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豹汽车:豹影魅力的延续,性感优雅的象征
在英语中,没有统一的通用词来命名该物种“豹”。每只豹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比如美洲狮叫puma,豹子叫,猎豹叫,黑豹叫……在这些各种各样的豹子中,有一种是最美丽、最迷人的。在所有猫科动物中,它的体型仅次于狮子和老虎。它肌肉发达,威武有力,敏捷有力,蹄力如飞。同时,它浑身黑金色,布满斑点,每个斑点上还点缀着更小的斑块。这就是美洲虎,翻译成英文就是-。
豹影蝶变
猫科之美,豹中之美,这种雄健优雅的豹影魅力也延伸到了以其命名的汽车品牌上。是的,这就是捷豹。永远性感,永远优雅,永远充满活力和迷人。
我真诚地同意捷豹创始人将汽车品牌从(燕子)改为“捷豹”的说法。你会发现,这辆跃动的捷豹不仅有优雅的LOGO、美好的寓意,还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发音。它不仅在英语中如此,在其他各个国家的语言中也发音清脆朗朗上口。
这辆充满激情的捷豹的前进方向始终是向上的。如今,面对电动化的大趋势,捷豹几乎成为了传统巨头中最激进的一个:到2025年,也就是仅仅4年后,捷豹将实现全电动化。
从“豹”动力美学的设计角度来看,摆脱动力总成布局和进气要求的束缚,电气化将赋予捷豹设计师更加自由、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我们不知道未来的电动捷豹会是什么样子。但事情总是这样。没有人会珍惜这个世界安稳的幸福。只有当剧变变得越来越紧迫时,人们才会突然意识到应该更加珍惜仅剩的几天。
绅士、高贵、优雅,当我们在燃油车时代看着这些捷豹汽车时,只能感叹“观赏且珍惜”。而每当我们想起那些如珍宝般令人着迷的英国车型时,一款堪称捷豹始祖的车型总会首先出现在我们深深的怀念之中——XK120。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很奇怪的。如果你故意失去一些东西,你就会在无意中得到它。当全世界所有的汽车制造商都在绞尽脑汁打造一款大众跑车却屡屡失败的时候,XK120的到来更像是上天赐予捷豹的意外惊喜。
意想不到的惊喜
让我们沿着时间的长河,回到二战的战火岁月。当时,在英国工业重镇考文垂,几乎所有工厂都在满负荷运转,日夜为军队生产军需物资,为后来的反法西斯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一个名叫威廉·莱昂斯的人经营的工厂里,总有一些工程师在辛苦工作之后,趁着夜间空袭的间隙,聚集在一起,秘密策划着什么。
这个威廉·莱昂斯就是捷豹的创始人。他的工程师正在规划的是战后汽车发动机新时代的想法。
德国的空袭依然猛烈,但威廉·莱昂斯已经透过硝烟,看到了战后汽车工业的未来走向。他有先见之明,意识到小排量四缸发动机将成为战后汽车动力的主流。因此他计划开发一种强大的发动机,可以驱动汽车达到每小时 100 英里的速度。
同时,除了性能之外,威廉·莱昂斯还向他的工程师提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很奇怪的要求:发动机必须漂亮。在一个汽车很难设计得好看的时代,这样的要求无异于挑剔,但恰恰是捷豹对于体面的根深蒂固的执念。
于是,1943年,代号“XF”的直列四缸发动机原型机应运而生。 “X”代表“(实验)”,“K”是内部开发序列号。这时,你可能已经猜到了:XF120的登场已经不远了。
四年后,捷豹旗舰轿车XJ采用“XF”技术的6缸发动机推出。后来捷豹工程师在此基础上改进了低速扭矩,著名的XK发动机诞生了:排量大,最大输出160马力。要知道,这只是一个民用汽车发动机,而数据强大到足以在二战期间拉动军用卡车。
然而,当时的里昂斯却痴迷于将这颗强大的动力之心装入一辆豪华轿车中。然而,1948年伦敦车展在即,捷豹显然没有足够的时间为其打造新车。威廉·莱昂斯不愿意放过这个展示他引以为豪的新动力技术的机会。因此,捷豹的工程师在缩短的 Mark VII 底盘上匆忙打造了一款两座跑车的原型。
理论上,凭借XK发动机的强大动力输出,这款敞篷跑车的最高时速可达120英里每小时(193km/h),因此被命名为“XK120”。至此,这款传奇跑车名字由来的所有元素已经集结完毕。
https://wx4.sinaimg.cn/large/6b3723d0gy1h44371vbnyj212w0pxwiy.jpg
你可能无法想象120英里每小时的最高时速在当时的汽车界是多么无与伦比。当时,那个时代的普通家用轿车最高时速只能勉强达到 60 英里/小时(96 公里/小时)。试想一下,当一辆XKl20以一倍半甚至两倍的速度从他们身边呼啸而过时,那是一种多么美妙的乘坐体验,是一种怎样的降维和碾压,对坐在车内的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前的车。精神上震惊了!
