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任正非力荐马世民的战地日记,称其为最好的朋友和永远的老师
华为总裁任正非的阅读量惊人。他亲自为一本书写了序言并极力推荐。这本书就是《马世民的战地日记——从泰坦到企业巨头》。任正非还称马世民是他最好的朋友,称他是“72岁的年轻人”,“永远是我的老师!”。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马世民是谁了?马世民永远是我的老师
——任正非《马世民的战地日记——从泰坦到企业巨人》
这本书我没仔细读过,但马世民的书我读过。英国人西蒙西蒙是一位伟大的人,而且不仅仅是在商业上的成功方面。中国正处于发展时期,马世民的故事对中国的年轻人有很多启发。正是许多像马世民这样的中国年轻人,和勤劳勇敢的13亿人民一起,共同推动祖国的未来,走向更好的方向。我就举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小企业故事来说明马世民。
大多数中国中年人都知道这个故事。中国长城公司于1990年使用国产长征火箭发射了美国卫星“亚洲一号”,这对于一个刚刚开放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件巨大的事情。当时我们普遍敌视美国,美国也不信任中国。在那个时代,这确实是我们敢想、敢做的事情。而这件事的背后,还有着更加离奇的故事,而这些故事的中心都离不开马世民。
1984年2月,休斯公司为西联公司生产的“西联6号”由“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送入太空。结果发射失败,卫星飘入太空。发射失败后,保险公司劳合社向西联公司赔偿了7500万美元的保费,卫星的所有权也转移到了劳合社。马世民当时是劳合社的会员。劳合社与美国宇航局就回收这颗卫星进行了谈判。 NASA在筹集275万美元后于1984年11月恢复了“西联6号”。从太空回收卫星是一个奇迹,这个过程被拍成纪录片,留在了历史中。在休斯公司成功回收和修复后,劳合社将“西联6号”以50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美国特雷卫星公司。特雷破产后,卫星又回到劳埃德手中。最后,和记香港(马世民时任和记首席执行官)和中信集团董事长担任亚洲卫星联席董事长。
随后,中国、美国、法属圭亚那争夺“亚洲一号”的发射权。当时中国的价格只有他们的一半,就中标了。马世民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说服美国政府,终于说服了他们。原因是美国注重发展卫星制造和销售能力,并让中国等成本较低的国家负责卫星发射。那么美国就可以出售更多的卫星。马世民还积极说服“巴图姆”同意由中国发射。同时,它说服中国政府让美国海军陆战队护送卫星进入中国。终于成功上线了。
这一系列的奇迹都是马世民一手煽动的,从他的性格就可以看出。
2012年9月7日,马世民邀请我们到他位于伦敦的办公室吃饭。他指着碎片大厦,一座1000多英尺高的全玻璃建筑,说三天前,他用绳子从那栋建筑爬下来。这是一个奇怪的人。另一个迹象。这是一位72岁的年轻人!
