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xi1368 发表于 2024-11-16 20:30:35

立夏:万物生长旺季,夏季农事繁忙的开始

点击上方青羊宫老庄书院蓝字>>戳右上角...>>设为星星★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号:四川(2023)

若欲知春夏,中路祈祝明。

谁教了蚯蚓?国王自己成长。

帘蚕如蚕茧,林间鸟儿喂食雏鸟的声音不绝于耳。

渐渐地我觉得云峰不错,它们正在慢慢地承载着雨水。

——唐代元稹

《二十四节气诗:立夏四月节》

今天是立夏,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斗指的是东南方,太阳黄经为45°。

“立夏是四月节,‘立’字的意思是春天,夏天意味着虚假,此时的一切都是虚假的。”

——《月令七十二时辰详解》

“斗指东南,维度为立夏。万物生长于此,故名立夏。”

——《年鉴》

立夏,标志着万物生长的旺季。夏季的三个月,又称“三夏”——蒙夏、仲夏、稷夏,是农忙的季节。明代《尊胜八记》中记载:“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皆美”。古代非常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期,立夏这天,皇帝亲自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命司徒等官员到各地鼓励农民。努力工作。

入夏气温开始明显升高,炎热的夏季来临,雷雨天气增多。此时,夏粮已进入生育后期,冬小麦开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形势基本定型,水稻等春播作物的管理也已完成。也进入了旺季。

根据气候学标准,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22°C以上时,夏季就开始了。但今年春季气候炎热,4月份部分地区气温已达30℃。今年“绿树浓荫夏长,楼宇倒影池”的夏天,来得很早。

立夏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蟋蟀鸣叫,第二阶段是蚯蚓诞生,第三阶段是王瓜生长。这时,蟋蟀开始叽叽喳喳地诉说夏天的到来,蚯蚓忙着帮农民松土,农村田边的野菜一天天长大。青羊宫的枇杷也成熟了,在阳光下又大又黄,十分赏心悦目。

现在正是南方吃枇杷的季节

来源:

立夏习俗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504/3138cf516d7b4ab8b3b08d5724ad4776.jpeg

迎夏尝三新吃乞丐饭和人打招呼

“立夏迎夏之日,南郊祭赤帝祝融,车、旗、衣皆红色。”

——《后汉书·祭祀年谱》

“立夏”中的“夏”是“大”的意思,意味着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生长。前面说过,在古代,立夏还是一个节日。例如,周朝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师南郊迎夏,举行迎夏仪式,祭祀赤帝火神祝融。这一习俗在汉代也得到传承。皇帝和大臣们都穿着朱红色的衣服,戴着朱红色的玉佩。就连马匹、车旗也是朱红色的,表达着祈求丰收、美好的祝愿。

到了宋代,礼仪变得更加复杂。到了明代,开始出现“尝新”的习俗。清代《帝都年记》记载:“立夏时节,取平时暴露在阳光下的米粉春芽,与糖面炒熟,制成各种果堆,互相喂食。”柳枝也被用来为孩子们制作水果堆。江浙地区,立夏有吃“乞丐饭”的习俗:几人相约户外,用土豆、豌豆、野笋、黄豆等新鲜食材炖饭。据说非常香。

民间还有“立夏食鸡蛋,踩石皆碎”的说法。即立夏吃鸡蛋、鸭蛋可以增强体质、抵御炎热。还有“立夏三新”,就是品尝新熟的“樱桃、青梅、小麦”,或“笋、樱桃、李子”。在江浙地区,由于美丽的春天已经过去,难免对春天感到悲伤,所以人们会备好酒菜来庆祝,仿佛在送人,这就叫送别春天。崔向诗中写道:“迎夏之始,春尽之时。”吴欧廷的《立夏》诗也写道:“无可奈何春已去,用樱花竹笋迎春来”。

立夏吃鸡蛋

来源:

另一个有趣的习俗是立夏“称人”。 “家家户户都用大秤称人,立秋时再称一次,以测试夏季的生育能力。”古诗云:“立夏称人重,秤悬梁闺中笑闹”。

这种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很多:第一,重量不能向内移动,只能向外移动,也就是说只能增加重量,不能减轻重量。其次,如果称的磅数是九,则必须再加一磅,因为九是最后一个数字,是不吉利的。给孩子称重时,必须在孩子的口袋里放一块石头。一是增重,二是取长寿之意。鳞片花只能从里面(即从小到大)打,不能从外面打。

