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xi1368 发表于 2024-11-17 14:21:14

尿蛋白升高会引起肌酐升高?一文读懂两者关系及肾病发展程度

尿蛋白和血清肌酐可以说是慢性肾脏病最重要的两个指标。很多肾友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到底哪一个最重要感到困惑。

1、尿蛋白增多会引起肌酐升高

高尿蛋白表明肾脏有炎症。这种炎症不同于感染和炎症。它是由自身免疫系统和免疫炎症出现问题引起的。

尿蛋白升高和免疫炎症表明肾脏患病,但并不能表明病情进展到什么程度,或者是否严重到肾脏无法维持正常工作。

肾脏疾病的发展程度取决于血肌酐。当血肌酐高时,表明肾脏不能维持正常工作,进入肾功能不全和肾功能衰竭。

从阶段来看: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肾衰竭期→尿毒症期,逐渐发展并变得严重。当没有具体指某个阶段时,肾功能不全和肾衰竭具有相同的含义并且可以指所有阶段。

尿蛋白稍超标,如24小时达到0.3g或0.4g,表明免疫炎症并不严重。即使经过数十年的炎症,这种程度的炎症通常也不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和肌酐升高。

https://files.cn-healthcare.com/upload/20220412/wximg/83481649761313925

但如果尿蛋白明显超标,如达到0.5g-1g,不治疗的话,十多年、二十年可能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如果尿蛋白达到1g以上,甚至4g以上,持续不缓解,七到八年,甚至五年内就可能进入肾衰竭或尿毒症。

2.然而,降低尿蛋白并不会降低肌酐。

虽然尿蛋白增加会导致肌酐升高,但请注意,尿蛋白减少不会降低肌酐。

在慢性疾病进展的情况下,肌酐会像年龄一样增加,并且无法逆转。降低尿蛋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或延缓肌酐的升高,但并不会“降低肌酐”。

如果伴有急性进展因素(肌酐一两个月上升20%甚至50%以上),如感染、高血压、大量蛋白尿、失血、脱水、接触肾毒性药物等。 ,需要及时治疗。缓解急性因素的措施可以部分或完全恢复肌酐。

3. 尿蛋白和血肌酐哪个是治疗的第一优先?

(1)早期以尿蛋白为主,后期以血肌酐为主。

慢性肾脏病1-3a期(肌酐正常至肌酐265μmol/L、肾小球滤过率45),尿蛋白是治疗重点:此时可根据情况使用多种靶点药物,结合中西医结合,必要​​时可加用副作用大、药效强的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尽量缓解蛋白尿。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3677549092/1000

慢性肾脏病3b-5期(肌酐高于265μmol/L,肾小球滤过率低于45),血肌酐是控制重点:此时只能采用温和的方式控制蛋白尿(如pril、生理盐水等)痰、猎金、中药),同时控制并发症,维持血肌酐稳定。

(2)肾小球肾炎以尿蛋白为主,间质性肾炎以血清肌酐为主。

大多数肾炎是肾小球肾炎,首先损害肾小球(尿蛋白升高),然后累及肾小管和间质(血清肌酐升高)。在大部分开发过程中,重点是尿蛋白。

对于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尿蛋白不高或仅有轻微异常,主要是肌酐高,应注意血清肌酐。

最后要提醒的是

有时,降低尿蛋白和血清肌酐不一定能达到保护肾功能的最终目的。例如,格列汀类降糖药等药物可以降低尿蛋白,醋酸盐等吸收血肌酐的药物可以降低血肌酐,但对肾功能没有益处。切不可刻意追求“漂亮的测试结果”。

单纯修正指标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纠正指标、益肾才达到我们真正的目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尿蛋白升高会引起肌酐升高?一文读懂两者关系及肾病发展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