对于当今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马世民是当代年轻人非常好的榜样。对我来说,他是一位真正丰富的老师。我不知道他在世界各地有多少房产,他如何飞行,他如何分配时间。他身上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任正非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2012年11月
马世民不是天生的赢家
——豆瓣读书
马世民一直是一位冷静的绅士。他能力强,目光敏锐,善于处理复杂的事情。难怪他是李嘉诚的宠将,带领和记黄埔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他没有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也没有找到好的工作。他是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年轻人成长为商界领袖的?读完这本书后,我找到了答案。
部队,是部队里的教育改变了他的一生。其实,这件事并不难理解。在美国,最好的“商学院”不是哈佛或沃顿商学院,而是西点军校。据美国商业年鉴统计,二战以来,西点军校已为世界500强企业培养了1000多名董事长、2000多名副董事长、5000多名总裁、总经理、董事。众所周知,沃尔玛创始人萨姆·沃尔顿以5000美元的复员费开始了他的第一零售帝国之旅。
军队是人类社会最原始的竞争组织之一。其管理思想和方法早已超越了军事本身,成为商业竞争乃至社会生活中普遍运用的智慧。如果你研究一百多年的现代企业管理史,你会发现对管理理论做出最大贡献的人不是企业家或商学院,而是军人。一方面,军队是一个为了消灭敌人而存在的组织。这是生死攸关的问题。在巨大的考验下,才会涌现出卓越的智慧。另一方面,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许多方法和原则确实来自军事。
商场如战场,军人似乎天生就是为了做生意而生的。在我国,柳传志、张瑞敏、王石、任正非等都是行业领军人物和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企业家。狼的战斗力、攻山精神,使企业能够克服创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困难。他们的价值观、习惯、动力和精力几乎都来自于军队的铁血训练。
马世民并不是天生的胜利者。他出生于英国,在法国参军,在香港工作。他最大的优点就是他没有优点。他个子不高,出身不好,学历低,贪生怕死,恐高,酗酒,娼,抛弃过女人,也被女人抛弃过。
他后来的一切成就都与军事教育有关。魔鬼训练、前往阿尔及利亚、经历浴血奋战、数次死里逃生,都磨练了他的神经,磨练了他的意志,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他的性格和习惯。
优秀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种习惯。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心路历程的发展、性格的变化、内心的挣扎、对挫折的抵抗和死亡的考验。最终他成功了,成为了一名战士。后来,他一生都赢了。
https://videoimg.ws.126.net/cover/20240326/trnLI7gVN_cover.jpg
这类书对每一个渴望成功的年轻人都有帮助,因为它是一个普通人的成长史,从中你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
“马世民是当代年轻人非常好的榜样。”
——福布斯中文网
因为任正非写序言,所以我精读了《马世民的战争日记——从泰坦到企业巨人》。
任正非是华为创始人兼CEO,也是我最敬佩的企业家。他读了很多书,但到目前为止他只为这本书写了序言。
任正非一直关心年轻人。很多时候,他一直在发信息。在《华为下一个会倒下吗?》一书的扉页上扉页上印着一句话:“愿景、意志、品格——任正非年轻人的人生座右铭。”
任正非在《马世民战争日记》的序言中说,“中国正处于发展时期,马世民的故事对中国年轻人有很多启迪的好处,正是很多像马世民一样努力奋斗的中国年轻人”十三亿人民的努力和勇敢,将共同推动祖国更加美好的未来……对于今天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马世民是当代年轻人非常好的榜样,对我来说,他是一个真正的榜样。有钱的老师。”
马世民是英国人,本名西蒙。任正非在序言中介绍,2012年9月7日,马世民邀请任正非到他位于伦敦的办公室吃饭。马世民指着那座1000多英尺高的全玻璃(832,3.00,0.36%)碎片大厦说,三天前,他用绳子从那座大楼爬了下来。任正非感叹马世民是个奇怪的人,是个“72岁的年轻人”。
