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广东省农技服务‘轻骑兵’高质量发展论坛成功举行
农技乡线,有我的轻骑兵“勇往直前,那里有我的轻骑兵。”12月12日,在第二十二届广东种业大会暨“百家工程”种业交易中心启动期间,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下,由广东省农业技术服务“轻骑兵”联委会、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主办的“2023广东农业科技服务'轻骑'高质量发展论坛”中心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要稳队伍、提素质、回归主业、强化公益服务功能”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和省委的具体部署。委员会农村工作会议,全面推进“百县、千镇、千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总要求,加快构建“1+51+100+万”农业新技术推广体系,推动我省农业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在省农业农村厅总体规划下,由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牵头,由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牵头,组织全省科研专家和地方专家创新“数字化+”服务模式,围绕各地产业发展和技术需求,开展全产业链全方位的农业技术服务。 以“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为导向,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现场,活动主办方为2023年表现亮眼的十大先锋、十大先锋团队、十大轻骑典型服役案例,以及十大杰出“短视频+农技能手”获奖代表颁奖。
以下是获奖者名单和基本信息:
2023 年广东农业科技服务“轻骑兵”十大先锋
陈日元
所属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
通过与广州致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产学研合作,利用自身和公司的平台优势,围绕华南农业大学开发的大果蓝莓设施成果进行技术推广,指导建立了3个研发基地、2个组织培养工厂、3个育苗基地、 在广东、云南等地建有1家配方肥料及基质工厂,培训技术拓展人员60余人,帮助20余家蓝莓项目公司完成6亿余元投资,建设蓝莓基地5000余亩。
付静
所属机构: 仲恺农业与工程学院
充分发挥潮州市狮头鹅龙头企业(国家种子保鲜中心)创新主体作用,与浙江省农科院合作打造“校—学—企”联合创新模式,解决狮头鹅新品种培育、农业技术示范推广、人才培养等实际问题, 获得专利授权,发表论文(文章)10余篇,举办培训班50余场,培训农民1000余人,带动利润500余元。
郑桂林
单位:广东绿宝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在翁园县有一定规模的蔬菜新品种推广示范基地,连续两年承担了粤北蔬菜品种展示区,展出了500多个品种,举办了30多场培训班和经验交流会,直接培训了5600多名农民,获得了种子工业大会组委会的表扬, 并组织翁源县的当地专家加入轻骑兵队,解决工业需求。带动了全县 150 多名当地专家积极参与“百千工程”,为我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作用。
董义志
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围绕荔枝种植者对病虫害防制技术的技术需求,以科研与推广应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农业科技轻骑兵服务。开展培训23场,实地指导近100次,编辑3项主要农业技术,通过微视频宣传技术,浏览量超过260万次,发布服务农业、农村、农村的报告62篇,荣获省部级成果2项,为荔枝种子种植户解决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娄高明
所属机构:
Lou博士,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局级项目6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局级奖项10余项。深入省内外100多个养殖场进行技术指导230余次,举办技术讲座20次,培训技术人员1300人次。在粤北及周边省份,新技术、新工艺的示范推广,企业应用获得经济效益2.5亿元,带动农场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洪成佳
单位:云浮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向农民普及广东农业科技“农民圈”平台,开展10余项农业科技咨询服务,发布农业短视频40余条,组织多个“轻骑”产业小分队深入山乡传递科技30余次,深入云安区各乡镇指导山茶种植, 到高村镇指导控制橄榄收成、促进花卉生产的技术,到运城区前峰镇,指导当地企业和种植大户研究甘薯新品种新技术,帮助实施“百县百镇千村工程”。
李小飞
单位:岭南师范大学/湛江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改革创新激发湛江轻骑队内生动力,探索链条技术服务模式,紧扣湛江市高质量发展目标,围绕玉米、水稻、热带特色水果等行业发展需求开展了10余场形式多样的培训,直接向农民讲课2000余人, 帮助推广一批节本增效的新型作物种植技术,有效提高农民的种植技能和生计能力。
马匹账单
单位: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