这种习俗据说起源于三国时期,关于它的传说有很多。其中之一是,据说赵子龙单枪匹马进入曹军营救阿斗后,刘备觉得吴国气候好,不方便带他一起去,于是就向赵子龙询问。护送阿斗到吴国,交给孙夫人抚养。恰逢立夏节,赵子龙护送阿斗前往吴国。孙夫人怕不带他去会被批评,就用秤在赵子龙面前称了阿豆的体重。明年立夏,她再给阿豆称体重,看看孩子养得好不好。从此,每年立夏,孙夫人都会打电话给阿斗,向刘备汇报。就这样,就形成了立夏拜人的习俗。

历夏“召人”造福。据说,立夏呼唤人们之后,夏天就不怕酷暑,不会减肥,顺利度过炎热的夏季,表达了人们对“平安幸福、幸福安康”的和平世界的美好愿望。和长寿”。

夏季保健的开始

淡泊养心,不贪凉事

“夏三月,此谓之美,天地之气相交,万物生发。”

——《素问·四气调神论》

“心为躯体之主,诸脏腑骨骼听命于心,故为王。心蕴含神气,故为神所用。”

——《论医学的起源》

立夏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养心。夏三月是指从立夏到立秋这段时间,包括立夏、小满、芒中、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中医认为“夏与心气相通”,与节气相交时人们应遵循。在中医文献中,心被解释为血肉之心、神明之心。血肉之心,指实质之心;神心是指接受、反映外界事物,进行意识、思维、情感等活动的功能。 《医学概论》说:

“血肉之心,形状如未绽放的莲花,位于肺以下,肝之上。神之心……主宰万物,是虚灵不生。”无知。”

https://p3-pc-sign.douyinpic.com/tos-cn-i-0813c001/6f6cd26ac2fc4d7cb443823da9b0198b~tplv-dy-aweme-images:q75.webp

立夏养生应注意“安静休息”,避免过度运动。天气炎热,人们的心容易受到干扰,焦躁不安。因此,要特别注意精神调理和心脏保健。尤其是老年人不宜走得太远。应保持心情愉快、心情舒畅。不要高兴或悲伤,保持平静和快乐。

其次,在饮食保养方面,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肝,调胃气”。天气越来越热,难免会出现烦躁、食欲下降的情况。饮食宜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还可以多喝具有清热解毒、去火解毒功效的粥或汤,如柠檬水、绿豆汤等。夏季出汗时,要特别注意补钾。豆类或豆制品、蘑菇、新鲜水果和蔬菜等都是钾的良好来源。注意避免吃油腻、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体内热量积聚,出现上火症状——对,就是火锅、冰淇淋、冰奶茶等,这些都是应该避免的。尽可能多。

适量喝绿豆汤降温

来源:见水印

另外,人们认为“心如鸡蛋”,夏季吃鸡蛋有“养心”的作用。过去,民间有谚语说:“立夏吃鸡蛋,壮一万”。

还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避免贪吃冷饮。对于大多数人,尤其是关节患者来说,夏季不宜使用或适度使用空调、风扇。在有空调和开放的工作场所,最好随身携带一件长袖衬衫,并根据外部环境随时增减衣服。

炎热的夏季,还可以多做一些安静的文体活动,如抄经、画画、钓鱼、下棋、种花等。适当增加午睡时间,以蓄阳气、保持精力。

保健操

治疗:风湿滞留等。

日常调理,加上养生运动,可以改善亚健康。立夏期间的锻炼时间为每天凌晨3点至7点。

如果你能抛开烦恼,早点睡觉,睡前脑子里有想法,那就不需要闹钟了。您可以在相应的时间段自行醒来,练习后继续睡觉。尝试几次,你会感到惊讶。此方法建议坚持健身锻炼。

幸运主:少阴旗

时间搭配:手厥阴心包风水

适应症:

风湿滞留,经络肿痛,肘部急性挛缩,腋下肿痛,掌心灼热,笑声不已,杂证等。

功夫:

每天凌晨3点到7点,单腿盘坐,一腿弯曲在膝盖处,双手交叉抱膝,双手抱膝2~3秒。双腿交替,两侧膝盖各保持 35 次。最后,轻敲牙齿,吞下液体,呼气,完成练习。

立夏坐功图

绘画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立夏:万物生长旺季,夏季农事繁忙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