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累计确诊 18 例新冠肺炎病例,欧盟给出这些预防提示
欧盟关于预防和治疗 COVID-19 的建议今天,荷兰累计确诊1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荷兰政府采取的进一步预防措施,引起大家的关注。让我们来看看欧盟给出的一些预防 COVID-19 的提示:
用肥皂洗手或使用酒精类洗手液
避免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密切接触
不要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
如果没有手帕,请用一次性手帕或肘部遮住咳嗽和打喷嚏
未经医生处方,请勿使用抗病毒药物或抗生素
使用氯或酒精消毒剂清洁表面
仅当您怀疑自己被感染或照顾患者时才应使用口罩
中国制造的产品和包装不危险
宠物不会感染 COVID-19
如有疑问,请勿去急诊室,请咨询您的家庭医生
狗也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吗?世界卫生组织:测试正在进行中
28日,中国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以下简称“渔农自然护理署”)发布公告称,28日,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中国(以下简称“渔农自然护理部”)发布公告称,一只生活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者家中的狗的相关病毒检测呈弱阳性。渔农自然护理署表示,虽然没有数据证明宠物会感染、生病或传播COVID-19,但该署正密切监察该只狗只,并进一步抽取样本进行测试,以确定该狗只是否已感染病毒。感染病毒或患有口腔疾病。以及来自环境的鼻部感染。渔护署会继续对该狗只进行反复检测,待检测结果呈阴性后才会归还该狗只。
对此,世界卫生组织(WHO)紧急项目技术主管范·科霍夫(Maria)博士在2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他们现在已经意识到这一情况,正在与当局和科学家合作在中国香港。他们提供狗进行测试。范科霍夫说:“我们正在试图了解这些结果,并了解这只狗实际上是在哪里被感染的,或者它是否真的被感染了,或者这只狗是否来自受污染的地点。” “所以我们正在与他们合作以了解结果。”“我们将在未来回答问题,以了解他们正在进行哪些进一步的测试以及他们将如何照顾这些动物。”
此前,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官网以“谣言粉碎者”的形式发布图文,“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狗、猫和其他伴侣动物/宠物被感染,也没有证据表明它们可以被感染”。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并非所有冠状病毒都能感染人类
蒋荣猛表示,目前研究表明,冠状病毒有4个属,共50余种。然而,即使加上新冠病毒,目前已知的能够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也只有7种。他指出,换句话说,并不是所有的冠状病毒都能感染人类,能感染人类并不意味着它能感染所有其他动物。
中国执业兽医陈曼富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解释称,新冠病毒属于β属,而犬冠状病毒和猫冠状病毒都属于α属,不会传染给人类。陈曼富说:“绝大多数冠状病毒都有特定的受体,所以狗和猫身上的冠状病毒不会感染人类,反之亦然。” “决定冠状病毒的宿主范围的主要因素是病毒表面的S蛋白。这种蛋白负责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从而使病毒能够感染宿主。”该科副研究员孙红雷说中国农业大学兽医学院预防兽医学院教授,“这次新型冠状病毒与人类肺泡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结合,作为受体,狗、猫、大鼠、小鼠等动物的肺部没有这样的受体,因此它们不能感染新冠病毒,反之亦然。”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新冠病毒的动物来源尚未确定。 “来自中国活体动物市场的动物源很可能是一些最早报道的人类感染的原因。为了保护自己,在参观活体动物市场时,请避免与活体动物直接无保护接触以及接触动物表面。应根据良好的食品安全规范,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动物产品。”
世卫组织还指出,“不过,在与宠物接触后用肥皂和水洗手总是好的。”
https://pics3.baidu.com/feed/b17eca8065380cd70989fe12fe69a4335882816a.jpeg?token=6e100f75068be3d7ffacbee530b9e4d0
病毒来袭:人类战胜病毒的“终极转折点”在哪里?
近期,大家对疫情关注的最大焦点就是“拐点”何时到来。最新数据显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已基本接近期待已久的“拐点”。
但这个“拐点”意味着什么呢?它的到来意味着什么?