2023年,作为广东农科的“轻骑兵”,为田间提供80余项技术服务,服务果农200余人次,组织技术培训20场次,培训果农1000余人次。选择新品种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制定标准3项,发表论文3篇。加强荔枝品种选育和省力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并引领荔枝产业的发展;通过技术服务,引导果农做强荔枝品牌,促进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张展辉
单位:广州市增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自从事农业科技推广以来,参与“北园绿”、“四季红”等2个优质荔枝、番石榴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参与编纂《增城荔枝》专著 1 部;参与制定农业标准1项。2023 年,举办 10 场技术培训课程,培训 1500 多位农民,并提供现场技术指导。为农业增效和农民收入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为荔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荣获 2023 年度“广东十大最美农业技师”。
张玉玲
单位:汕头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https://p1.itc.cn/q_70/images03/20231204/fc363fd2936f439390000daaaee9ae91.jpeg
针对汕头地区竹芋传统种植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机械化作业的新模式,形成一系列配套技术,改进栽培方法和优化管理措施,采用机械化种植模式,建立配套技术规程,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对促进合理转移劳动力,稳定竹芋种植面积,提高竹芋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2023 广东农业科技服务“轻骑兵”十大先锋团队
团队 1:华南农业大学航天优质丝绸苗米产业“轻骑兵”团队
作为校企合作的典范,“轻骑兵”团队在河源市成立了“航天繁育创新研究院”,结合乡里帮乡行动,开展了航天优质香丝苗稻稻新品种“华杭香银针”的示范推广,并借助“万绿河源”区域公共品牌, 研发“米可先”航天丝绸苗米品牌,2022年以来开展技术培训指导21期,培训农业技术人员800余人次,推动工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第 2 队: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轻骑兵”渔业支队
组建农技服务“轻骑兵”渔业支队,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农技服务乡游、水生养生“汤头班”。示范推广新技术50项,开展培训38场次,线上线下培训60万人次。2023年,办理突发疫情、死鱼事件8例,开展鲈鱼种子产地检疫疫病监测,检测样本3000余份,避免养殖户产生不合格的毒种子,预计每年减少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产值将增加 1 亿多元。
团队 3:广州剑坤网络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创新农科技服务新模式,深入基层践行勇担当。采用数字+财经媒体的方式,共开展了种植、畜牧、水产品、农机等18项轻骑相关工作。其中,近两年来,轻骑农村线能力建设项目农技培训服务共举办培训35场次,覆盖广东省所有城市,开展“轻骑兵”线上活动,累计点击量达82万+。2023 年,通过建立“轻骑兵”数字渔业科普基地,建立数字渔业科普团队,发挥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两个作用,为农业科技在多方位数字渔业中的推广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团队 4:惠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轻骑”队伍分为七个小分队,根据自身成员的专业特点和所系县区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轻骑”技术服务。其中,惠东团队开展了耐盐碱水稻品种的实验示范,取得了创造性成果;惠城团队实现了惠州多功能精密气播种(干播)机首发;博罗团队专注于拓展惠州的茶业,助力打造茶业,帮助做好“土特产”。
第 5 组:陆丰农业农村发展中心
目前,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平台已纳入农业技术推广平台284名,地方专家125名,涉农单位103家。2022年以来,共开展农技服务“轻骑兵”农村巡演224场次,围绕春耕生产、荔枝经营、安全用药等开展培训班25场,进一步提升农业技术人员专业水平;分发防寒霜冻手册18000余本、春播生产技术指导近1.6万份、农作物防灾减灾技术指导14000余本、甘薯种植技术手册13000余本。
第 6 组: Co., Ltd
目前已建立乡级农业技术服务站 50 个,选拔了 200 多名村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2023 年,将举办 1,000 多场技术培训班,培训超过 30,000 人次。共开展各类试验示范300余次,举行了25次实验示范农技服务现场观摩会;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农业科技直播200余场,开展短视频推广8万余场;搭建线上线下农产品交易平台,解决农民终端销售问题,打通销售产业链。农业科技服务助力农业增效:可都稻节产170元/亩,梅州柚节产1500余元/亩。
