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放宽商家入驻门槛,升级品牌号为企业号
1月14日,小红书宣布正式将品牌号升级为企业号,并放宽商户准入门槛。凡具有营业执照的单位均可申请入驻。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了解到,此次升级后,所有入驻该店的商户均可实现线上线下店铺关联。未来,商户还可以通过企业账户首页、私信、备注等渠道展示商户联系方式等信息。对于拥有多店、连锁店的商家,小红书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进行附近的推荐。
这意味着小红书进一步瞄准线下服务行业,试图为品牌提供从“种植”到“转化”的全链路服务。
升级为“企业号”的“品牌号”将于2019年初上线,商家可通过品牌号首页与用户进行交流。小红书宣布,目前已有2.9万个品牌入驻,23个行业的品牌开通了品牌账号,行业使用覆盖率达84%。
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ci.xiaohongshu.com%2F91173c41-83c3-763c-96c7-727c2de4c042%3FimageView2%2F2%2Fw%2F1080%2Fformat%2Fjpg&refer=http%3A%2F%2Fci.xiaohongshu.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734206585&t=4491bd8facddc543ea3910a45cf44355
小红书的商业化一直是业界关注的话题之一。此次,小红书企业号对有营业执照的商户放宽了准入门槛,也体现了小红书进一步加速变现模式的愿望。 “未来,小红书的商业模式绝对不会是今天大家看到的简单的佣金。”小红书联合创始人曲方不止一次公开表示,正在探索多元化的小红书变现模式。
然而,内容社区变现并不容易,用户对平台内容的信任也需要持续维护。尽管小红书多次声称非法制作和数量造假一直是小红书严厉打击的对象,但小红书内容造假的老大难问题至今仍未彻底解决。
近日,央视再次曝光小红书等电商平台虚假流量、虚假评论的现象,其背后的黑色产业链也浮出水面。对此,小红书表示:“平台已成立独立的反作弊技术团队,对虚假备注和恶意刷单行为采取实时打击,一经核实将予以严厉处罚。”
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b63ec6b303643880f0dc49f4bd05492e.png
当然,不仅是小红书,知乎在商业化的发展中也遇到了类似的信任危机。
为什么内容社区通常很难货币化?对此,艾媒咨询分析师李松林表示,内容社区变现最大的问题在于平台对内容运营的要求非常高,这决定了平台需要具备持续的高水平内容输出能力,同时还涉及到IP管理和营销。从推广等方面来说,如此高的内容门槛,让平台想要获得大规模的经济效益非常具有挑战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