事实上,1948 年伦敦车展开幕当天,捷豹展台上就展示了三款新车。除了XK120之外,还有一款最新款式的Mark V轿车及其敞篷车。后者是捷豹最初为该车展设计的。准备“硬菜”。
然而,让威廉·莱昂斯万万没想到的是,硬粮没人在意,但为了展示新动力技术而临时打造的XK120原型车却一炮而红,订单如雪片般纷至沓来。在万众期待的欢呼声中, Lyons终于决定量产XK120。
赛道荣耀
如果说围墙里、方寸展台上的XK120仅仅靠外表抢走了人们的眼球,那么它在赛道上的表现很快就吸走了人们的灵魂。
首批生产的XK120车型均为两座敞篷车,但即便是敞篷敞篷车,由于其极其强大的性能和极高的性价比,也抵挡不住人们与风同行的欲望。 1949年5月底,一名捷豹试车手在比利时驾驶XK120,在众多媒体面前创下了126英里/小时(203公里/小时)的纪录,使XK120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快的量产车型。时间。 。这一壮举通过媒体迅速传遍了全世界,人们终于相信世界上真的有一辆可以跑得这么快的汽车。
1950年,两名赛车手驾驶捷豹XK120在巴黎连续24小时行驶,平均时速达到107.46英里(172.9公里/小时)。至此,捷豹XK120成为世界第一汽车。能够以平均每小时 100 英里以上的速度连续 24 小时行驶的汽车。
然而诞生之初的XK120还只是墙内开花、墙外有香。当时欧洲还没有完全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供给XK120所需的高标号汽油也供不应求。对于大多数英国和欧洲人来说,XK120 仍然是那辆难以捉摸的梦想之车。
与欧洲勒紧腰的生活方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洋彼岸的美国财力雄厚。这款捷豹尤物一经亮相,美国著名影星、《乱世佳人》演员克拉克·盖博就成为了他的第一个量产车拥有者。他非常兴奋地对里昂斯说:“我就像一个渴望糖果的人,孩子们都很期待这辆车。”就这样,在偶像的榜样下,XK120迅速在美国走红。
1951年日内瓦车展上,开始提供硬顶版的XK120。封闭的车身环境给它带来了安全性和实用性的兼备。 XK120正式成为一款全天候跑车。
至此,这款传奇跑车迎来了自己的巅峰时刻:1951年,捷豹专门为其开发了强化竞赛版本——“C”的意思是“(竞赛)”。它的发动机被疯狂压榨到204马力,有力地赢得了当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
两年后,进化版再次击败法拉利、玛莎拉蒂等强敌称霸赛场,包揽第一、二、四、九名。后来,它有了一个闻名于世的新名字——C-Type。
著名传奇车手Phil Hill曾在回忆这款车时说道:“当我第一次驾驶C-Type时,我充满了敬畏。现在回想起来,我总是微笑。转向轻得可怕,但精准无比,这就是我第一次体验到真正赛车的感觉。”
从各个维度来看,XK120都堪称一款伟大的产品。它是如此优雅、如此细致、如此光滑,与其说是一辆汽车,不如说它更像是纺锤形的水滴。修长的车头,从侧面看,就像是一辆跳跃的捷豹,但优雅的车身造型却刻画着强烈的速度感。它雍容华贵,动感华丽,力量与速度融为一体。 XK120是汽车设计史上最值得称道的杰作之一,是捷豹首款跑车杰作,也是英伦美学的原创典范。刚出道时就达到了巅峰。它给当时波涛汹涌的汽车世界带来了无尽的惊喜。
昨天又出现了
从1949年开始量产到1954年停产,捷豹6年间共生产了12,061辆XK120。
这个数据在当时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畅销书”,但经过70年的侵蚀,散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每一台捷豹XK120都显得无比珍贵。这些已故经典的最终目的地并不多。它们散布在废品场或黄金收藏家的私人车库里,积满灰尘。