第 7 组:肇庆市农品种示范推广中心
作为肇庆市“轻骑”农村线运营的主要责任单位,积极发挥引领作用,整合资源,组织联合各级农业技术团队开展扶农帮扶等轻骑兵工作。2023年共举办20余期农业技术指导和培训班,组织319名农技轻骑兵在全市开展农技轻骑兵活动,现场发放各类农业生产资料和防灾防损物资30多万元。其中,结合轻骑兵工作推广的叶菜健康栽培方法,在全市推广应用近8万亩,累计增发3.2万吨,节约成本1544万元。
第 8 队:花都区探步镇的“轻骑兵”小队
将点带到水面,先是飞行员。在当地设立试点点,推广“鱼虾混养”新技术,在鱼类产值的基础上,虾类为养殖户增加收入约3500元/亩。针对芋头、大米、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今年共开展培训9场,发放教材1000余份,累计学员人数超过200人。指导辖区维维农业公司被评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和广州市农产品稳定生产供应重点生产企业。
第 9 队: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大豆生产与产业应用“轻骑兵”队
在全省大豆主产区,围绕大豆高产高效绿色种植技术和高产高质量种植技术开展了10余场培训,学员共计500余人次。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在各示范基地建立微信群,根据大豆生长期,通过微信和现场指导联系基地技术人员,提前做好病虫杂草防治工作。推进企业合作,建立1000亩大豆育种基地,全程提供团队技术指导,确保种子纯度和质量,为南方大豆种子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第 10 组:湛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紧跟行业需求,着力创新推广机制,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构建“四地一站”的链条技术推广模式、“五方联动”的合作交流推进机制、上下左右“六位一体”协同推进服务机制。去年以来,开展了10余次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会,发放培训资料15000余份,培训人员2000余人次。
2023 广东农技服务“轻骑兵”乡村游10大典型服务案例
案例一: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科技服务“轻骑兵”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学校服务于共建国家农业科技现代化先锋县(从化)。
完成单位:华南农业大学、从化区人民政府
坚持先锋县人才同步培养,聚焦地方十大特色产业,组建41支农技服务“轻骑”队伍服务从化区,并派出科技专员、农技推广“轻骑兵”等科技人员2000余人到从化进行巡回指导, 并支持 68 家农业龙头企业、534 家专业农民合作社和 130 家家庭农场;组建了9个农业产业专家服务团队,共计100余人,其中专家43人长期驻扎从化,为从化区大农培养科技人才3万余人。
案例二:中山市农技服务轻骑兵“零距离”贴心帮扶农民
完成单位: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
建立市、镇两级农业技术人员联络机制,利用“粤农科技”农业圈平台,实现“零距离”服务。共招募农业技术人员、地方专家和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人员 393 名加入“轻骑”人才库,申报省级“轻骑”工作站 2 个。共开展了 120 次“轻骑兵”服务,指导和服务了 1,400 多名农民;引进农业新品种459项、新技术12项,向农民免费发放优质稻种6300斤,推动全市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已推广超过 220,000 英亩的土壤测试和配方施肥技术。
案例 3:耐盐碱水稻的实验示范
完成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惠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充分挖掘盐渍化耕地综合利用潜力,加强土壤管理和改良。通过加强耐盐水稻品种引种示范,破解技术“密码”,做好土壤改良、品种引种、技术整合等“组合拳”,形成良地好品种、好技术的整合效应。在此期间,农业技术人员对耐盐稻种植的各环节进行跟踪,给予“保姆式”的技术指导服务,帮助盐渍化耕地复垦再种植200余亩水稻,实现了惠州盐碱稻改良的首次突破。
案例四:电白“轻骑”赴田,选好种子,送科技,促成丰收
完成单位:茂名市滇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茂名市滇白区植物保护检疫站、茂名市冠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茂名市滇柏区沙浪镇黄潼家庭农场、茂名市淀白区伊犁养殖专业合作社、茂名市滇白区观和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
当“田警”,深入田间解决农业生产难题;开展各项工作,用好“五心”,选好品种助力高产,送科技促丰收。在淀白区成立14人农科村大队,占地3万亩,在全区示范推广新技术,组建虫害检测预报队,深入农村排查农作物病虫害100余次。引进种植各类农业新品种(组合)8个,示范了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水稻减肥增效技术、水稻病虫害防制技术等3项农业新技术。
案例五:云安农科技“轻骑兵”打造金字塔科技示范体系 助力农业科技推广