什么是“转折点”?
其实一开始,“点”只是一个非常小众的数学概念。几乎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
什么是数学中的“拐点”?让我们回忆一下中学数学中学过的曲线函数。
首先,如果一个函数用数轴来表达,那么这个函数就会变成一条曲线;那么我们可以发现,在这条曲线上,有的弯是向下的,有的弯是向上的;最后,连接下降曲线和上升曲线的点就是“拐点”。
因此,“拐点”不是从上升到下降的点,也不是曲线方向发生变化的点,而是曲线“弯曲趋势”发生变化的点。这就是“拐点”的真正含义。
应用于实际疫情中,我们可以粗略地将疫情传播趋势发生变化的点称为“拐点”。
如何判断疫情传播的变化?我们来了解一下流行病学中的另一个概念,叫做“基本再生数”(basic)。我们通常用R0来表示。或许自这次疫情爆发以来,你已经在媒体上多次看到过这个词。
基本再生数是什么意思?对于任何流行病,它代表每个新病例的平均后续感染数。
如果每一个新增病例平均导致一次以上的后续感染(即R0>1),那么疫情就有可能蔓延;如果每个新病例导致平均少于一次后续感染(即 R0
R0值是衡量疫情传播程度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在流行病学中,一种传播的微生物是否被判定为“流行病”,与它的致死率无关,而与它的传染性有关,而传染性与R0的值有关。流行病是“病毒式传播”还是逐渐消失,就取决于这个R0。
因此,我们所说的疫情“拐点”,实际上就是R0值下降的点。疫情趋势发生变化。每个病例的平均感染人数已经变得非常少,疫情将会慢慢消失。
(几种病毒的R0值及其传染性示意图: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分别是寨卡病毒、麻疹病毒、埃博拉病毒、HIV、基孔肯雅病毒、季节性流感和诺如病毒)
是否有可能有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没有被确诊,却在不知不觉中康复了?
有没有可能有人感染了 COVID-19,但自己并不知道,但在不知不觉中康复了?
https://pica.zhimg.com/v2-56bc336024a245c43aaa92a427386d4b_r.jpg?source=1940ef5c
这种情况不仅会发生,而且可能还不少!
为什么这么说?
所有 COVID-19 患者均自行康复
尽管人们都在谈论COVID-19的治愈率是多少。
事实上,目前还没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一切康复都依赖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病毒,实现自愈。
换句话说,患有COVID-19的人只有两种结果,要么自我康复,要么死亡。
目前,根据官方统计方法,COVID-19的病死率并不高(事实并非如此),绝大多数患者会自行康复。
那人说,既然能自愈,何必治疗呢?
治疗分为两种情况:
无需治疗。无症状感染者和没有明显症状的轻症患者实际上不需要任何治疗。您只需观察病情的变化即可。一旦病情恶化,发展为重症,就需要治疗。因此,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和症状较轻的患者,任何治疗都是多余的。
针对严重和危重疾病的对症和支持性护理。对于重病、危重症来说,相当于你原本只能扛100公斤,现在肩上却扛了200公斤甚至1000公斤的重物。你自然会不知所措,可能会受伤甚至被压死。
这个时候,你需要的就是别人来帮助你,甚至在你彻底精疲力尽的时候,你也完全依靠别人的支持来等待恢复。
这里的“伸出援手”和“支持”是指对重症患者进行对症支持治疗。
例如吸氧、针对细菌感染并发症的抗菌治疗、呼吸机甚至体外膜肺进行呼吸循环支持等。
不过,最终从病毒中恢复还是要依靠自身免疫系统的工作,所以仍然是一种自愈。
即使是像靶向杀菌药物这样的细菌感染,抗生素的使用仍然属于“救命稻草”的范畴。最终的恢复还是依靠自身免疫系统的工作,是自愈的。
*本专题发表的相关内容均来自网络收集,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参考。本文中的科普信息无意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
VCWI在此希望旅荷华人加强防范,调整心态,共同战胜疫情! COVID-19 提示将帮助您共同克服这场危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