马世民的故事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探索和冒险的人生故事。当他18岁的时候,本该上学的时候,他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冒险,登上了一艘船,用了9个月的时间从荷兰到达了南美洲。结果,他没有获得大学学位,而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度过了自己的人生。 19岁时,他未能申请加入英国军队,而是加入了法国外籍军团。他在阿尔及利亚服役5年,险些丧命。 1999年,马世民参加了世界上最艰苦的越野赛——撒哈拉沙漠马拉松。总距离254公里,相当于6场正常马拉松。前后跑了7天,他还要携带必要的装备——食物。 、炉灶、燃料、防晒、防寒服、睡袋、垫子等,59岁的老人轻松完成了比赛。 2004年,64岁的马世民与英国著名极地探险家彭·哈多从南极洲边缘的英莱特基地(零海拔)出发,在没有任何支援的情况下步行58天到达南极点。 (海拔2835米),完成了1095公里的冰雪之旅,成为近几十年来年龄最大的南极探险家。
另一个方向是商业故事。马世民从法国外籍军团退役后加入怡和集团 ( )。 1984年,他出任和记黄埔董事总经理。他是李嘉诚的得力助手,也是李泽楷的导师。自1994年起,他担任德意志银行亚太区首席执行官。 1998年,他成立了基金公司西蒙集团。如今,他仍担任世明投资集团董事长、全球矿业巨头亚洲嘉能可国际(AG)董事长。他还担任过印度能源公司、Iron River Spot、长江实业、东方海外、永泰地产、安利控股以及瑞士历峰集团等多家公司的董事。任正非还在书的序言中介绍,1990年马世民一手促成中国长城公司用国产长征火箭发射美国卫星“亚洲一号”,这是一个奇迹。
任正非是当过兵的企业家,马世民也是当过兵的企业家。国内外有很多军人出身的企业家。西点军校美国军事学院培养的企业家比任何其他商学院都多。
了解了上述背景后,我精读了《马世民战地日记》。我想了解军营和战场如何塑造企业家的基本素质;我想知道,在上述所有的商业故事开始之前,马世民有着怎样的开始?我想发现像任正非所说的年轻人应该有什么样的眼光、意志和品格。
马世民五年的战场生活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是魔鬼般的新兵训练营;二是与阿尔及利亚反法游击队进行了两年多的山地战斗;第三个是更加魔鬼、变革的军官训练营。每个阶段都是为了发现自己的身体和精神极限。军营和战场的生活也培养了他对纪律和执行力的理解。
马世民用无数的言语来描述他的军旅生涯。
“寒冷就像一把冰冷的钢标枪刺入你的骨头。”
“今晚又将是又冷又湿的夜晚——没有什么新鲜事”
“今天的集体跋涉实在是太辛苦了,连骡子都累坏了。”
“人通常在体力消耗30%左右时就会崩溃——离死亡还很远,这个时候就得靠意志力来带头了。”
“寒冷和疼痛感觉离发疯只有一毫米的距离。”
“我逐渐找到了行走的节奏,这就是行进的秘诀。然后我的头脑就可以放松,当我的思绪开始游离时,就没事了。你会忘记脚和背,有点像在梦中漂流”。
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image109.360doc.com%2FDownloadImg%2F2024%2F04%2F1516%2F282433038_2_20240415043137993.jpeg&refer=http%3A%2F%2Fimage109.360doc.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734422592&t=a2a61597a2d959d2908faa76b49d4835
“酋长的首要目标就是剥夺我们的睡眠,这是消除抵抗力最快的方法,他们真的想消灭我们。”
“突然一阵机枪扫射向我袭来,扬起一团尘土。没有子弹击中,我们像疯了一样倒在地上。这太危险了,也太刺激了。丘吉尔曾经说过,生命中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兴奋的了。”这个:有人向你开枪,你就没事了”……
整个五年的服役期间,马世民显然收获颇多。首先,他探索了自己身体的极限。这次探索的掌握增强了他对自己的信心。马世民的心态往往是从零开始,但他在外军射击比赛中,在精准射击和速射方面取得了个人组第三名的成绩。他最终在整个下士训练营中排名第一,成为首席下士(酋长)精英团。
在下士训练营结束时,他总结了这份信心——“一切都结束了,我们感到欣慰和满足。我们熬过了所有的挑战,并被这次经历所改变。你自己可能很难注意到这一点,但对于对我们来说,别人的转变是相当明显的,要么彻底成就了一个人,要么彻底摧毁了他,现在每个人脸上写满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对自己能力的充分肯定。只有现在,当我停下来回顾过去的几个月时,我才意识到我们真正经历了什么。”