完成单位:云浮市云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以农业科技推广为主线,统筹全区农业技术人员和地方专家的力量,由区、镇、村和社会服务机构共建金字塔技术示范体系,培养勤于农业科技服务的“轻骑兵”。2023年粮食增产150万斤以上,增加270万元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率同比下降32.5%,粮食损失减少286万斤,减少514万元。
案例 6:珠三角产区攻克荔枝大小的关键技术示范推广
完成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联合制定了《攻克中晚熟荔枝品种大小和年份的产业技术计划》标准,为珠三角产区近千家荔枝种植户解决了实际生产难题。作为广东省的主要技术,该计划已辐射近 20,000 亩的荔枝种植面积。在广东省各地举办了14场线上线下技术培训班,举办了50多场现场技术指导班,其中,2023年4月21日上线的主力技术“轻骑”天投线上直播班,观看学习人数超过13000人。
案例七:深圳“轻骑”线上+线下农技推广服务模式助力“菜篮子”项目稳产供
https://img.cnwest.com/a/10001/202306/16/d013524d5ad383488cdf66abee6b3463.jpeg
完成方:深圳市农业科技促进中心、深圳市天天雪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天地蔬菜基地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双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构建线上+线下农技推广服务模式,每年开展各类线下农技培训、科技下乡、品种及技术推荐会等20余场活动,参会人数超过2500人次;搭建了“神农云站”线上农业技术培训平台,上线农业技术培训班500余场,点击量超过55万次;近两年,通过线上+线下农业技术培训,培训了各种植基地的1万余名农业从业人员;大力推广优质、高产的油菜籽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20万亩,为农民和企业创造收入近4亿元。
案例八:“小水彩”推动梅州叶塘镇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承办单位:广州工商研究院、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梅州市兴宁市叶塘镇人民政府、梅州市兴宁市叶塘镇雅池村委会、延安渔村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中一品食品科技(梅州)有限公司、梅州岭农业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广东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针对当地特色产业,成立广州工商学院田园美景“轻骑”师生服务团队,带动叶塘镇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和标准化蔬菜加工厂的设计规划、蔬菜干加工生产线的设计开发、电商营销团队的建设、新产品的开发,产品销售额已突破4000万元,帮助当地农村企业行业实现从0到1的突破。为了培养10多名农业技术人才,解决了150多个工作岗位,带动了3000多名农民增加收入。
案例九:“农技推广服务站+地方专家+农民圈平台”推动东莞农业高质量发展
竣工单位:东莞市威康生态园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
依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站,充分发挥生态产业园的生态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实现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带动39户农户增收。2021年以来,共举办了6场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活动,举办了23场现场服务,惠及150名农民和近1000人。先后获得“无公害农产品合格证”、“广东菜篮基地”、“广东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点”等十余项荣誉称号,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丰收。
案例10:农家邦公司帮助惠来县推进稻机减收减损项目
竣工单位:揭阳市惠来县农家浜现代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作为A类“轻骑兵工作站”建设的主体,惠来县农家浜现代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积极参与“百万工程”,助力推进惠来县水稻收成减亏工程,指导广大农业机械师在生产实践中操作和比较技能, 强化“减亏就是增产”意识,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在“千万高质量发展工程”农业生产技能大赛暨2023年稻机收成减亏技能大赛中,农家帮公司农机技工获得一等奖。该活动还帮助农民在台风来临之前收割水稻,并采取措施预防和减轻农业灾害,减少台风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2023广东轻骑十大杰出“短视频+农技能手”。
邱浩峰 (@阿烽讲荔枝).
单位:广州从化华龙果蔬保鲜有限公司
聚焦荔枝生长关键节点,发布荔枝管理技术短视频,共计500万在线培训,结识全省200余位农民,占地约10000亩,在线解答农民1200余次。通过发布短视频传播农业技术,有效打破时空界限,实现专家与果农的远程联动,为果农提供技术支持。
陈红燕 (@鸿雁说农技).