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ci.xiaohongshu.com%2Fe2b62217-6509-679b-2bdb-3ad76ba23c9b%3FimageView2%2F2%2Fw%2F1080%2Fformat%2Fjpg&refer=http%3A%2F%2Fci.xiaohongshu.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733936578&t=0a7922309d465d90ae19b8bfcf7e854d
与这两种极端的划分相比,普通大众能够近距离欣赏这一传世经典的地方恐怕只有一个地方了——博物馆。
博物馆就像是时间的静止,在这里你可以重温那些消失多年的传说。
上海汽车博物馆位于嘉定郊区,远离闹市区,似乎有让时间慢下来的魔力。人们的情怀和汽车传奇在这里相遇。它见证了上海这座汽车之城雄厚的汽车工业和发达的汽车文化,也是那些经典传奇车型得以永垂不朽的栖息地。
这里的古董车修复师所做的就是抢救这些古老而金色的记忆,生动地诠释那些古老而腐蚀的故事。
上海汽车博物馆内约有120辆古董车。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老“车”,90%仍然能够行驶。
这当然要归功于这些修复者的辛勤工作和技术。
在上海汽车博物馆修复人员看来,古董车的修复和保养与社会车辆的保养不是一个概念。他们要求自己用修复文物的信念和标准。与普通的汽车维修和保养不同,这些古代奇珍异宝的损坏部件无法直接用现代复制品更换。相反,他们必须去世界各地的海外原厂寻找亲密的朋友,而这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万年的时间。多年的漫长等待。而那些真正稀有且孤独的配件,一旦损坏,就会绝版。
配件的收集只是修复工作的开始。这种文物级修复周期大多持续半年以上。许多古董车刚到达时都处于破旧状态。这时,就需要修复者对整辆车进行系统性的拆解。我们经常需要面对数以万计的备件,对其进行一一评估和修复,直到最终的收藏级验收工作完成。本次验收的标准是:车辆行驶平稳、功能恢复正常、机电功能恢复。组件工作正常。
对于这些年近六十的老爷车来说,这样的标准实在是太难了!而一旦修复完成,它们就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华丽地完成了从面目全非到焕然一新、从废铁到容光焕发的转变。新的精美程度并不亚于原来的精美。新车在车展上首次亮相。
修复完成并不意味着这些时代经典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即使在博物馆这样的奢华环境中,氧化这一所有金属制品最可怕的噩梦也时刻在发生。在修复者的仓库里,可以看到里面有三层,外面有三层保护蜡。每种蜡产品的用途、用在哪辆车上、甚至具体部位都列出来了。有注释之一。过去,一种蜡对汽车有好处。后来,博物馆修复人员经过与国外同事的交流和研究发现,针对不同部位使用不同的蜡,可以有效延长损坏和氧化的时间。现在车辆每三个月就要抛光打蜡一次,车内的润滑油、防冻液等油水每六个月到一年就要更换一次。
在博物馆二楼,我看到了从故事中走出来的捷豹XK120。这辆 1951 年生产的硬顶 XK120 正在这里庆祝其诞生 70 周年。与这里的大多数同类产品相比,这款 XK120 的出身无疑要高贵得多。在收藏这辆车时,博物馆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搜寻和筛选。最终出现在人们眼前的XK120无论从成色、完整性还是原创性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标准。也正是因为如此,它才避免了被撕成碎片的命运,只需要日常维护即可。
有时人们曾这样评价XK120:“这是一款60年都不会过时的设计!”如今,在抛光打蜡镜面的折射下,脚下的上海汽车博物馆仿佛变成了1951年的日内瓦。车展是70年前硬顶XK120首次诞生的地方。漫长的岁月并没有在上面留下任何沧桑的痕迹。如同昨天一样崭新,令人眼花缭乱。再加上优雅灵动的车身曲线和精致考究的内饰做工,你甚至会惊叹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汽车的设计美学和工业制造能力已经走了多远。你有进步吗?
文:I.图:胡志强 I.刘一手,网络
不想错过有趣且有深度的文章?
快来明星汽车杂志日报吧!
页:
[1]