除了探索身体的极限,马世民在日记中记录了许多影响他的意识和价值观的事件。例如——一天晚上,营地里的一个帐篷不小心爆炸了。一名士兵在脱装备时,手榴弹安全销不慎被卡住,被拔出,引发爆炸。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幅地狱的画,或是恐怖剧中的一幕。尸体散落各处。帐篷内的十人,有四人瞬间死亡,其他人都在生死之间徘徊。马世民感叹道:“天哪,人生的逆转来得太突然了,到时候好的时候,我一定会记得今晚发生的事情。”
另一个例子——在一次战斗中,他们杀死了两名阿拉伯游击队员。当他们回到营地时,马世民接到命令,要返回战场,砍掉阿拉伯人的头颅。他们把它们带回来检查并拍照以确认它们是否属于法国军队。战斗中的叛徒完成任务到达营地后,“死前想起来我大概就恶心得发抖,但当时只是一阵大笑。”有的士兵扔头煮了。锅里有汤。
再比如,有一次,一名士兵残酷处决了一只猫,马世民在一旁观看。但他对自己说:“我对他没有感情,对猫没有感情,我什么感觉都没有。我的情感早已消失,但在我脑海的某个地方,我刚刚目睹了难以想象的恐怖。”我不敢相信这就是我;我的感官已经麻木到什么都不在乎了,或者说我的价值观被搞砸了。我的价值观是什么?天哪,这是一个可怕的想法。”
无论是身体的极限,还是价值观的极限,马世民在整个战场生涯中都在不断地探索自己。他还写了一本日记来记录他的探索。要知道,即便是在他结束了整个战场生涯的时候,他也只有23岁。
在一次总距离为90英里(约144公里)的长征中,他在日记中说道,“正是这个距离将男人和男孩分开了”。其实这本书的整体意义就是区分男人和男孩。男孩子有区别。
除了探索身体和意志的极限,军营和战场显然也会收获友谊,收获纪律和执行力,收获领导力。显然,这些对一生都有影响。如果你在23岁职业生涯初期就具备了这些,显然会让你终生受益。
19岁到23岁之间的5年,相当于我大学的4年和工作的第一年。读到这样的生活,你自然会想到自己。读万卷书不易,行万里路更难。我倾向于更多地思考自己是否有勇气去千里迢迢。个人工作和事业是一个有待探索的旅程,任正非提到的“发展中国”也是一个有待探索的旅程,但我不知道探索的极限对我来说是什么。
我想象我可以徒步征服100公里,我想象我可以征服比华山还高的山,我想象我可以有更具挑战性的旅行,我甚至想象我可以有一个军旅生涯。发现自己,给自己更多信心,找到自己。
马世民在《序言》中说,他年轻时读过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该书开篇就说“人生而自由,但又处处受到束缚”。然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认为他错了。我们并不是生来自由的,而是一出生就受到环境的束缚和控制。你的人生道路取决于你出生在哪个盒子里。但只有跳出既定的轨道,我们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种种经历。我并不是说漫无目的的徘徊,而是寻找正确的人生方向。一旦你找到了自己,你就能体会到自由的真正含义。
“对我来说,加入法国外籍军团是对我人生道路的一次背离。军团里的生活非常艰难,与我原本要走的路有很大不同。但正是这段经历让我找到了自己我是一个自由人。”马世民说道。
但马世民在后记中的情感却非常符合当下的现实。他说,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代比今天的世界更加自由。人们生活得更加随意,有更多的机会偏离生活的主流道路。 19岁的人可以选择离开,去爬山。相比之下,今天的生活走廊要窄得多。人们追求的物质主义将人生限制在一条道路上。从第一次考试的那一刻起,我们想停下来就停不下来。
但马世民也表示,时间足够了。对于那些在决策边缘挣扎的人,我的建议是,趁年轻,勇往直前,攀登人生的高峰。只有这样,当你60岁的时候,你才会幸福。
要知道,任正非创办华为时已经40岁了。正是意志和思想让任正非能够领导华为。如今的任正非仍然是一个有探索欲的“年轻人”。
附:马世民先生简历
马世民先生为世明投资及展思投资的董事长及创始人。他在亚洲生活了40多年,在金融、交通、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和电力行业拥有丰富的投资和运营经验。
马世民先生曾在全球各大公司担任董事、顾问等重要职务。马世民先生现任英国石油勘探公司Gulf董事长,同时兼任Essar、Iron River Spot、长江实业、两益控股(格林森集团)、东方海外等多家上市公司董事和历峰集团。他还曾担任嘉能可国际公司董事长,以及沃达丰、汤米、维旺迪全球公司、爱马仕、通用电气、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华为集团、麦格理银行、罗斯柴尔德银行和贝恩咨询公司的董事和顾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