广东省乡村专家
新会柑橘种植技术顾问,专注柑橘种植近10年,100亩柑橘园实战经验,主要在江门、河源等广东地区新会橙、香水柠檬、橘子、脐橙种植管理,在线解答农民痛点、疑难题3000余次,创建抖音、快手、视频号账号, 共计205个农业科技视频,总观看量达到1500多万次,助力广东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
麦健辉 (@小麦农技学堂).
单位:和山市轩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充分发挥农业技术短视频传播优势,总结近20年的成功种植经验,以田间课堂的形式为广大种植户提供通俗易懂的知识内容,涵盖水肥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个方面,解答农民痛点、堵点、 和疑难题在线3000余次,录视频直播数百次,总观看量超过300万次。
刘继平 (@蚕桑刘老师).
所属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蚕业技术体系有害生物防治研究室主任,岗位科学家,国家科技任务专家。打造了刘老师短视频交流矩阵,共在线发布作品176篇,为全国30个省区的1800万养蚕户提供了桑园养蚕科学管理的新技术,以及“养桑用桑”等养蚕病虫害综合防控新思路, 为蚕农增收、增效、养蚕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媒体支持,为“现代养蚕+短视频+农业科技专家”提供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吴洋 (@横沥牛行陽小主).
单位:东莞市恒力牛航市场投资有限公司
广东省农村专家,从事养牛行业相关工作十年,活跃在短视频平台上,积极创作了肉牛养殖和活牛市场系列作品,浏览量近百万,通过直观生动的方式向广大农民推广农业技术知识,成功帮助众多养殖朋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并为促进畜牧业的农业技术做出了积极贡献。
金叶 (@翁源县官渡镇友好家庭农场)。
单位:翁园县官渡镇友好家庭农场
广东省农村专家积累了 10 多年的桃梨种植经验,利用互联网以短视频的形式传播桃梨树的各个管理环节,视频播放量超过 70 万次,有效互动解答超过 1800 次,省内外农民 300 多人, 以及约 5,000 英亩的技术指导区域。为果农提供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修剪和整形的技术支持。
吴金雄 (@雄仔务农).
广东省乡村专家,推广甘薯水肥一体化节点施肥技术,发言——如何通过减少化肥使用、增产增收,达到保护土壤、保护环境的目的,在抖音上发布了155个甘薯技术视频,观看量超过800万次,成立了6个甘薯种植技术小组,共计约2000人真实互动时间,并通过微信电话咨询技术服务进行了10万多次的讲解,并有大量种植户根据视频的思路实施了管理。无论是在产量还是质量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王诗兰 (@兰姐冰荔).
单位:东莞市蓝杰农业有限公司
从事荔枝种植38年,以推广荔枝行业实用技术为工作重点,多年来先后组织了30余场荔枝行业技术培训,其中包括冰荔枝、观音青、高级丰、大滨等领先品种和主要技术。抖音上发布了 100 多条技术视频,浏览量超过 1000 万次,为广大荔枝农户的增产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徐长宝 (@华农徐老师).
单位:广州摇钱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自 1989 年以来,他一直从事柑橘种植研究和生产 30 多年。擅长柑橘早果高产、优质省力栽培技术;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尤其擅长糖橙、橘子、桔子、柚子等柑橘类品种的常见病虫害防治、化学防治、肥料营养、花果保鲜、修剪等技术。稳定持续输出柑橘科技短视频,更广泛、更快捷、更便捷地服务于橙农。积极推动轻骑兵活动在省内的推广和实施,使农业科技轻骑兵惠及千家万户。截至 2023 年 12 月,共发布柑橘农科技轻骑短视频 380 余条,全网总浏览量超过 2500 万次,在线解说题超过 8000 个。
李妙铉 (@善种福田)。
单位:广东捷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专注于土壤生态修复领域10余项研究,致力于倡导“生物活力培养法”,拥有丰富的一线田间技术服务经验,持续为柑橘、香蕉、葡萄、荔枝等华南地区排名前十的农作物提供赋能服务。“短视频+农技能手”助力农技推广活动的 26 个条目涵盖作物与土壤健康诊断处方、堆肥实践和本土微生物应用研究等,在抖音和视频账号上共收到超过 50 万次观看和曝光,吸引了更多人关注土壤健康的重要性,帮助种植户轻松种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