喜欢中国菜,有人喜欢中国人,有人喜欢中国功夫……在挖掘故事的过程中,总会给梅洛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
阿纳西()是疗养院第一位外籍院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